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谭随录》:梨花

清朝时,有一户人家因为家贫无法糊口,带着十岁的女儿来到京师时雍坊,打算找一户好人家把女儿卖了,让女儿有条活路。京师孝廉(举人)舒树堂出了三十千钱将她买回家,还给她改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梨花。

梨花长大后,容貌出落得艳丽无双,淡妆浓抹总相宜,平日里随意摘一朵小花小草插在头上,都犹如从画中走出来的美人,家中的众女眷纷纷效仿,但都是东施效颦,装扮不出梨花那种气质和神韵。加上梨花生性聪慧伶俐,很得舒家人的怜爱。

舒孝廉有一个女儿,从小就许配给了名门望族德公的二儿子。女儿出阁的时候,带走两个陪嫁丫头,一个叫春棠,另一个就是梨花。虽然春棠长得也是眉清目秀,但是舒小姐还是更偏爱梨花,丈夫德二公子也对梨花情有独钟,私下里屡次以言语戏弄,拉拉扯扯,想占梨花的便宜,都被梨花巧妙拒绝。

唐宫美人真实故事(古代野史志怪故事)(1)

不久后,德公升任粤西某地郡守,携家眷南行,梨花也一起随行。

当时我(原作者)的好友恩茂先与德舒两家都是亲戚,他推荐了一个叫尚介夫的金华人给德公做幕僚,此人很有才华,是德公的得力助手。三年后,德公升任了粤东监司,这年冬天十一月,尚介夫因为有事回到京都,借住在恩茂先家,两个人意气相投,每天有说不完的话,京都和南方的风土人情以及德公的家事,也是两人经常谈论的话题。

有一次,两人偶然聊起了梨花,尚介夫啧啧惊叹说:“梨花潜伏在大宅门的时间可不短。”茂先听了很惊讶,说道:“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梨花潜伏在大宅门里?”介夫说:“梨花的事真是新奇怪异,骇人听闻,你是德公家的亲戚,一点都没听说吗?”茂先听了更加惊愕,追问道:“快说说,梨花到底怎么了?”

尚介夫笑着说:“奇闻轶事不配酒,可讲不出那种趣味。”于是,茂先马上拨火煮酒,两个人拥炉促膝长谈。介夫口才俱佳,又善于戏谑,茂先听得时而惊,时而笑,时而咂舌,时而拍腿惊叹,觉得梨花之事实在新奇少见。

原来德公去粤西赴任时,在张家湾买了四只船,德公与夫人居一舟,介夫居一舟,仆从厨师居一舟,二公子夫妇和梨花以及春棠居一舟。船行的时候鱼贯而行,停泊的时候并排停放。

唐宫美人真实故事(古代野史志怪故事)(2)

有一天傍晚,船泊在吴城,月明如昼。五更天时,介夫因为天气闷热睡不着,离开船舱纳凉,当时外面万籁俱寂,忽然第三只船响起开窗户的声音,介夫以为有坏人上船,悄悄屏住呼吸窥视,发现一个女子走出船舱小解。那女子竟然站立着小解,当时虽然中间间隔着两只船,但是月光朗映,介夫看得清清楚楚,那人明明是一个男子,但是再仔细看样貌,那人明明是丫鬟梨花,介夫暗自诧异,心中思量道:“听说梨花十岁就到了舒家,现在已经十八岁了,怎么可能是男子,但那艘船确实是二公子夫妇住的那只船,那女子也确实是梨花,但是我也确确实实看到那东西了,这件事情也太怪异了,想不通,想不通!”

第二天吃罢早餐,德公的老仆张老汉独坐桅舱,喟然兴叹道:“老汉我活了六十岁了,也算高龄了,为什么还会遇到一件又一件没听说过也理解不了的稀罕事!”介夫听到了觉得奇怪,就询问张老汉遇到什么怪事了?张老汉说::“比如有些小孩子,年龄虽小但诡计很多,再比如丫头梨花,她明明是女子,但是声音粗犷,很像男子。”

唐宫美人真实故事(古代野史志怪故事)(3)

介夫说:“你社会阅历丰富,我也遇到一件怪事,心里很疑惑,想请教你。”张老汉问什么事?介夫见四下无人,就把昨夜遇见的怪事说了,张老汉听了大惊道:“我早就怀疑她了,先生为何不禀告我家主人?”介夫说:“我虽然想告诉德公,但是因为自己是客人,不方便掺和主家的事,所以不便开口。”张老汉说:“先生多虑了,如果您不早点告诉主人,恐怕早晚会出事。”介夫说:“说的是,不过我看还是由您先告诉二公子。”张老汉说:“行,我今晚就告诉公子。”

当天晚上,张老汉来到二公子船上,对他说:“二爷,您知道家中有妖怪吗?”公子笑着说:“为什么这么说?”张老汉说:“妖怪就在二爷的船上。”随后就把梨花的事告诉了二公子,二公子听了大骇,急忙入船舱告诉妻子,舒小姐听了瞠目结舌,良久才叹息道:“怪不得她守身如玉,而且十八九岁不来例事,原来是这么回事!”

二公子马上唤梨花过来责问,梨花羞愧难当,不敢回应。公子闭门验身,梨花抵死不从,公子大怒,将她捆绑到德公面前,德公不胜错愕,严厉审问梨花,还摆出刑具吓唬她,梨花这才哭着吐露实情:“那年迫于饥寒,父母迫不得已卖子,当时女价是男价的十倍,父母为了多得几个钱,所以作弊,现在既然已经败露,我认罚,只希望老爷看在我多年安分守己的份上,饶我一条小命!”

唐宫美人真实故事(古代野史志怪故事)(4)

德公听了心中不忍,最终原谅了他,还让他剪发换男装,改名叫珠还,举舟之人,莫不叹异。

后来,德公让介夫帮忙验珠还,还写了一封短书信给介夫:“想不到奇闻异事竟出自本衙。所谓梨花,果桑茂之流亚也。幸童身如故,庶免株连。兹送其人至,请先生相验之。所以必欲先生相之者,非谓魑魅魍魉,不能逃于秦鉴,盖欲先生解惑。倘异日举以告人,赖此解嘲,勿致东西南北之人,归德某以帏薄不修之罪也。”介夫笑而验之,对梨花开玩笑说:“你别怪我们南方人多事,吾乡风俗,雄者可雌之,今子雌而化雄,正阳长阴消之候。要不是我,你怎么能自由自在生活呢,我对你的恩德不浅吧?将来你怎么报答我呢?”

梨花听了面红耳赤,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介夫赠给他一双鞋和一把香扇,又给德公回了一封书信:“儒生眼界不广,因为珠还的事长了见识,也算不虚此行。要不是德公您品德高尚,又怎么能感动上天揭出此事呢?是知事不足怪,可怪者,见怪之不怪也。”德公看了回信大笑不止。

到了任上,因为珠还颖慧,德公就命他管理宅门中的杂务事,珠还颇有能力,能独当一面,德公对他很器重。恰巧家中老仆张老汉无子,德公就将他过继给张老汉做养子,还把春棠嫁给了他。洞房花烛夜,二公子年少好事,隐身窗外窥之,开玩笑说绰约灯光下,绝妙一幅折枝图也。现在珠还和春棠夫妻已经有儿子了。  茂先听了,惊讶半晌,还作了一首《梨花开》四绝,寄给公子,公子也回诗一首,这里不再赘诉。

《河东记》志怪故事:大鼋(花背大鳖)     唐朝时,江西观察使韦丹大器晚成,四十那年还没有中科举,生活贫寒困窘。有一天,他骑着一头跛驴外出,路过洛阳中桥时,正好看见渔夫捉到一只几尺长的大鼋(就是花背大鳖,平常很少见),拉到桥上卖,那只大鳖呼吸微弱,看样子很快就会死。

当时很多人聚集围观,都想把它买回家炖菜吃,唯独韦丹怜悯它。问渔人要多少钱。渔人说:“二千钱。”当时天气寒冷,韦丹身上除了几件旧衣服,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就用他骑的瘸驴换了那只大鼋,随后就把它带到河里放生了。没了驴,韦丹只好徒步而行。

那时当地有个胡芦先生,不知道从何处而来,平时行动迟缓古怪,但是他擅长占卜,料事如神。

唐宫美人真实故事(古代野史志怪故事)(5)

过了几天,韦丹去算命,胡芦先生倒穿着鞋在门前迎接,高兴地对韦丹说:“我翘首而望好几天了,你怎么来得这么晚?”韦丹说:“我这次来拜见你,是求你给我算命。”胡芦先生说:“不急,我的朋友元长史,提起你的美德来赞不绝口,我插嘴都插不上。他诚恳拜托我结识你,咱们一块儿去找他吧。”

韦丹思虑了半天,也没想起自己认识的人里有元长史这个官,于是说道:“先生认错人了吧,您给我算算命运就行了。”胡芦先生说:“我哪能算出您的命运?您的福寿不是我所能知道的,元公是我的师父,您去了可以问问他。”韦丹答应了。

胡芦先生拄着拐杖领着韦丹往通利坊走,经过蜿蜒曲折的道路和幽静的街巷,终于见到一个小门。胡芦先生敲了门,等了一顿饭的工夫,才有人开了小门。进门走了几十步,又进了一个板门,再走十多步,才看见一所大门,里面建筑宏伟壮丽,是模仿公侯的家院建造的。

里面有几个丫鬟,个个美丽非凡。她们率先出来迎客,客厅陈设新鲜华丽,异香满室。不一会儿,有一个身长七尺,身着布衣,腰佩绶带,须眉皓然的老翁随着两个青衣童子走了出来,自称叫元濬之,向韦丹行大礼拜谢。

唐宫美人真实故事(古代野史志怪故事)(6)

韦丹很惊慌,急忙还礼说:“我是个贫贱的书生,没想到老人家会过于看重,我不明白为什么。”老翁说:“老夫将死之命,为君所救,恩德如此,岂容酬报。仁者固不以此为心,然受恩者思欲杀身报效恩德耳。”韦丹一下子明白了,知道他就是那只大鼋,但是没有说出口。

随后老翁命人准备了珍馐佳肴招待韦丹,韦丹在那里流连了一整天,到了傍晚,韦丹要告辞回去,老人从怀里拿出一卷文字,送给韦丹说:“我知道你要问命运,所以我专门到天曹去抄录了你一生的官禄行止,就算是报答吧!有和无,都是命运决定的,贵在预先得知。”又对胡芦先生说:“你借给我五千文钱,我要给韦先生换一个坐骑,帮他早日西行。”韦丹拜了再拜,告辞而去。

第二天,胡芦先生果然用马车装了五十缗钱来到韦丹寄宿的旅馆,赠送给他,解了韦丹穷困潦倒的窘境。

韦丹打开那卷文书见上面写着:明年五月及第;又某年平判入登科,受咸阳尉;又明年登朝,作某官。如是历官一十七政,皆有年月日。最后年迁江西观察使,至御史大夫,到最后三年,厅前皂荚树花开,当北归回家。再往后就没有记录了。

唐宫美人真实故事(古代野史志怪故事)(7)

韦丹平常像宝贝一样带着这卷书。自从科举考中,一直到江西任观察使,每次被授一官,年月时间都没有差错。当时洪州刺史厅堂前面有一株皂荚树,年深日久。民间传言:“此树开花,地主大忧。”元和八年,韦丹在位,有一天早晨,皂荚树忽然开花,韦丹于是辞官北归,可在回家的中途就去世了。

当初韦丹遇到元长史后,一直觉得怪异,后来每次经过东路,就到旧居去寻访,但总也寻访不到。到胡芦先生那儿去问,先生说:“那是神龙,变化无常,怎么能找到呢?”韦丹说:“如果是那样,他怎么会遭遇中桥之祸呢?”胡芦先生说:“不管凡人和圣人,神龙和蛆蠕,都不能避免遭遇困厄劫难,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甄异录》志怪故事:秦树    沛郡人秦树,家住曲阿小辛村。有一次他从京城回来,离家二十多里时,天黑得看不见道,此时他看见远处有灯光,就直奔而去。来到一座房子前,看见一个女子端着蜡烛走出来说:"我一个年轻女子独居,没法留客人住宿。"

秦树说:"我也想赶路,但天太黑,实在没法再赶路了,请允许我在外屋借住一下吧。"女子答应了。可等秦树进屋一看,原来这女子家只有一间屋子,根本不分里屋外屋,他怕女子的丈夫回来,一直不敢就寝。女子说:"不必忧心,放心住吧,不会有什么事的。"女子还为秦树端来了饭菜,但饭菜的样子好像已经搁了很久了,很不新鲜。秦树说:"我还没有结婚,要是你也没有出嫁,我想和你结为夫妻,不知你能不能同意?"

唐宫美人真实故事(古代野史志怪故事)(8)

女子说:"像我这样鄙陋微贱的女子,怎么配做你的伴侣呢?"

后来,他们同床共枕,直到天亮时,秦树要上路了,女子执手和秦树告别,哭着说:"和您只有这一面之缘,以后就永别了。"女子送给秦树一对指环,穿在秦树的衣带上并打了个结以作纪念,一直送出门外。秦树出门后匆忙走了几十步,回头看昨晚住的地方,只有一座坟墓,大惊失色。过了几天,指环丢失了,但衣带上那个结还在。

《魏志》故事:周宣解梦 

魏国有个人叫周宣,字孔和,善于解梦。有一天,有个人对周宣说:我梦见了刍狗,请你给我解解梦。(刍(chu)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古代普通百姓祭祀,用不起真正的牲畜,就用草扎一只狗或者用面做一个猪头来代替。刍狗做好以后,祭祀之前,大家都对它很恭敬,不会随便动它,但是祭祀结束就会随便丢掉或者烧掉。)周宣听了说:这预示着你能够得到美味的食物。

不久后,那人说自己又梦见了刍狗。周宣说:这次你会从车上摔下来,弄折腿脚。不久后,那人又说自己第三次梦见了刍狗。周宣说:这回你该有火灾。后来,周宣说的都应验了。那人很惊奇,来问周宣:"我其实没有做梦,只是想看看你的本事。为什么三次答案不同,可都一一应验了呢?"周宣说:"人的意念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所以能占卜吉凶。刍狗是用来祭祀神灵的,所以你第一次说自己梦见了它,是应该得到美味食品的。祭祀完毕,那刍狗也就被车轮碾轧,所以你会从车上摔下来弄坏脚。车轧之后,它只能当柴烧,所以我说你家要失火。"

故事摘自古代书籍传说,与诸君分享,博君一乐,切不可与封建迷信挂钩!欢迎关注订阅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感谢支持,作者会再接再厉,分享更多有趣的民间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