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没有想过,你的小聪明一定会败露吗?”面对正襟危坐在餐桌对面的大宝,我语气相当严厉,“看来,太沉迷于游戏,已经拉低了你的智商,基本的判断能力都没有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智商直线拉低 智商拉低?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智商直线拉低 智商拉低

智商直线拉低 智商拉低

“难道没有想过,你的小聪明一定会败露吗?”面对正襟危坐在餐桌对面的大宝,我语气相当严厉,“看来,太沉迷于游戏,已经拉低了你的智商,基本的判断能力都没有了。”

大宝沉默不语,事情来龙去脉一清二楚,任何的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大宝竟然私自带了两部手机回学校,一部按惯例上交给宿舍的生活老师,另外一部,则在寝室熄灯后,自己在被窝里偷偷玩上个把小时。结果,不到两天,就被告发,然后给予停宿一周的处分。

“你被委任为宿舍长,负责监管卫生与纪律,明明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而且不可能一直瞒天过海,却依然侥幸尝试,为什么?”作为父亲,虽然知道孩子成长中总会耍出这样那样的自以为是的小花招,但更明白,问题与挫折就是最好的教育契机,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比无病呻吟直白说理更有意义,“游戏的吸引力,已经让你无法跳出来审视自己的行为了。别不信,游戏真能降低一个人的智商。”

“你老表也是游戏迷。”我单刀直入。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虽然表现形式千奇百怪,但游戏霸占大脑资源,以至于让人欲罢不能从而变得头脑简单的基本模式,是一致的。“有次他已经擅自从公司辞职,但仍然每天早出晚归,一副从容上下班的架势。直到半个月后,我才从他公司领导那里知悉此事,当时就震惊得无以复加。如此弱智,行事如一孩童,家庭责任感尽失。你现在的行为,和你老表又有何异?”

我不知道大宝能听进去多少,也不知道他能够调整与改变到什么程度。但智商一旦被拉低,想恢复如常,那是相当困难的,需要大毅力,需要内在的醒悟。

游戏之于青少年,类似于黄赌毒之于成人,一旦沦陷,困顿其中,仅靠内力,是很走出来的。

赌博成瘾者,日日浸淫其中茶饭不思,在内外压力下,偶尔还会以断手自残达至金盆洗手之目的,但往往不得善终,不搞得倾家荡产决不罢休。知其不可而为之,何也?深陷其中,智商拉低而已。

细思极恐。如果大脑神经中只有一个兴奋点,而且已经做大做强,其他神经都处于抑制状态,其言行举止如三五岁稚童,在所难免。

专注与痴迷,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因其行为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建设性意义,结果是拉高智商;一个因其行为对自己及他人具有消极破坏性,结果是拉低智商。天才与傻瓜,一线之隔。

多年前,我的学校出现一个众所周知的“书虫”,所有闲暇的时间,孩子都在看书。家里为了压制孩子,几乎不再购买图书。但孩子周六周日自己乘车去图书馆或者购书中心,带上中午口粮,天天享受其中,痴迷程度,可见一斑。家长很担心,担心孩子走极端,担心孩子生活过于单一乏味,不够丰富多彩。我则不以为然,甚至赞赏有加。女孩学习成绩优秀,文采飞扬,钟爱读书,有何不可?

三年前,朋友向我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孩子读小学二年级,被班主任称之为“麻烦制造者”,作业经常亏欠,课堂自我约束能力极差,同学关系一般。但是,孩子特钟情于“蝴蝶标本”研究,对上千种蝴蝶的形态、特点、生长环境等等如数家珍,家里更是有数十本相关书籍和图册,自己外出也是高度关注遇到的蝴蝶,如果是新品种,一定想方设法抓上一只制成标本。这样的孩子,恰是天才傻瓜的复合体,智商时而拉高,时而又坠入谷底。教育的最好切入点,就是扬善抑恶,或者说是发挥特长,忽略缺点,在展现优势的过程中治愈缺陷。

痴迷游戏,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且这类青少年群体的数量规模以及增长趋势,都相当可观。一味的压制与屏蔽,并非良策,在复杂多元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下,也不现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培育拉高智商的项目,让大脑神经中出现另外一个或几个优势兴奋点。

趁着假期,我邀请大宝与我一起晨跑,每天5公里,坚持不断。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但聊胜于无。最终效果如何,有待观察。但如果从头至尾持续一个月,跑上150公里,我觉得对孩子而言,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成功。成就感的背后,如果能够体会到坚持的意义,能够感知到自己意志力的存在及其价值,进而与自己的不良嗜好做斗争,延缓智商降低的速度。在自我同一感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真能注入一剂积极建设性的强心剂,善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