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记录了什么时间的事(我们看的四世同堂是残本)(1)

话剧《四世同堂》剧照

《四世同堂》是老舍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和最高成就。但你一定不知道,我们看到的是《四世同堂》是个残本——其中第三部的多段内容是根据美国出版社“改造”过的英文版返译成中文的。

今天上午,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微博发布“重大新闻和可喜的成就”:近70年前作家老舍著作《四世同堂》在美遗失原稿已经被找齐、译出并将刊登在2017年第一期《收获》上。这将是老舍先生这部巨著第一次真正以本原的面目示人。

四世同堂记录了什么时间的事(我们看的四世同堂是残本)(2)

下午,《收获》微博推送消息:

1957年《收获》创刊号刊登老舍先生《茶馆》,2017年第一期《收获》将刊登老舍先生在美遗失原稿《四世同堂》。归来吧,让我们再相见,老舍先生。

并在回复网友提问中表示:刊登的是《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未曾发表过的21章至36章。

四世同堂记录了什么时间的事(我们看的四世同堂是残本)(3)

据人民网的报道,老舍当年初步设计,这部著作分为3部,共100段。它于1944年在重庆的报纸开始连载。老舍本打算用两年时间写完,但由于时局动荡和作者罹患多种病痛,直到1945年底他才完成前两部,第三部是在美国完成的。但其中最后13段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并未出中文版;后文稿在文革中被毁。幸运的是,其英文版在1951年先在美国出版了,这给复原它留下了一丝希望。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时,从《四世同堂》英文版返译了这最后13段,才勉强凑齐。

四世同堂记录了什么时间的事(我们看的四世同堂是残本)(4)

旧书网上的老版《四世同堂》

但是众所周知,这不是老舍的原稿,而是经过美国出版社和编辑动手术和大量删减后的节选本和删改本。

老舍的原稿在哪儿呢?

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赵武平先生近年来专注于现代文学史料挖掘,特别是老舍先生美国遗文的考证搜求工作。他多次赴美进行研究和考据,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公立图书馆以及美国各地勉力搜求老舍资料和当年老舍的友人赛珍珠、史沫特莱、王莹以及老舍的文学经纪人、出版商等等人物的第一手资料。值得庆幸的是,他终于找到了当年老舍跟老舍的合作者、包括老舍在美国创作完成《四世同堂》第三部后尚未发表中英文版以前的译者的全部资料,包括《四世同堂》第三部的原始翻译手稿。

这原始手稿是老舍跟《四世同堂》第三部译者合作的结晶,它是完全根据老舍那时刚刚完成的第三部“饥荒”的未刊稿译成的。老舍是通英文的,虽然其英文程度尚不足直接用来创作,但是读懂译文、进行润色和讨论书稿内容是足够的。赵武平发现的这份珍贵的原稿就是当年老舍跟此书的英文译者蒲爱德合作翻译、共同完成的成果;它是老舍最终参与定稿的原件。因此,可以说,它是目前为止世上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老舍原作本来面目的版本。

四世同堂记录了什么时间的事(我们看的四世同堂是残本)(5)

老舍《 四世同堂 》插图 丁聪作

当年老舍急着赶回新中国为祖国效力,他跟译者蒲爱德完成了英文译稿后就匆匆回到了北京。但是这本书在美国出版还是受到了波折。基于意识形态和文化、文学表述及读者趣味等种种原因,出版商雇用编辑对这本书的英文译稿进行了大量的删改、重新组合以及情节、人名和内容等方面的篡动。那时,老舍已经回国,对编辑的刀斧已然无能为力;他一直担心这部书能以什么样的面貌面世,也曾联系译者蒲爱德表示这种忧虑。而这本书的译者蒲爱德同样无能为力。看到出版后此书被肢解的情形,她也是无限心酸。因此,国内现在流行的依据这样的英文版本(哈考特版)翻译出来的内容显然有违老舍先生的原意的。但可惜的是,它却似乎又是《四世同堂》唯一能够找到并补足故事的依据,是一个聊胜于无的选择。

赵武平将他发现的英文原译稿和英文出版稿进行了对读,一字一句地仔细爬梳。他发现,未被肢解的英译原稿第三部《饥荒》内容比出版后的英文回译版(哈考特版)多出了9章。

当年英文编辑的肢解手段包括:

赵武平补译出了16章!

赵武平的《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的译文将会在下一期的《收获》杂志全文刊载,计有10.7万多字,50多页。它对现代文学研究有巨大贡献,终于可以使研究者得窥全豹。

这本流落海外近70年、曾经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巨作终于又能以它的真实面目回家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长安街知事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