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钱春弦)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志亮在此间表示,希望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北京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占比达到30%,国际旅客占比达到33%,国际枢纽竞争力显著提升。

韩志亮在第五届北京全球友好机场总裁论坛上说,建设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国第一门户,首都机场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8994万人次,已连续6年稳居全球机场第二位。今年1-8月份,首都机场旅客量同比增速达到3.9%,其中国际旅客同比增速达到9.1%。目前,首都机场共有99家航空公司驻场运营,连接国内140个航点和国际132个主要城市。

首都机场发展新规划(首都机场致力提升国际枢纽竞争力)(1)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完善首都机场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北京航空枢纽国际竞争力”,首都机场建设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助力京津冀机场群的协同发展,与国家对北京航空枢纽建设的要求相得益彰。

民航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疏解北京机场非国际枢纽功能,以北京首都机场为试点,研究制定大型国际枢纽航班分流补偿机制,优化航权、航线、航班时刻结构,增加国际航线覆盖面和国际中转比例”。《意见》进一步指明了首都机场努力的方向,建设好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

韩志亮说,未来的行业竞争主要是航空联盟之间、枢纽机场之间的竞争,首都机场作为中国乃至亚洲的门户,需要不断提升枢纽竞争力,展示中国第一国门的形象。

他说,首都机场在建设大型国际枢纽机场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也面临着瓶颈。如国际航班需求难以满足与机场资源保障能力不足并存。目前首都机场国际架次、国际旅客占比较低,与国际主要枢纽机场相比仍存在差距。

据悉,首都机场与国航已经达成了共识,建立了定期沟通机制,共同推动首都机场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建设,并开展了完善首都机场功能研究等方面的专项合作。同时,首都机场也将强化与其它基地航的合作,与各基地航的机队建设、航线网络紧密结合,实现协作发展。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占比达到30%,国际旅客占比达到33%,国际航线网络宽度和密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枢纽竞争力明显提升。

国航总裁助理朱松岩说,无论从东南亚至北美航线,还是从欧亚航线来看,北京首都机场都拥有打造东北亚国际大型枢纽的得天独厚的最佳先天优势,最有潜力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枢纽。与周边竞争对手相比,国航北京枢纽在运力投入方面已处于亚洲领先地位,从而为布局全球网络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国航已成为中欧航线最大的承运人,在中美航线上,国航已超过美联航占据北美航线的运力份额第一。

他说,目前国航的北美航线面临首尔、东京、香港等枢纽竞争,中转效率和中转旅客比例需进一步提高。就旅客服务方面而言,全旅程服务链尚未完全打开,中转服务、休息室服务均待进一步改善提升。就行李服务而言,需优化中转行李衔接。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中国民航蓬勃发展,运输总周转量已经连续10年排名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