(书接上回)

大惊,反掉近之,真庚娘。青衣扶过舟,相抱哀哭,伤感行旅。唐氏以嫡礼见庚娘。庚娘惊问,金始备述其由。

两个人的暗号对上了,金大用大惊,至少从暗号上来确认,这肯定是自己的老婆,这是错不了的。

当初夫妻两个被窝里说的话,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那个时候没有偷拍摄像头,也没有陈冠希老师这个门那个门的,这传不出去。

金大用赶紧掉转船,离近了仔细一看,真是自己的老婆,庚娘。

确认了,这边赶紧有仆人扶着过船,来到一个船上,相拥痛哭。这算是喜极而泣。

一边哭一边说分别后发生的事情。两个人也很感慨,没想到夫妻还能重逢。

哭够了,唐氏过来了,这还闲着一个人呢。

唐氏过来以嫡礼拜见庚娘,就是以小妾的身份拜见大奶奶。庚娘看见仇人的老婆也在这里,很是惊讶,就问金大用,这是怎么回事,这人是什么地干活。

金大用就把分别后,怎么被救,怎么遇上的这个女人,怎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86 版聊斋庚娘(聊斋之庚娘六)(1)

庚娘执手曰:“同舟一话,心常不忘,不图吴越一家矣。蒙代葬翁姑,所当首谢,何以此礼相向?”乃以齿序,唐少庚娘一岁,妹之。


过去男人本来就可以娶好几个老婆,何况金大用这算事出有因,庚娘也没什么好埋怨的。

既然事已至此,木已成舟,不认也没办法,何况庚娘还是很贤惠的。开篇的时候就说了,庚娘‘丽而贤’。

庚娘拉着唐氏的手说:当初咱俩在船上说的话,我还记着呢,一直也没忘,没想到咱俩现在成了一家人了。

公婆死后,安葬的时候我不在,是你代替我尽了义务,我该谢谢你呀,你何必跟我这么客气,用这种礼节来拜见我呢。

这也是庚娘懂事的地方,不让别人为难。虽然唐氏当初嫁的人是个强盗,可人家办出的事,是真让人赞成。

不能因为人原来的成份不好就批斗人家,这种历史错误是不能再犯的。

两个人客气了几句,就按年龄来分个大小,就是姐姐妹妹了,没有大老婆小老婆之分了。

一说年龄,唐氏比庚娘小一岁,这就是妹妹。一家三口就和睦相处了。

看金大用这运气,大难后没多久,又当官,又娶小老婆。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让人羡慕嫉妒恨哪。

先是,庚娘既葬,自不知历几春秋。忽一人呼曰:“庚娘,汝夫不死,尚当重圆。”遂如梦醒。

本来故事大结局了,可还有个事没交待,就是庚娘明明都埋了,怎么没死呢?

原来,当初把庚娘埋了。庚娘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就醒了,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几年了。

一般晕过去的人,对时间概念是很模糊的。按说写这个,我得去体验体验生活,可我也不能让人把我打晕过去。

庚娘醒过来,就听有人喊他,说:庚娘,你丈夫还没死呢,你还会和他重逢的。

庚娘听完这句话,就醒过来了,像做梦一样。

这也是这个故事里唯一的一点灵异的地方,剩下再也没有了。

之,四面皆壁,始悟身死已葬。只觉闷闷,亦无所苦。有恶少窥其葬具丰美,发冢破棺,方将搜括,见庚娘犹活,相共骇惧。

既然清醒了,就要逃生,四面一摸,都是墙,自己躺在里面,这才明白过来,自己让人埋了。

人在这个环境里,应该是很绝望的,只能等死,而且会死得很痛苦。

前文说了,庚娘死的时候,好些人往这棺材里塞值钱的东西,这些东西很容易招盗墓的。

果然,招来一帮盗墓的,生前看这棺材里油水大,就来了。

到这一挖,把棺材打开,刚要拿钱。结果看见里面人还活着。

咱们来脑补一下这个情景,这是何等的诡异,这帮人也一样,虽然是专业挖坟的,可也头一次看见这样的,都吓傻了。

86 版聊斋庚娘(聊斋之庚娘六)(2)

庚娘恐其害己,哀之曰:“幸汝辈来,使我得睹天日,头上簪珥,悉将去。 愿鬻我为尼,更可少得直。我亦不泄也。”


庚娘从棺材里出来,一看周围这么些盗墓的,也不知道这些人拿没拿着《盗墓笔记》。

庚娘是女的,大半夜的,边上一群男人,虽然男人们害怕,她也害怕。

她跟外面这些人说:幸好你们来了,我才能活命,我这钱你们都拿走吧,你们把我卖到个尼姑庵里,也能换点钱。我保证不报警。

这也是求活命的意思,只要让我活着,怎么着都成。只要不污辱我。

盗稽首曰:“娘子贞烈,神人共钦。小人辈不过贫乏无计,作此不仁。但无漏言,幸矣,何敢鬻作尼!”庚娘曰:“此我自乐之。”


盗墓的这帮人,其中有个当头的,说:娘子您生前的事迹我们都知道,我们也很敬佩您的为人。

看来人还是要行得端,走得正,这样连坏人都尊敬你。

只不过我们实在是太穷了,就这么一门手艺,所以才挖您的坟,我们说的都是实话。只要您不报警,我们就很感激您了,怎么还敢把您卖了呢?

庚娘说:这是我愿意的。要不我也没地方去,要是让王十九家知道我还活着,我肯定就活不成了。我需要个地方躲起来。

合着庚娘碰上一帮有职业道德的盗墓贼,盗亦有道啊。

这帮盗墓贼也碰上个有职业道德的受害者,皆大欢喜。

又一盗曰:“镇江耿夫人,寡而无子,若见娘子,必大喜。”庚娘谢之。自拔珠饰,悉付盗。盗不敢受;固与之,乃共拜受。


两边僵持不下,边上又有一个强盗说:镇江有个姓耿的老太太,就自己一个人,没孩子,她要是看见娘子,肯定高兴。

庚娘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自己把身上的首饰都弄下来给这帮盗墓的。

这帮人不敢要,可这边非要给,这帮人谢过庚娘,也就收下了。毕竟这是赖以生存的职业。

对庚娘来说,这些东西也太扎眼,带着也不方便,留着也没用。

86 版聊斋庚娘(聊斋之庚娘六)(3)

遂载去,至耿夫人家,托言舡风所迷。耿夫人,巨家,寡媪自度。见庚娘大喜,以为已出。适母子自金山归也。庚娘缅述其故。金乃登舟拜母,母款之若婿。邀至家,留数日始归。后往来不绝焉。


把钱都给了盗墓贼,这帮贼还真不错,把庚娘送到了耿夫人家。

见面耿夫人肯定问,这是谁啊,哪来的,怎么回事。

庚娘就说是坐船遇上台风,一吹,迷路了,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其实这个谎话编的实在不咋地。迷路了打听也能回家。

耿夫人也没细问,也许她也听说了庚娘的事迹吧,知道这是个好人,也就没反事说破,就留下了。

这耿老太太家里巨富,很有钱了,可家里就耿老太太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忽然来了这么一个漂亮的小妇人做伴,很是高兴,就当自己亲女儿一样看待。

这天,母子两个正好去金山,回来的路上,碰上了以前的丈夫金大用。

庚娘跟金大用说:你这边多了个老婆,我这边多了个妈,你也来拜见一下吧。

说着,领着金大用来到耿老太太这船上,拜见耿夫人。

估计这回就该跟耿老太太说实话了,自己当初怎么怎么回事。

耿老太太也很高兴,把两口子都带到自己家,款待了几天,两口子就回去了。

应该是三口子,还一个唐氏呢,回去能去哪呢,估计是尹老头家。

从此两家往来不绝。

异史氏曰:“大变当前,淫者生之,贞者死焉。生者裂人眦,死者雪人涕耳。


蒲松龄说:大的灾难性就在眼前,顺着坏人,就能苟且活着,要是按照常理,就只能一死。

可这样活着,会遭人恨,可要是死了,会让人悲伤。

至如谈笑不惊,手刃优雠,千古烈丈夫中,岂多匹俦哉!谁谓女子,遂不可比踪彦云也?”


至于像庚娘这样,谈笑间,还能手刃仇人,恐怕现实中很难找出这样的人。何况这还是个女人做出的事呢?

这样的女人,男人也比不上啊。

故事是这样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尾,要按现在电视剧的情节,应该还没完,怎么也得让尹老头跟这耿老太太也结了婚才行。

可生在那个年代,好像老头娶老太太这事很少发生,蒲松龄也就没这么写吧。

这个故事说的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懂得变通。不能鲁莽行事。

从故事情节上看,金大用的做法是不如庚娘的。要是两个人的处境换过来,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也是劝人向善吧,好人有好报,蒲松龄是很相信因果报应的。

估计这也就是劝别人,蒲松龄一辈子考试不得志,不知道他是不是认这个命。

很多大道理都是说给别人听的,有时对自己讲不通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