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千年前,北宋欧阳修用一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欢腾和聚合。正月十五是春节年节的尾声,有着万家灯火的团圆和相守。这个节日除了传统的赏花灯,猜灯谜,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等,一项特别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吃元宵!

元宵节是吃元宵还是汤圆(元宵节是吃汤圆还是吃元宵)(1)

起初,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又叫“汤圆”或“汤团”,皆和“团圆”字音相近,家人们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就是元宵节存在的意义吧。我们都知道,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两者有什么不一样呢?接下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名字上:

以前,北方由于糯米产量少,元宵只能作为正月十五特定的节令食品,取名为“元宵”,也体现了“不时不食”的传统。而糯米产量丰富的南方,用糯米夹馅的食物很普遍,“汤圆”的字面意思就是“热水中的圆子”。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材不再受区域的限制。因此不论在北方还是南方,都可以随时随地吃到这两种食物了。

制作工艺上:

“北方的元宵是把馅块过水后放入簸箕里,倒上江米粉,摇晃中就‘滚’成了球状,形成了元宵;南方的元宵俗称‘汤圆’,倒有点像包饺子,先把面团揉捏成开口团状,掺入馅料,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圆子。”因为汤圆用的是和好的面团,表面光滑黏糯,而元宵是直接用干粉一层层滚起来的,所以相对干燥松软。

食用方法上:

两者都可以水煮着吃,元宵因为用的干粉,所以煮的时间会比汤圆长一些,出来的汤水也会比较浑浊,需要煮十分钟左右,口感偏硬,一般是甜口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见的馅料。而汤圆则不用那么久,大概煮3-5分钟漂起来即可,汤水也比较清澈,馅料偏软,口味繁多,有传统的五仁、黑芝麻等,还有水果味、鲜花、鲜肉等。

当然元宵和汤圆,虽然美味可口,依旧建议大家要适量的食用,毕竟他的黏性大、含糖量高、热量高,适合在中午胃肠道消化比较好的时间使用。如果自身的肠胃不佳或者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在食用时更要注意适当控制摄入量。

元宵节会放假吗?

其实在古代是元宵节放假的,各个朝代放的时间并不一致,汉朝放假一日,唐朝和清朝放假三日,宋朝放假五日,而明朝放假长达十日之久。如今我们的元宵节并不放假,虽然目前春节已经拼成了7天小长假,然而元宵节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成功上位!这样看来元宵节不放假的真相就是,古代已经放够本了!不过即使元宵节不放假,大家今天也要记得吃汤圆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