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福建出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一路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历史一整年,终于在1935.10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吴起镇,取得了长征决定性的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毛泽东主席感慨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有感而发,写下了著名的七律—《长征》,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豪情!

少年壮志不言愁铁血丹心(万水千山只等闲)(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不怕”乃全诗诗眼,展现了红军战士身处险境依然威武刚强、藐视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五岭逶迤腾细浪”,绵延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的崇山峻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千里、高纵入云,我们的红军战士穿着草鞋甚至赤脚一步步丈量,不过是大海里微微泛起的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就连“离天三尺三”的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我们红军战士眼里不过是像山坡滚下的小泥丸,微不足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波涛汹涌、暗礁密布,两岸悬崖峭壁、直插云霄!何等凶险!“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凌空13根铁索寒光闪闪、高悬江面,我们的战士冒着敌人密集的机枪火舌攀援铁索、匍匐向前、前仆后继消灭敌人于滩头!黄沙百战、千秋凛然!

少年壮志不言愁铁血丹心(万水千山只等闲)(2)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千里岷山,皑皑白雪,“倒海翻江巻巨澜”,严寒、饥饿、单衣却更加激发了战士们斗志,历时31天、翻越5座大雪山、行程2700余里,|“而今迈步从头越”笑逐颜开!!!

向伟大的工农红军致敬!!!

1956年5.31毛泽东由长沙飞抵武汉,当天视察了长江大桥施工现场,6.1中午,以63岁的高龄第一次横渡长江,感兴之作水调歌头—《游泳》,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抒发了伟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伟人情怀!

少年壮志不言愁铁血丹心(万水千山只等闲)(3)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主席横渡万里长江,极目辽阔楚天,“万里写入胸怀间”,何等气概!何等胸怀!不管怎样严峻的考验,也不过是闲庭信步、采菊东篱,悠哉!悠然!“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江上千帆竞发、龟蛇安静肃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看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怎能不令人豪情万丈、心潮澎湃呢?“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我想如果巫山神女看到今天的盛世景象也会会心一笑、祝福我们锦绣中华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