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刘备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也相继去世,魏延本是唯一能帮助诸葛亮北伐的一员大将,为何诸葛亮还对其处处压制?即使在弥留之际,他还要把魏延也拉上。我想原因有三。

第一,魏延三次易主,才真正投入刘备麾下。虽然他一心奔向刘备,但频繁易主,终究埋下隐患。

魏延本是汉末群雄之一刘表的守家将军,奈何刘表年事已高,只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过活,并没有重用魏延。

在刘备兵败逃跑时,路过魏延所镇守的襄阳,被乱箭射退。魏延又恰好是刘备的小迷弟一枚,于是他杀了守城将士和阻挡自己的文聘,冒着生命危险想要迎刘备入城,可刘备却绕到江陵走了。无奈,魏延只好先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然而韩玄却并非魏延心目中的老大。于是在刘备攻打长沙时,魏延毫不犹豫的救了黄忠,投奔了刘备。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的计策(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何非要置魏延于死地)(1)

三国魏延

就这么三易其主,魏延终于成了刘备的人,他也本着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的原则,除了立功就是立功。从衙门将军一路飙升至汉中太守,再到镇北将军,绩效那是相当好,老板刘备也是相当认可,但重点在于魏延会不会再易其主呢?这根刺扎在某些人心里不痛不痒,就是刺挠。

第二,魏延有能力,但同时也非常有性格!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芒。

在为刘备效忠了12年后,刘备升天,魏延升官,新主子刘禅给他封了个都亭侯,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刘备死后,谁来照着魏延呢?

刘备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黄忠等也相继去世。论资排辈的话,魏延终于是混到了C位。在第一次北伐中,魏延认为夏侯楙格局太小了干不成事儿。他自愿请战,想出了一个子午谷奇袭的计谋,希望能带5000精兵,从秦岭东边儿路程最短。却最为凶险的子午道出兵攻入长安。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的计策(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何非要置魏延于死地)(2)

这听起来是个好计策,却被诸葛亮无情否决。毕竟诸葛亮做事儿,那是稳扎稳打,绝不冒险。但在魏延看来,诸葛亮实在是太怂了。他也经常感叹诸葛亮胆怯,自己的才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今后的每一次北伐,魏延都会向诸葛亮请示,给自己上万兵马,他率兵另走一路,最后再与诸葛亮会师。而诸葛亮每一次都以相同的理由拒绝了魏延的请求。作为总是被拒绝的那个人,魏延当然不爽了,他把不满的情绪全都写在脸上,还经常发牢骚,一般人谁能忍得了他。

可诸葛亮不是一般人,他不仅忍了,还依然重用魏延。五次北伐中,魏延都能大展拳脚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且在魏延与元老刘琰争吵的时候,诸葛亮也是责备了刘琰,果断站在魏延一边。由此看来,诸葛亮和魏延的关系还算不错,至少还没到痛下杀手的地步

这里边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杨仪,他和魏延的矛盾,诸葛亮都调停不来。甚至有数次魏延都拿刀作势要杀杨仪,两人势成水火。

第三,诸葛亮明知杨仪和魏延二人有矛盾,秘密会议却不找魏延过来,而且遗命还如此潦草?这也是最终导致魏延被诸葛亮抛弃的原因——刘禅势弱,恐压不住魏延。

在诸葛亮病情加重的时候,北伐尚未成功,他把身边能主事的杨仪等人都叫到床前,秘密商议身后事,却唯独漏了魏延诸葛亮遗命,自己死后退军,让魏延断后,如果他不听,就随他而去。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的计策(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何非要置魏延于死地)(3)

诸葛亮弥留之际

之前说了杨怡和魏延可是死对头,杨仪既然参加了诸葛亮秘密会议,便命令魏延撤退,并准备断后工作。魏延如此心高气傲,怎么会受杨怡的摆布呢他仍然坚持北伐,却在看到杨怡退军的行为后彻底怒了。魏延二话不说,赶在杨夷退军之前,烧掉了他要过往的搁道。

二人互掐到刘禅那,分别上书对方谋反,因为有前科,魏延成了被怀疑的那个,而魏延的想法十分单纯,他就是想杀了死对头,好北伐而已。最终的结果毫无悬念,魏延被斩杀于逃往汉中的路上,当杨仪看到魏延的头颅时,直接上脚踩了几下,还大骂魏延庸奴。

诸葛亮为什么不用魏延的计策(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何非要置魏延于死地)(4)

刘禅

所以说这一切都是诸葛亮默许的,他默许了魏延的死,不管怎么死,魏延都得死魏延本就多次易主,再加上他自以为是,诸葛亮若是死了,刘禅又是个弱者。估计没人能镇住魏延,难保他不会再一次发挥他降将的本事

但这都只是诸葛亮的猜测,如果魏延不死不降,蜀国是不是能活得更长久一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