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近几年择业观念的转变,人们似乎开始对工作有了新要求,既要符合自己的标准还有很多条件反射限制,比如在学历认证方面,不仅要高质量还要保持良好的就业能力,这一点值得深思。

类似的求职背景下导致许多同学出现了这样的心理,那就是“唯学历论”,在即将毕业的最后一个学年为继续升级而提前做好准备,于是专接本、考研纷至沓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可是水涨船高,由于每位同学的学习经历都很丰富和高级,那么社会就业环境也在逐年递增、不可小觑。

三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三本生能进入体制内)(1)

一、“三本生能进入体制内,那还读什么985大学”?这番话引众人深思

依据最近两年的我国求职调研报告显示,仅今年一年就多出170万人需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求职、择业难题。他们当中不乏重点大学毕业,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

面对着粥少僧多的严峻形势,有约50%左右的同学表示目前尚未寻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位置距离、薪资待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三本生能进入体制内)(2)

于是大型国企、央企等成了莘莘学子趋之若鹜的就业渠道,投简历、备面试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临近毕业的常态化流程,然而说起最受同学们关注的焦点还是公职类考试,最能吸引他们的视线。

二、稳定又体面的职业广受好评和信赖

在体制内,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人员都是同学们眼中的正式工作;不仅旱涝保收还能轻松不累;每一年到了招考季都会发布相应的招聘信息,不少同学开始准备考试。)

三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三本生能进入体制内)(3)

在具有编制和保障的职位里面,公职人员是重中之重,应届毕业生对此了如指掌,纷纷表示自己希望加入到公务员的行列中,成为光荣的人民公仆。

那么相应的招聘考试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考和省考历来是重量级别的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在各个环节都会淘汰掉许多人,留下来的同学简直是凤毛麟角。被录取的合格人员堪称万里挑一,着实很不容易。

三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三本生能进入体制内)(4)

三、本科三批学生纷纷选择考公,缘由何在?

就在刚刚结束的本年度公务人员报名中,有数据表明,今年的考生类别来源大部分都是三类本科毕业生,纷纷选择公职类考试培训。他们所挑选的职位也都是一些热门岗位,这让人感到迷惑不解,难道这是他们的救命稻草吗?

有些同学持不同看法,认为公务员的身份和地位是比较高层次的,依据公务员法,凡是不具备相应资格的情况都会被无情地刷掉,所谓的平等是基于在名牌大学就读的经历,于是质疑作为一名三类本科的大学生该如何与优秀的九八五同学竞争呢?

三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三本生能进入体制内)(5)

与一类本科、二类本科不同的是,本科三批的学生在一毕业就会受到接二连三的影响,他们辛辛苦苦地步入了本科生的行列,却被怀疑能力不如前者,这是多么不平等,虽然也是本科毕业生,却在无形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被别人戴上有色眼镜来评判,结果不得而知。

即使已经很用心地在复习备考了,依然被别有用心的人指出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非常遗憾;其实在这些同学当中不乏成绩出色又很上进的例子,他们是有可能通过参加考试而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的,只要规划好人生方向就不难被录用,一旦正式成为公职人员,就相当于进入了保险箱。

三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三本生能进入体制内)(6)

四、名校毕业生缘何很少参加公务人员的考试?

作为九八五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本来基数就不多,均匀分布后就会越来越少,再加上有些同学选择在校招季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前途和发展方向确定下来,找到工作就是分分钟的事,所以不需要再参加公考就可以获得理想的机会。

他们认为只要公司的待遇足够优厚,不妨试试这个企业的工作模式,无论在哪里,优秀已经成为了习惯,既然已经有了高薪的报酬,就安于现状无需再进行公务员笔试。

三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三本生能进入体制内)(7)

或者这些优秀的同学早早地就看准了先机,在大四的时候就打算为读研而努力,仔细复习、与导师保持沟通,每天都在认真学习和思考,如果再有推免名额就会更好,老师会优先考虑名校出身的学生,以便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讯息。直接留校任教或直接升研都是有可能的。

三本院校有必要读吗(三本生能进入体制内)(8)

笔者的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必拘泥于工作中类型,只要可以胜任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佳方式,要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管未来如何改变,自身强大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