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庐在这个寂静的春节,徜徉于莫扎特的音乐世界,以远离病毒的狰狞,对抗世间的苦难和悲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三山一舍探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三山一舍探春(松庐小札渴望春天)

三山一舍探春

□松庐

在这个寂静的春节,徜徉于莫扎特的音乐世界,以远离病毒的狰狞,对抗世间的苦难和悲凉。

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他到这世上只来过短短的35个年头,却留下无数美妙的音乐,据说专业抄谱员用正常速度誊写,35年也抄不完。在他卷帙浩繁的作品中,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成就最高,也最易进入。

反正有的是时间,把莫扎特钢协全集从头至尾好好听一遍。不管是此前从未聆听的早期作品,还是耳熟能详的后9首经典之作,一首都不漏过。这批作品,是莫扎特短暂而丰富的一生心路历程。一首一首认真听下来,你会惊叹世界上竟然还有这般美好的事物存在!钢琴声转盼流精,管弦乐若往若还,让人沉浸其中,直生天光云影、羽化登仙之感。遍听这27首钢协,犹如顺江而下,两侧奇峰竞秀、万壑藏云,端的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给。

当最后听到《降B大调第27号钢琴协奏曲》(K595)时,我感觉瞬间被击中,整个人都定住了。这首曲子平时听得极熟,也很喜欢,而此时听来却有特别的感动。这两天集中听莫扎特钢协,在一路领略了早期的青葱烂漫、中期的意气风发,再细细品味了第19的欢悦明快、第20的忧愤激昂、第21的优美抒情、第23的浪漫销魂、第24的宁静内敛、第25的辉煌灿烂和第26的轻松愉悦之后,听到最后一首第27时,一下子进入了澄明超然的境地,真有一种阅尽群山,绚烂归于平淡的感觉。

这首钢协是莫扎特于孤苦穷愁的病逝之年创作的,被称为精神的遗嘱。整首曲子境界高洁,听不到一丝悲观和绝望。第一乐章在一段优美的弦乐引导下,轻柔的钢琴音粒犹如珠玉般飘然而至,空气间好似弥漫着淡淡的馨香。是他在沉思回忆吗?也许是在忘却世间的悲凉:童年的奔波、权贵的污辱、维也纳的冷落、生活的窘迫,一切都已随风逝去,心境显得豁达平静,仿佛是在安详自在地自弹自唱、自赏自诉。整个乐章有着积极而又安宁的情绪,充满着爱意——那是对生命本身的爱。第二乐章开始,静谧柔情的琴声轻叩心扉,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那是多么深情的歌唱啊!忧伤埋在心底,泪水含在眼中,历尽人生苦难,尝遍世态炎凉,在这慢板中大彻大悟。只有真正热爱生命的人,才会把死亡看得这么坦然、这么从容。前两乐章莫扎特在深思、在感叹,第三乐章则始终充满着不可思议的欢愉情绪。钢琴不停跳跃,乐队层层递进,彼此唱和,泼天也似的无忧无虑,一片生机无限的景象。欢快的钢琴再次弹出明朗闪亮的主旋律后,弦乐加入,管乐丰富,昂然曲终。

这个飞利浦莫扎特大全集中的内田光子录音一连播放了三遍,还是意犹未尽。我索性起身,四处翻检家中藏碟,找出十几个不同时期的版本。施纳贝尔的温暖亲切、季雪金的坚实精妙、巴克豪斯的壮怀激烈、哈丝姬尔的高贵肃穆、古尔达的灵光闪动、柯曾的仙气袅袅、里赫特的深沉旷远、布伦德尔的平和典雅、佩拉西亚的温婉阴柔,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算是过足了瘾。在聆听过程中,欢乐与忧伤、彷徨和希望、坚毅和温柔,听者的情绪反复交织,直至抵达体验的巅峰。透过这些大师的琴音,我仿佛捕捉到莫扎特投射的纯净目光,充满着爱与关怀。

听足了K595,接着听下一首编号作品K596。这是一首短短两分钟的艺术歌曲,却有个鼎鼎大名——《渴望春天》。歌词是诗人奥弗贝克的一首短诗:

来吧,可爱的五月,

让树木重披绿装,

让溪流旁的小小紫罗兰为我盛开!

我又见到了一朵紫罗兰是多么欢喜。

这首歌曲的曲子是莫扎特在写完第27钢协几天后,用其中第三乐章的回旋曲主题一气呵成,可以当作是这部杰作的一个完美注脚。这首歌曲,我听的是传奇女高音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芙的演唱,虽是年代久远的单声道录音,却是有如黄鹂百啭,美妙无比。短短三段活泼的旋律和清亮的歌声,给你带来了整个春天,到处鲜花盛开、绿草茵茵,四周群蜂飞舞、生机勃勃。

春天总会降临。在莫扎特这位“爱与光的天才”的伟大音乐中,永存着美好的春天,满怀着对生命的珍爱,给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希望和爱。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