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个是化橘红?”在玩看图识中药时,记者被问住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两岁小孩喝化州橘红?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两岁小孩喝化州橘红(请问哪个是化橘红)

两岁小孩喝化州橘红

“请问哪个是化橘红?”在玩看图识中药时,记者被问住了!

但旁边的一名小学生信心满满地指着一张图说:“这个!一看就知道它是化橘红。”

在“认识中医名家”环节,该名学生更是对药王孙思邈、医圣张仲景、药圣李时珍等应答如流。

对中医药的喜爱和知识储备,他丝毫不输成人!

5月8日,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联合举办“童心向党 薪火相传”——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暨“岐黄薪火”研学嘉年华活动,组织志愿者医生与各年级学生“摆摊”展示中医药知识,通过汤方拾趣、辨析中药、保护眼睛和脊柱等趣味游戏,体验和学习中医药文化。

活动上,深受学生们爱戴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医生(德叔)为全体少先队员们授课、授予队员代表“德叔杏林研学中队”队旗,并向学校同文书屋赠书,现场掌声阵阵。

据了解,“岐黄薪火”计划于2020年10月启动,以德叔为代表的“岭南甄氏流派”,杨志敏副院长代表的治未病团队,林定坤脊柱专科团队等相继进驻校园。团队并以孩童视角,引导学生探索并明白维护身体系统平衡的重要性,建立起中医治病的思维方式,并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辐射到家庭。

德叔介绍,医院很支持杏林研学系列课程,医院党委、团委和各个流派、专家一起,正在一点一点的培养学生对中医药的兴趣。医生们在不断摸索探讨适合小朋友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主讲内容,设计不同互动游戏,使内容兼具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每一次与学生们交流,我都大有所获!喜欢学生们敢想、敢创新的天马行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就是需要这种活力和冲劲,做到学古而不守古。”德叔表示,下一步将在认识中医药、保护眼睛、保护脊柱这三项课程基础上,增加针对学生体质的研学课程。

朝天小学德育处主任林丹娜介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不久,德叔结合在武汉使用中医药的战疫经验,为学校提供了防疫自护香囊药方,让学生们在家线上学习的同时,亲自尝试制作,做到学习和防疫两不误。

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省中医团队率先带着中医药知识进入校园,以三四年级做试点,开展杏林研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很关键的一个时期,此时学生好奇心旺盛,在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能提出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

自学校启动中医药文化研学活动以来,“二十四节气中的中医药”“食物里的学问”“民族特点与中医养生”“藏在厨房里面的中药”等源自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每周都会在校园里与1400多名师生“见面”,深受喜爱。


记者 | 薛平世

编辑 | 任君飞 责编 | 张秀丽

摄影 | 覃健基

通讯员 | 查冠琳 何仲奎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