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年美国眼科医生 Keates 在临床上植入了第一枚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开始,目前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由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矫治白内障、近视、远视、老花、散光等等屈光问题,国内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和认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方方面面。

年轻人应该用什么样的人工晶状体(如何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1)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一、什么是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

通常白内障患者植入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只能达到看远清或者看近清的效果,也就是不可能达到两者都清楚的效果。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提供两个或以上的焦点,因此,即使手术以后不戴眼镜也能够基本上满足看近和看远都清晰的效果,成为许多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优先选择。

二、目前有哪些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以用?

根据焦点范围和设计原理目前可供使用的有以下三大类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年轻人应该用什么样的人工晶状体(如何选择多焦点人工晶状体)(2)

多焦点示意图

(一)双焦点人工晶状体:

基于折射或衍射,使光线经人工晶状体产生2个焦点,人眼根据同时知觉原理,还原较清晰图像,抑制模糊图像。其初步解决了人工晶状体眼远近视物问题,但仍存在中距离视力稍差的缺点。

基于光学原理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四种:折射型双焦点人工晶状体、衍射型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折射衍射混合型人工晶状体、区域折射型双焦点人工晶状体。

由于目前临床上应用双焦点人工晶状体有越来越少的趋势,所以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二)三焦点人工晶状体:

光学部为中央衍射型,周边为折射型,通过阶梯渐进衍射设计,使人工晶状体从中央到周边逐渐修正物象,将中焦点的二阶衍射波与近焦点重合设计,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

目前以蔡司公司三焦点晶状体AT LISA tri和爱尔康的PanOptix为代表。前者远中近光能分布分别为50%,20%,30%不对称分布,其光能利用率为85.7%,实现远中近全程优视力;后者入射光线被分到三个焦点(40 cm 近焦点,60 cm 中距离焦点和无穷远的远焦点),优势是3mm 瞳孔下光能利用率是88%,不依赖于瞳孔大小,可用于老视矫正。

目前研究结果表明,三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中距离视力优于双焦点人工晶状体,而两者在远和近距离视力、对比敏感度、患者手术满意度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三)景深延长型(extended depth of focus,EDOF)人工晶状体:

又称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它是采用小阶梯衍射等方式,将入射光线聚焦在一个扩展的纵向平面上,从而达到扩展景深或延长焦深的效果,使物像清晰范围扩大,提供远、中、近的连续视力,不受瞳孔大小影响,光能分布上不分光,且利用率高达92%,看东西清晰明亮,更接近自然人眼。代表晶体是美国强生公司的TECNIS Symfony(新无极)人工晶体,它被国内外批准不仅可以用于白内障手术,而且还可以用于矫正透明晶状体的老视,对100度左右的散光包容性也较强。另外,EDOF人工晶状体的焦线设计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偏心和倾斜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优势在哪里?

不同类型的晶状体均是通过分散进人眼内的光线达到视远和视近的目的,入射光线一部份视近,一部份视远,入射光线不能汇聚于一点,这样的话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提供全程视力,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戴镜。一句话,看远看近都清楚。

四、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后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一)对比敏感度降低:

由于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基于折射、衍射以及景深延长型设计,从而导致入射光能利用率下降,加之视近、视中及视远焦点光能的人为分配,进一步减小了入射光的强度,导致术眼对比敏感度降低,甚至产生蜡样视觉。

(二)不良视觉症状:

MIOL 植入术后出现的不良视觉症状主要包括夜间视物出现光晕及眩光等。

对比敏感度降低和不良视觉症状的出现,一方面是人工晶状体本身设计的问题,另一方面和大脑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为 MIOL 的神经适应性,一般在半年之内可以适应,其可能的机制在于大脑视皮层参与精密选择视网膜清晰影像的过程。

除此以外,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还有脱镜率与术前预期不相符、衍射条纹对眼底激光治疗的干扰、患者术前预期过高等。

五、哪些人适合使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哪些人不适合使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一)可以优先使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情况

1.从眼睛疾病来说,白内障、近视眼、老花眼、散光,且患者相对年轻、眼底条件较好、无合并影响视力的其他眼病;

2.从患者的期望来说,希望减少以上疾病术后阅读对眼镜的依赖,以及对远、中、近视力均有较高要求的患者;

3.满足手术以前精准测量的参数:例如一般要求预计术后散光度数≤1.00 D;球差和高阶像差分别< 0.5μm和< 0.3μm;暗室下瞳孔自然直径3.0~5.5 mm;α角和κ角均< 0.5mm。

4.能够适应和接受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5.眼底无病变或者无进行性加重的病变。

(二)可以考虑使用,有较高的脱镜需求并坚持植入MIOL,但需充分交流的情况

1.生活方式或职业原因(如夜间驾车、驾驶飞机等)对视觉质量要求过高、具有戴镜阅读习惯、年龄过大适应能力有限的患者;

2.术前有明显畏光症状的患者;

3.同时需要接受其他眼科手术的患者;

4.既往眼外伤或眼部手术史等可能影响视觉效果的患者等;

5.焦虑型人格、极端完美主义性格特征患者;

6.手术前有严重干眼等眼表疾病患者;

7.儿童不建议过早植入MIOL,待屈光状态稳定后再行评估。

(二)不考虑使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情况

1.眼前后节有严重病变;

2.明显不满足手术以前精准测量的参数;

3.已知严重精神性、心理性疾病患者,不推荐植入MIOL。

六、如何选择对自己最适合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作为患者,要准确无误地告诉医生自己的诉求,特别是是否有强烈的脱镜要求和能否接受植入多功能人工晶状体以后可能出现的缺点等。

作为眼科医师,为了提高和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和视觉质量,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多功能人工晶状体的优势,明白其利弊,根据患者不同的职业、年龄及要求个性化选择不同的人工晶状体。

最终医生将从患者的诉求、职业、眼部检查结果包括眼底情况以及性价比等方面综合建议患者选择对自己最适合的人工晶状体。

请记住: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最贵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选择多功能人工晶状体要尽量忽视它的不足之处,尽量放大它的优势!

七、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以后不适应,怎么办?

如果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以后属于患者自身原因超过6个月仍然不适应的话,可以考虑换单焦人工晶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