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桑派戏曲大全(2007年至今的许昌曲艺及1978年)(1)

【老贾喷空儿第231喷·改革开放以来的许昌曲艺(2)】

2007年至今的许昌曲艺及1978年—1981年获奖曲目

文‖贾凤翔 图‖网络

【欲欣赏“改革开放以来的许昌曲艺(1)”的精彩内容,欢迎点击以下链接:1978年—2006年的许昌曲艺】

2007年至今为继续顽强坚守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观众渐渐退出,而青年观众欣赏口味变化,原有的曲艺形式市场逐步缩小,小品逐渐占领统治地位。

齐飞创作的《开心茶馆》《对门》等系列小品在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或河南卫视春晚播出。

王晓思创作的《天使》《暖流》《司机小于》在全国获奖或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马炎心、贾凤翔创作的《我要嫁到水磨河》由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演出,并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宋伟创作演出的《乡村趣事》《局长家事》在全国获奖。曹慧君创作的小品《和解》获河南省黄河戏剧小戏小品大赛编剧一等奖。宋伟、曹慧君既是小品作者,又是出色的小品演员。

许昌大地升起了一颗新星——建安区(原许昌县)文化馆的孙雁斌。

许昌桑派戏曲大全(2007年至今的许昌曲艺及1978年)(2)

她编导演三栖。曾获国家级奖项49项,省级奖项76项,连续获得第二、三、四、五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优秀剧目奖”金奖和“观众最喜欢的演员奖”。

她主演的小品《局长家事》获文化部的最高政府奖“群星奖”,连续三届获中央电视台CCTV小品大赛优秀节目奖、全国曲艺小品大赛一等奖。创作和主演的《乡村趣事》《今夜不平静》《警花家事》等六十多个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曾主演过《父亲》《就是闹着玩的》《金手铐》等多部影片。受邀任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艺》《笑星大联盟》《周末喜相逢》《我爱满堂彩》《好戏连连看》等栏目嘉宾。多次在《剧本》《青年歌声》发表作品和论文。

杨应甫的新故事,李同连、孔祥峰的快板,张首元的相声也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群众性的曲艺活动星火闪烁。

市税务局退休干部苏金昌于2013年组建爱心艺术团,义务演出300余场,小品《回门》、山东快书《假瘸子》多次演出受到观众喜爱。该团曾登上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受到省委宣传部、许昌市委领导的赞扬。

许昌桑派戏曲大全(2007年至今的许昌曲艺及1978年)(3)

许昌实验中学退休教师蔡建英于2019年组建许昌市戏迷协会,为配合中心工作,协会自编自演快板书《党旗飘扬在前沿》《垃圾分类好》等,到群众中演出,起到了其他方式不能起到的作用。

禹州市领导重视文化工作,对业余剧团给予演出补贴,促进了曲艺演出的繁荣。长葛市组织了目前许昌市惟一的由市文化馆直接领导的说唱团,坚持开展演出活动。鄢陵县有河南坠子表演,襄城县有作者进行创作。政府号召加强非遗保护,杜寨书会每年进行。

许昌曲艺传播方式从“撂地—茶馆—进园子”发展为“上电台—上电视—进入网络”。无论环境如何变化,许昌一代又一代的曲艺工作者对曲艺的钟爱和执着都没有更移。许昌曲艺虽逢霜受霰,经磨历劫,却又遇春风,扬帆前行。

附:许昌曲艺获奖曲目

《开刀》,作者郑永昌,演员张国宪,主曲种山东快书,1978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

《猪八戒学艺》,作者李志方、林剑程,演员李宏杰,主曲种山东快书,1978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

许昌桑派戏曲大全(2007年至今的许昌曲艺及1978年)(4)

《父子之间》,作者孙辛,演员李志方,主曲种山东快书,1978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

《红心向阳》,作者王悦民,演员海国钦等,主曲种大调曲子,1978年许昌地区职工汇演二等奖。

《父子之间》,作者、演员李志方,主曲种山东快书,1978年许昌地区文艺会演表演一等奖。

《猪八戒学艺》,作者、演员李志方,主曲种快板,1978年许昌市群众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二等奖。

《卧虎岭》,作者王悦民,演员王长洲,主曲种河洛大鼓,1979年参加省30周年献演曲艺类获二等奖。

《姑娘嫁给谁》,作者贾凤翔,演员王树德,主曲种坠子,1979年河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1980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相女婿》,作者李冬梅,主曲种坠子,1980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一等奖。

《车轮飞转》,作者、演员何万里、樊宏德,主曲种坠子,1980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子弹怕贺龙》,作者、演员樊宏德,主曲种山东快书,1980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

许昌桑派戏曲大全(2007年至今的许昌曲艺及1978年)(5)

《舌战龙王庙》,作者郑永昌、许应群,演员赵玉萍,主曲种三弦书,1980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强帮车》,作者许应群,主曲种坠子,1980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二等奖。

《寒窑问案》,作者郑永昌、许应群,演员胡润芝,主曲种坠子,1981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夜走良门镇》,作者郑永昌,主曲种坠子,演员贾芳,1981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茶馆擒谍》,作者王树德、徐九才,演员赵玉萍,主曲种坠子,1981年许昌地区曲艺会演创作二等奖、演出一等奖。

《彭总认亲》,作者李冬梅、王少宾,演员李小莉,主曲种坠子,1981年河南省第三届职工会演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

《滑稽腰》,作者许应群,1981年许昌地区曲艺创作二等奖。

《巧取辣子寨》,作者许应群,1981年许昌地区曲艺创作一等奖。

《车大王相亲》,作者贾凤翔,1981年许昌地区曲艺创作一等奖。

《看病》,作者贾凤翔,1981年许昌地区曲艺创作一等奖。

《东厢记》,作者、演员李志方,主曲种相声,1981年许昌地区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

【未完,明天请继续欣赏“改革开放以来的许昌曲艺(3)”的精彩内容】

许昌桑派戏曲大全(2007年至今的许昌曲艺及1978年)(6)

【作者简介】贾凤翔,曾获河南省高等院校毕业统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省第一名,进修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国家级、省级发表作品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