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车主都有轮胎扎破的经历,钉子、铁片、石子,甚至木桩角度刁钻都有可能扎破,倒霉的车主更有短时间刚补完又被扎洞的。
轮胎扎破后,大家都懂,这时就要补胎了。然而您是否知道,一条轮胎的修补次数其实是有限的,一定程度后,由于轮胎承受着这辆车的重量和路面冲击力,在滚动过程中遭遇着很大的压力, 刺孔容易成为压力的突破口造成爆胎,这时安全性上就要大打折扣了。
轮胎补几次,厂商怎么说?
关于轮胎补几次的说法,网络上一直有讨论,两种主流的说法,都依据补胎刺孔彼此间的间距和修补数量来做限定
说法1:某些品牌最多补2次,间隔大于40厘米。
说法2:另些品牌可补3-4次,刺孔彼此夹角要≥90度。
然而查阅各大轮胎官方渠道发现,虽然厂商们都对自家的轮胎修补或使用进行了解释和安全说明,明示补胎后高速行驶要降速、谨慎。有少数厂商还对轮胎刺孔的修补直径做了不大于0.64厘米,轮胎磨损不低于0.16厘米的修补限制。
某品牌轮胎关于补胎安全提示
但对于网络盛传的两项数据,在厂商公布信息、知识技巧中几乎都没有明确说明,因此并不完全能立住脚跟。
补胎不应超过2次
厂商标准比官方更严格
当然,不完全意味着并非完全不对,实际上两种说法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根据。
轮胎厂标准:
为了便于让自己的轮胎最终正确、安全、稳固的装到用户车上。大部分厂商都会定期对合作小伙伴进行轮胎维修技术培训,在培训技术文档中,我们也找到了部分厂商关于轮胎修补的一些标准。
B品牌技术文档:可修补的刺孔直径应在0.5厘米以下,一个轮胎上两个被修补刺孔的间距应该大于7厘米,数量不超过2个。
D品牌技术文档:被修补的刺孔直径小于0.6厘米,同一个轮胎不超过2个修补孔。
国家标准:
各轮胎都有各自标准,但实际上大同小异,而在国家标准中,其实也对轮胎究竟能够补几次有明确定义。根据国家标准GB 14646《翻新和修补轮胎(子午线轮胎)》最新版本中规定:
在轮胎不发生结构性损坏,比如帘子线断裂、轮圈断裂、钢丝层翘边等前提下,在190km/h及以下行驶的轮胎能够对不大于0.6厘米,甚至在胎冠带束层能够对不大于1厘米刺孔做修补,修补限制次数为2次,符合我们大部分车主的使用情况,相比网传数据更合理很多。
而对于大于190km/h行驶的轮胎,只能对胎面0.3厘米直径刺孔做修补,且只能修补1次。
可见,厂商规定比国际标准更严格。
补胎水平参差不齐
磨菇钉修补质量稳定
轮胎厂商们之所以都很保守,是因为不仅扎胎的方式千变万化,补胎的手段不同,质量又参差不齐,厂商难以去控制补胎的平均水准,结果轮胎修补后的强度,再次扎破再次修补后的强度都有差别。补得好扎2次开很久都没问题,补得差也许1次半路就爆胎了。
尤其是补胎手段,部分厂商甚至在轮胎修补说明中,写明了修补工具品牌和手法,以此来尽量控制补胎的质量,其中磨菇钉补胎手法就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方式。
传统的冷补、热补,都有共同缺点。因为轮胎层有厚度,贴片只能封住轮胎内侧面,无法堵住整个孔洞和外侧,下雨水分很容易就从孔洞渗入,导致补丁漏气让轮胎寿命打折扣。
磨菇钉有冠部和柄两部分,冠部起到贴片的作用对轮胎气密层做密封修补,同时它的柄则穿过整个刺孔洞进行填补,配合先前就打入的硫化胶水后,磨菇钉整个和轮胎胶在一起,孔洞被密实封住,弥补了轮胎扎坏的部分,补胎质量也就更稳定了。
总结:
从国家、厂商标准来看,安全建议一个轮胎最多补2次,而对于轮胎结构性损坏、胎侧扎坏、轮胎已到磨损极限的情况,就不建议补胎了,为了安全请换一个新轮胎吧。而磨菇钉补胎虽然比较贵,但其实是比较安全的补胎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