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题目:《天龙降?长三丈有角四尺——一农民刈苇中无端发见》

见报时间:1934年8月11日

正文:

在营口对岸东小街,附近之苇塘地带,刈苇中之一农人,八日午后三时顷,发见(现)长三丈之巨大白骨,大为惊恐。当即赴附近派出所报告,因之营口市第六警察署长以下,出动调查。

其(巨大白骨)全长在三丈多,有角两只,皆长及四尺,而第二尺长突出之白骨为何骨?全不知晓。

当川船运至六署,待专家之鉴定,正在警务指导官协议研究中。闻此之营口市民,自九日晨,多数来六署看,有两千余人。

国人皆为系龙之骨,前当大雨之际由天上坠落者,或谓为营口发展之祥瑞等。实可谓怪物出现矣。

(最早发现的不是龙,是一堆体态完整的“巨大白骨”,只是形状似龙,具体是不是龙,不得而知。其中关于从天而降的说法,只是一种说法与猜测,并不能做到实锤。)

1983年营口坠龙(关于营口坠龙的第一手资料)(1)

第二篇:

题目:《“巨龙”全体二十八节,臭气参天,观者塞途》

时间:1934年8月12日

正文:

(营口)本埠河湾处,发现巨龙一节,已志昨报,兹据实讯:

缘初见此巨物者,系一操舳舻业之某甲,于八日晨,遇于河湾处,时皮肉已无,由警察之监视,划至西海关码头,四署房北,空地陈列,以供世人观瞻。记者至时巳五时过矣,而观者塞途。该场由警察三名维持秩序。

该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各生三只甲,脊骨宽三寸余,附于脊骨两侧者为肋骨,每根约五、六寸长,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全体共二十八段,每段约尺余,全体共约三丈余。

由抬者讯,原龙处,有被爪冲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该龙骨尚存有筋骨,至皮肉已不可见矣。

自此龙现后,世人为之街谈巷论,究为龙否?想生理家必知云。

(这次发现的“巨龙”,应该不是第一篇报道的那堆白骨。这条龙也是已经没有皮肉了,但是筋骨还存在,而且刚发现时散发着浓烈的气味。但具体是不是龙,依然没有结论。)

第三篇:

题目:《营川坠龙研究之一:水产学校教授发表“蛟类涸毙”》

时间:1934年8月14日

正文:

(营口)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消息传播,无不以先睹为快,熙熙攘攘,络绎载道,一时引为奇谈。

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是龙骨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

兹闻本埠水产高级中学校教授,日昨前往参观,判明确系蛟类。

以今夏降雨过量,溯流入河,搁浅苇塘泥中,因而涸毙者云。

(这次的龙骨,应该是第一篇的“巨大白骨”,经过(伪)警署过手后,龙骨被允许外出展览。一时万人空巷,民众争先恐后的观看。而且还有水产交手前往考察,推测为是蛟类,搁浅而死。还是等待实锤。但这次有配图。)

1983年营口坠龙(关于营口坠龙的第一手资料)(2)

就是这张

第四篇:

题目:《龙骨由县发给师校作为标本》

时间:1934年8月17日

正文:

(营口)本埠河北苇塘,日前发现龙骨,由警察第六分署,载来市内西海关前陈列,供众参观。旋经省立高级中学校渔捞科教授张君判明,确系蛟类,浅搁于泥土之上而涸毙者等情。已志本报,兹该蛟骨,已由县警务局,呈缴县署教育局,拟于日内,发给通惠门街县立师范南校,作为动物标本,以为研究生理学之材料云。

(据某教授判定,属实是蛟类,并且已经被送到师范学校,当成标本了。)

第五篇:

题目:《龙降酿灾》

时间:1934年8月

正文:

(营口)日昨二十八午前十句(点)钟(即7月28日),埠外青堆子牛家屯,忽悠巨龙蜿蜒空际,势将坠落,悠然猛力上升,势极剧烈。

致将河内小船搅到三支,东灯公司之楼房毁伤大半,毙命者计有九人,并有三井货栈存煤如山转瞬罄尽,车站之火车亦被挟出轨道。

所幸未大有损伤。统计受伤人物损害正复不少云。

(这次是有目击的坠龙,而且给地面造成不小损失,但坠龙之后如何?不得而知。也是让人迷惑。)

1983年营口坠龙(关于营口坠龙的第一手资料)(3)

《盛京时报》关于营口坠龙的五篇报道中,至少出现了三条坠龙:“巨大白骨”(无气味、只剩骨架)——巨龙(带气味,残存筋骨)——目击坠龙(活龙)

虽然有配图为证,但这坠龙坠的是不是有点密集了?而且还都发生在同一地区。

更让人迷惑的是,第五篇的活龙坠下的结果如何?也没有了后续报道。

所以真的不好判断真假,至于坠龙真相到底如何,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我在这里只是搬运下第一手的资料,希望为爱好研究的人,提供些依据。

1983年营口坠龙(关于营口坠龙的第一手资料)(4)

【最后说一下:《盛京时报》是清末(1906年),由日本人中岛真雄创办。该报收罗泛博,对当时我国内政、外交、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风情等,特别是对当时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均有详略不等的报道。但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的大规模侵华,该报在沈阳发展迅速,它名义上是“开通民智”,联络“中日邦交”,实际却是日本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工具。所以坠龙的真实性,是否是日人别有用心的闹剧,就不得而知了。】

1983年营口坠龙(关于营口坠龙的第一手资料)(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