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演《三傻大闹宝莱坞》时,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男主阿米尔·汗每天只喝牛奶吃一点香蕉,拒绝享用自己的生日蛋糕。当时已经44岁的阿米尔·汗,将一个20出头的大学生演绎得毫无违和感。为了看起来更年轻,他选择了穿比自己身形大很多的衣服,通过服饰的视觉效果让自己显得年轻一点。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后(三傻大闹宝莱坞你不一定知道的幕后故事)(1)

阿米尔·汗是印度国宝级人物,宝莱坞全能型演员被中国粉丝亲切称为“米叔”。8岁时出演了第一部电影,曾经是一名网球冠军,戏外他还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印度区第三任大使,主持制作了一档反应印度不同阶层生活现状的真人访谈节目《真相访谈》,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曾被《时代周刊》称为“印度的良心”。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后(三傻大闹宝莱坞你不一定知道的幕后故事)(2)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原著作者奇坦·巴哈特被媒体称为印度的韩寒。三傻就是来源于他的畅销书处女座小说《五点人》。影片在中国台湾上映时翻译成《三个傻瓜》,在中国香港的译名则是《作死不离三兄弟》,之后还被翻译成三个白痴,三个呆瓜,三个傻蛋,寻找兰彻,三生万悟等,有网友评论因电影名字太LOW让他晚看了十年,还差点就错过这么精彩的一部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后(三傻大闹宝莱坞你不一定知道的幕后故事)(3)

影片中大学校园发生的部分轶事是导演和监制等主创自己在大学时的真实经历,剧本写作历时三年零两个月,他们将自己校园里的趣闻,恶作剧,种种喜怒哀乐,各种琐事串连在一起叙述成一个既成熟又带点漫画式的喜剧故事。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后(三傻大闹宝莱坞你不一定知道的幕后故事)(4)

影片中对“病毒院长”阿谀奉承视兰彻为假想敌,为人急功近利的“消音器”查尔图,是剧组面试了1000人之后才找奥米·维加来演的,他是印度裔美国人,英语发音非常标准。影片中却被导演要求以印度腔讲英文,两者的落差很大,连他自己都表示很不习惯。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后(三傻大闹宝莱坞你不一定知道的幕后故事)(5)

扮演医学生的女演员卡琳娜至今都觉得这部电影是她职业生涯的里程碑。兰彻在影片中说“他就是先学工程学然后是MBA最后成为美国银行家”这恰恰就是奇坦·巴哈特的发展轨迹,选择大学拍摄场地之前,剧组考察了400所大学,最终选择了印度管理学院,在这里进行了为期33天的拍摄。影片中三个好友一起喝酒的场景,阿米尔·汗建议他们应该喝醉导致拍摄时长增加很多,胶片用光无法拍摄,只能重新调配。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后(三傻大闹宝莱坞你不一定知道的幕后故事)(6)

影片使用了不少印度人自己发明的小玩意,比如那个用自行车的动力和剪羊毛的剃刀确有其物。一言不合就跳舞成为印度电影的标志,《三傻大闹宝莱坞》的音乐和舞蹈区别于以往的民族化,拍摄时邀请了年轻的舞蹈设计师,按照流行的街舞风格设计了影片中的舞蹈,音乐也是按照流行音乐的旋律和歌词创作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后(三傻大闹宝莱坞你不一定知道的幕后故事)(7)

在拍摄时尽可能地强调运动而不是位置,所以在电影中能看到很多运动的镜头而不是剪辑而成的镜头。《三傻大闹宝莱坞》原本预计在上映后的12周之内登录YouTube,这将是第一部官方合法登录YouYube的印度电影,不过很可惜,影片最终没能在YouTube上露面。影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校长在新生入学时向他们夸赞最后送给兰彻的太空笔,是由被中国人称之为蓝眼睛的神笔马良的美国工程师费舍尔自掏腰包花费200万美元,经过两年研发的“AG7型太空笔”,费舍尔以每支2.95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宇航局。

三傻大闹宝莱坞最后(三傻大闹宝莱坞你不一定知道的幕后故事)(8)

网友们纷纷被影片中最后的场景美呆了,拍摄地位于西藏阿里中印交界的拉达克班公湖,藏语寓意为“长脖子天鹅”属于有争议的国际性湖泊。《三傻大闹宝莱坞》在欢歌热舞的同时批判了印度“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故事好看又不失深度。兰彻在电影中有一句口头禅“拿起手放到胸口上说AllisWell一切顺利,AllisWell一切顺利”只要我们跟从自己的内心美国工程师费舍尔自掏腰包。还有哪些你认为值得推荐的印度电影,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