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的艺术字体:汉字的艺术字字珠玑(1)

这是“本末倒置”的“末”字。我们看金文①就像把一个“本”字倒过来的样子,真是“本末倒置”了。其实“本”与“末”也正是完全相反的两个字。金文①也是木(树),上部为树头,下部为树根,在树梢上加一小短横(指事符号),就表示这里是树梢(梢:即有“末”义)。可见“末”字也是一个指事字。②是小篆形体。③是楷书形体,仍然是“木”上有一长横。

“末”字的本义就是“树梢”,如《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这是说树梢太大,非折断不可。《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这个“末”是指毛的“尖端”。“本为主,末为次”,由此又引申出不重要的东西为“末”,如成语“舍本逐末”就是。

“末”与“未”要分清楚:“末”是上横长下横短,而“未”则正好相反。“妹”、“昧”、“沫”、“寐”等都是从“未”,而“秣”、“沫”、“茉”、“袜”、“抹”等都是从末,两者不能混淆。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珠的艺术字体:汉字的艺术字字珠玑(2)

指事字。在“木”字像树枝的部分加“-”或“·”,作为指示字义的符号。本义是树梢。《说文》:“木上曰末。《左传·昭公十二年》:“末大必折。”也泛指物体的末梢。《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比喻非根本的、次要的事物,跟“本”相对。《荀子·议兵》:“今女(rǔ)不求之于本而索之于末,此世之所以乱也。”成语有“本末倒置”。又特指工商业,跟“本”(特指农业)相对。汉贾谊《论积贮疏》:“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李学勤《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