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中外文化,能称得上世界文明古国的只有中国!随着历史的变迁,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有的中途没落,被分裂为多个小国,文明失去了承载根基;有的被现代文化取代,缺少了历史传承。
唯有中国五千年的璀璨文化,像黄河、长江水源远流长,不断继承和发展,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中的丧葬文化,也是我国各地文化中的一部分,准确说,也是中华文化最早的起源,一直到现在,仍生生不息。
全国各地的丧葬文化中,其中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逝去的老人在家停放七天后,自起棺到墓地,再落棺, 在众多亲朋好友的哭泣声中,伴随着凄婉的喇叭声,棺材是不能落地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说一下,在华人世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对土地怀有很深的崇拜。自道家出现后,五行学说便风行于世,“金、木、水、火、土”,这就是五行。古代思想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就是由这五形构成的。
土是什么呢?土就是土地,土曰“稼禾啬”,播种为稼,收获为“啬”,土具有载物、生化藏纳之能,故土承四方,土载四行,为万物之母,具贡献厚重之性。
人凡到了一个地方,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土地,房子是土盖的,使用家什都是地上生长出来的,圈养畜禽也离不开土地的滋养。在古代,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土地庙。尽管破四旧时,损坏了不少,但目前各地的土地庙据不完全统计仍有1300座之多。
更为离奇的是,女娲补天后,洪荒四崖无人烟,为恢复烟火气,女娲抟土造人。那么,按照神话传说,人类是从哪来的!还不是从土中来的,没有土,哪来的人类呢?
过去,没有那么多科学,人们只信口口相传的这些神话。
所以,土就是古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薪火相传的生命之源。
这就不难理解了,在古代,人们讲究入土为安,土就象征着生命,只要到了亲人墓地,捧一把泥土,就好像见到了亲人,一切均寄托在这一把黄土中。
为什么棺材在下葬途中不能落地?
有一次,我向村中唯一一位100岁以上的老人家请教这个问题,老人生于民国,至今耳聪目明。当问他这个问题,开始他不愿意说,后来伸出三个手指头,说如果在墓地的路上落棺,这叫“犯忌讳”。
什么叫“犯忌讳”呢?
逝去的老人,子孙后代服孝期满,这就要向墓地移灵。
小时候,在家期间,经历过不少这样的事情,那次高中毕业后,还亲自抬过棺,那个肩让他压的啊!真是一个字“痛”,尽管直咬牙,也不能叫苦叫痛,更不能一下子放在地上。
豫东农村,过去都有专门的纯木打制的棺架,蓝布棺帏。四个角,分别有四个人施抬,一个班总共需16个男壮劳力。如果路途长远,需要两班或三班人轮换着抬。
如果需要轮换时,需要将四个角的横木杠用同样长度的方木杠顶住,待另外一个换好抬起后,先前那个人方可松手。
这个时候,也是喇叭响器吹得最卖力的时候,孝子们同时跪地叩头,向忙人谢恩。
古代丧葬文化认为,棺材从起棺到达墓地,这一路上,棺材不能落地。在抬棺换人期间,为避免棺材落地,用事先准备好的木杠顶住横杠,就是为了防止棺材落地。
按照古人的说法,人虽说不在了,他还是有灵魂的,灵魂是跟着肉体走的。如果棺木落地,就要就地掩埋,否则,逝者的灵魂就失去了方向了。
所以,有的人说这是犯忌讳,有的人说对后代不利,有的人说对逝者不尊。这些都是迷信的说法,至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当然,丧葬文化体现的是对先人的尊重,对先辈的慎终追远,也体现这个文化礼仪的严肃性。
随着时代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丧葬文化也在改变。
人抬肩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改成了有自动装卸棺材的殡仪车,专门服务于殡葬业。特别是火葬制度推行以来,人死后,只需要一个骨灰盒,一切就可以解决了,省地节能高效。
有的亲人为了体面,请一些哭丧队到灵前进行哭丧表演,以前的鲜花,都用假花代替,变成了另一种恶俗,反而失去了丧葬礼仪应有的肃穆和尊崇。
不知道看完今天所说的,大家有什么其他的感想?欢迎一起交流!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在右下方点个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