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1)

一:行政区划

广西辖14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区111个(包括40个市辖区、8个县级市、52个县、12个自治县),乡级行政区1247个(包括120个街道、722个镇、346个乡、59个民族乡)。自治区政府驻地南宁市民生路2号。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2)

广西省行政区划


二:地理地貌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3)

广西在中国的位置

位置与面积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4)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图

 

地 势 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地 貌 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类。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9.7%;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占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海拔200米以下地貌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地,占26.9%;水面仅占3.4%。盆地中部被两列弧形山脉分割,外弧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内弧形成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两类,河流冲积平原中较大的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面积最大的浔江平原达到630平方千米。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和桂东北,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7.8%,发育类型之多世界少见。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图

山 系 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山脉多呈弧形。山脉盘绕在盆地边缘或交错在盆地内,形成盆地边缘山脉和内部山脉。盆地边缘山脉从方位上分:桂北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桂东有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山和萌渚岭;桂东南有云开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桂西为岩溶山地;桂西北为云贵高原边缘山地,有金钟山、岑王老山等。内部山脉有两列,分别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大瑶山和西北—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大明山,两列大山在会仙镇交会。盆地边缘山脉中的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是华南第一高峰。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6)

珠江水系航道港口示意图

水 系 河流大多随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中部以及两侧支流的树枝状水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3.4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144米。河流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出梧州经广东入南海,在境内流长1239千米。长江水系分布在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5%,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干流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秦代在湘江(今兴安县境内)筑建的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和北仑河,均注入北部湾。自云南入广西再出越南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仅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6%。此外,广西还有喀斯特地下河433条,其中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各自形成地下水系。

海岸和岛屿 大陆海岸东起与广东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595千米。海岸线曲折,类型多样,其中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沿海有岛屿651个,总面积66.9平方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最大的涠洲岛面积24.7平方千米。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7)

广西涠洲岛的位置

浅海与滩涂 0~20米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千米。滩涂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软质沙滩约占滩涂面积的90%。北部湾近海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多在20~50米之间。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8)

冯家江入海口


三:气候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大风、雷暴、冰雹、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各地年平均气温17.5~23.5℃。桂林市大部及隆林、靖西、德保、乐业、凤山、南丹、罗城、三江、融安、金秀等地气温在20.0℃以下,最低的金秀为17.5℃,最高的涠洲岛为23.5℃。春季全自治区平均气温22.2℃,比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51年以来第二高。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9)

广西省12月份气温图(数据来自2017年)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10)

广西省7月份气温图(数据来自2018年)

各地年平均降水量841.2~3387.5毫米。百色、河池以及崇左大部,三江、柳城、忻城、隆安、武鸣等地降水在1500毫米以下,其余地区在1500毫米以上,最少的田林仅为841.2毫米,最多的防城港市为3387.5毫米。全自治区平均年降水量1694.8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多1成,春季、秋季降水量分别偏多2成和近4成,冬季偏少2成,夏季正常。

四:水系水文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11)

广西水系分布图

广西境内河流大多随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中部以及两侧支流的树枝状水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3.4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144米。河流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出梧州经广东入南海,在境内流长1239千米。长江水系分布在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5%,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干流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秦代在湘江(今兴安县境内)筑建的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和北仑河,均注入北部湾。自云南入广西再出越南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仅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6%。此外,广西还有喀斯特地下河433条,其中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各自形成地下水系。

广西境内大陆海岸东起与广东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595千米。海岸线曲折,类型多样,其中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沿海有岛屿651个,总面积66.9平方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最大的涠洲岛面积24.7平方千米。0~20米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千米。滩涂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软质沙滩约占滩涂面积的90%。北部湾近海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多在20~50米之间。


五:自然资源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12)

广西省林地分布图

土地资源 广西土地总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9位。山多地少是广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69.7%,平原和台地占27%,水域面积占3.3%。耕地面积442.54万公顷(2013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人均耕地约0.09公顷。

矿产资源 广西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尤以铝、锡等有色金属为最,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全自治区发现矿种145种(含亚矿种),占全国探明资源储量矿种的45.8%;探明储量的矿藏有97种,其中6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12种居全国第1位。在45种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矿藏中,广西探明资源储量的有35种。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13)

广西省主要矿产分布图

水力资源 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2014年全自治区地表水资源量1978.0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402.97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常年径流量约1978.1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2133万千瓦。境内河流分属珠江水系、长江水系、桂南独流入海水系、百都河水系等四大水系,其中以珠江水系为主。珠江水系在广西的流域面积20.24万平方千米,占广西总面积的85.2%,其干流西江在广西境内总长1239千米,其中红水河段658千米,滩多水急,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水电资源的富矿。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14)

广西省水电站分布图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15)

红水河水电站布置图

海洋资源 广西南临北部湾,海岸线曲折,溺谷多且面积广阔,天然港湾众多,沿海可开发的大小港口21个,滩涂面积约10万公顷,其中有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总面积5654平方千米。北部湾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渔场,也是世界海洋生物物种资源的宝库,生长有已知鱼类500多种、虾类200多种、头足类近50种、蟹类190多种、浮游植物近140种、浮游动物130种,举世闻名的合浦珍珠也产于这一带海域。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16)

广西海洋主体功能区分区图

动植物资源 广西发现陆栖脊椎野生动物1149种(含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43%。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种149种,约占全国的45%;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4种,占27%。发现野生植物288科1717属8562种,数量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3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7种,珍贵植物主要有金花茶、银杉、桫椤、擎天树等。 

广西自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理气候和资源)(17)

金花茶

土特产品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利于作物生长。除传统的稻谷、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花生、油茶籽等油料作物,甘蔗、黄红麻等大宗经济作物外,还出产众多著名地方特产。地方名优蔬菜品种有荔浦芋、玉林大蒜、横县大头菜、博白雍菜、扶绥黑皮冬瓜、田林八渡笋、覃塘莲藕、长洲慈菇等。药用植物有田七、肉桂、罗汉果、绞股蓝、血竭、安息香等。著名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有荔枝、龙眼、木瓜、香蕉、凤梨(菠萝)、杧果、沙田柚、柑、橙、菠萝蜜等。优良畜禽品种有香猪、都安山羊、德保矮马、三黄鸡、右江鹅等。林产品有松脂、桐油、紫胶等。海产品有珍珠、对虾及红鳍笛鲷等名贵鱼类。


拓展阅读:

1:中国地理-广东省的地理气候和资源

2:人文地理-广东省的区划沿革和风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