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bad ending的缩写,近两年用来指影视或文学作品中的悲剧结局。和皆大欢喜的happy ending相对,BE通常伴随着主角凄婉而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在当代互联网上,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

但偏偏是这些虐恋,让人上头到不能自已,嗑cp就要嗑BE,不然有什么灵魂?

古早“BE美学”Top 10

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到“BE美学”的心碎度,我们盘点了十个经典“BE美学”影视剧(时间顺序排列),看看有没有你心中的白月光: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1)

1993年《霸王别姬》| 程蝶衣&段小楼

“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2)

2000年《大明宫词》| 太平公主&薛绍

网友总结:全剧58个人物,57个在剧终时死亡。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3)

2000年《蓝色生死恋》| 尹俊熙&崔恩熙

祝天下有情人终成兄妹的梗好像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4)

2003年《天国的阶梯》| 韩静书&车诚俊

集齐车祸失忆得绝症的女主,编剧写得好,下次别写了!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5)

2004年《对不起,我爱你》| 宋恩彩&车武赫

当年有多少人看了这部剧买了女主同款彩色条纹毛衣……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6)

2005年《仙剑奇侠传》| 李逍遥&赵灵儿

说一句国产仙侠剧BE鼻祖不为过吧。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7)

2007年《爱在暹罗》| Mew&Tong

古早BL之光,谁懂啊!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8)

2008年《射雕英雄传》| 杨康&穆念慈

意难平的康慈,时代的眼泪。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9)

2009年《仙剑奇侠传三》| 紫萱&徐长卿

相忘江湖的徐长卿和紫萱又是谁的青春呢?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10)

2011《步步惊心》| 全员

全员BE。这两天下得的雨,比若曦跪在殿前求情的雨还要大!

“BE美学”,重点在“美”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但并不是所有破碎的美好都能称为“BE美学。”

爱而不得是“BE美学”永恒的话题,男女主人公们或阴阳两隔,或相忘江湖。在推进BE情节的手法上,各个剧都不尽相同。不过,这么多年嗑BE也不是白嗑的,观众似乎都看清了他们的套路。引导全剧最终走向BE的大多为以下几个因素:

1. 时代与家族背景下的性格悲剧

或是由于传统宗族、文化背景的压迫,或是由于家族世仇,或是时代更迭带来的错位感,悲剧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常常会引导他们走向悲剧的命运。这是很多传统学院派的影视剧都会选择的做法,沿袭了古典文艺悲剧风格。主人公在做每一个抉择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都和当下的时代以及自身的背景有关。

这样的手法通常能够塑造经典,上文提到的《霸王别姬》和《大明宫词》都是类似的作品。毕竟,“BE美学”的重点在于美,这种逻辑自洽的悲剧大多蕴含着主人公难逃宿命的无力感,面对最终的溃败与灭亡也无力回天,这通常会更令观众难以释怀。

2. 塑造“反派”,制造误会和错过

一个合格的偶像剧里,怎么会少了一直在阻拦事情向好发展的反派?正是他们孜孜不倦地使坏,男女主之间的误会才会无穷无尽,只剩观众在屏幕这头干着急。

前几年的虐恋古偶剧《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香蜜沉沉烬如霜》都是如此。编剧大笔一挥,男女主就从第一世虐到第三世,从天界虐恋到人界,从傻白甜虐到黑化后的狂酷拽。生生世世,无穷尽也。

3. 事故和意外

夸张剧情和高能反转,可都是刻进韩国编剧DNA里的。韩剧狗血三件套直到今天也经久不衰,无数剧本还在用突如其来的事故和意外作为男女主最终阴阳相隔的推动力。

早期的车祸、失忆、得绝症、男女主变兄妹等等,已经满足不了韩国编剧的想象力了。现在,为了虐而虐,他们会写死那么一两个人物,过了几集之后,又让他们神奇地复活,堪称现代医学奇迹。

而这种充满偶然性的设置,总会收获无数吐槽。比如很火的《顶楼》,观众们只会评价它狗血,而不会说它是“BE美学”吧。

观众苦甜宠剧久矣

年轻人对“BE美学”欲罢不能,最直接的原因也许是大家真的对脱离现实的甜宠剧视觉疲劳了。

毕竟现实生活中,失意、遗憾、悔恨、错过才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底色。虽然happy ending会让观众有一时的感观刺激,就像强行加了工业糖精,笑过之后什么也没留下。

但BE,回甘更久,让人念念不忘。越是遗憾,越能拨动观众的情感神经,他们为自己中意的CP痛哭流泪,感同身受他们的心碎,这种“意难平”才让他们久久不能平静。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苦难使我们痛苦、厌恶,但在感受艺术作品中的悲剧时,原本悲伤的东西,却能让人感受到愉悦?这也是哲学家们一直围绕“悲剧”探索的问题。

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曾在他的论文中提出,当悲伤、愤怒、恐惧等情绪以合适的比例出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时,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快感,这被称作“悲剧悖论”。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11)

2012年2月10日,上海,莎士比亚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上演。/视觉中国

无数哲学家为此悖论提出假设。有人认为,快乐总是伴随着痛苦而来。在观看悲剧时,人们是在试图为自己的痛苦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通过与艺术中的人物共情,能够从自己经历的负面情绪中得到解脱。

从给编剧寄刀片,到嗑生嗑死

在十几年前,国内的观众显然对BE不太能接受,看到自己追的剧有一点BE的苗头,就会想要给编剧“寄刀片”,疯狂示意编剧能够给主人公一个完美幸福的归宿。当时大热的《步步惊心》都要安插一个开放的现代结局,来抚慰观众受伤的心。

不过这两年,人们对BE好像有了偏爱。

《后宫甄嬛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抛开大女主宫斗复仇的爽剧戏码,嬛嬛和皇上,嬛嬛和允礼,沈眉庄和温太医,无一不是标准的BE美学cp。这也许是为什么时隔11年,仍然有无数观众孜孜不倦地举着放大镜N刷《甄嬛传》的原因。

什么是真正的be美学(我不信你没嗑过BE美学)(12)

另一部虐恋剧《东宫》,更是成了观众口中近两年的BE美学“天花板”,每次网友做的BE盘点里,都不会少了这个从头虐到尾的故事。男主李承鄞甚至成了一个梗,无论是什么情节,网友都要@李狗进来学习如何追妻。

影视剧BE泛滥的背后,是现如今BE美学的流量密码。Up主们在B站上为自己嗑的悲剧cp进行二次创作,还要在标题打一个大大的trigger warning。

去年的顶流《周生如故》中时宜和周生辰的“双死”点燃了BE美学的高潮,时宜跳楼的名场面和“辰此一生,不负天下,唯负十一”的诀别书更是成为up主们BE美学的剪辑素材。

除了影视剧的男女主和副线,小说、广告、综艺里出现过的cp,只要最后没有在一起,都可以成为极致“BE美学”候选人。连杨幂都在采访里说,“全员BE最好看了,全世界都BE那种最好看”。

沉迷于BE,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年轻人治愈自己的良药。或许不能像happy ending的主角一样,幸运地经历他们幸福的时光,但我们作为自己生活的主角,当不得不忍受生活带来的失落和痛苦时,也可以告诉自己,其实并没有那么糟糕,接受悲伤的经历,让它们成为成长的一部分,并书写自己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