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放一张蝗虫的照片,就这呆头呆脑的青油油的模样,把成千上万的兄弟同胞联合在一起,竟然让人闻风丧胆。可别小看它,它在中国历史里存在感的可不低呢!

历史上有蝗虫吗(不过是我们不够了解)(1)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蝗虫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繁殖力极强并不容易被消灭,蝗虫早在先秦时期,蝗虫叫螽(zhōng)斯,据《诗经·南风·螽斯》里记载"螽斯羽,诜诜(shēn)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其中"诜诜"意思发出声音很响很和顺,而振振的意思是形容多,多的不计其数,绵延不绝。蝗虫繁殖能力极强,故当时的人用蝗虫来祝福儿孙子嗣绵延。

在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孟夏纪》中载"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春秋战国的时期蝗虫就已经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在秦朝正式里也有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而来,蔽天。"扑面而来的蝗虫把天空都遮蔽了,粮食在一夕之间就都被蝗虫带走了,当时秦始皇在这样特殊时期来鼓励百姓用粮食来买爵位,本就缺少粮食,秦始皇这样治标不治本的诏命就将百姓生活推向水深火热之中。

历史上有蝗虫吗(不过是我们不够了解)(2)

在东汉历史里蝗虫也有一席之地《史记·孝文帝本纪》中也记载"天下旱,蝗。""是岁,西伐大宛,蝗大起。"这是人们虽然也是饱受蝗虫的迫害,但是古人总结经验,也发现了蝗虫出现的规律。

在清朝有书记载"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这样看来蝗虫伴随着中华各个朝代的发展,是中国几千年历史里的痛恨敌人。

春兰兮秋菊,长恨绝古兮

历史上有蝗虫吗(不过是我们不够了解)(3)

尽管古人恨极了蝗虫,但是可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也要了解了解蝗虫的特点,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力量,被古人评为最早自然灾害。蝗虫是什么?蝗虫,又被我们俗称"蚂蚱"属于直翅目,成年蝗虫大概在33mm-51mm,全身呈现黄褐色或者绿色,颜色有时候受自然条件影响,触角呈现淡黄色。前胸背板线条颜色明显,从侧面看略呈弧形或者微凹,两侧经常有暗色的纵条纹。前翅狭长,有褐色、暗色斑的纹理,颜色深浅不一。后翅呈现无色透明。有的后足腿节上侧有时有2个不明显的暗色条纹,有的常消失或不明显。后足胫节通常橘红色,深浅不一,沿外缘通常具刺10~11个。蝗虫种类有很多,在中国比较常见的3个亚种: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在历史上人们普遍都提及的东亚飞蝗,也是蝗灾的主要成员。

蝗虫生活习性

飞蝗食性很杂,主要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最嗜食芦苇,稗草和红草等杂草。栽培作物中的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甘蔗等也喜食。大发生缺乏食物时,也能危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农作物。飞蝗以成虫和若虫(蝗蝻)咬食植物的叶片、嫩茎和幼穗等植物地上的所有绿色部分。古代生产力不足,生产工具的落后,一年的辛苦劳作可能就没了。

历史上有蝗虫吗(不过是我们不够了解)(4)

在中国各个朝代里,东汉是蝗虫最为频发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在东汉(25-220年)发生蝗灾的年份有38次,大约占总年份的19.3%,平均每五年一次,比之于魏晋南北朝十一年发生一次,唐代蝗灾是8.5年一次,东汉发生蝗灾的频率真是非常高了,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很重大的灾难。但蝗灾的发生其实和环境息息相关,中国古代环境受到破坏,而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问题的频发,蝗虫的攻击也来得气势汹汹,尽管如此古人也有办法来应对。

历史上有蝗虫吗(不过是我们不够了解)(5)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古代其实是有治理蝗灾的记载的,在东汉治理蝗灾有两种主张,其一"灾异天谴说",其二"自然规律说"。"灾异天谴说"即是受儒家"天人感应"的思想熏陶,遇到事情很消极不去解决,把希望寄托神明。他们认为蝗虫是具有神力的虫,如果有发生蝗灾,就是做错事,是上天降下来的惩罚,不仅不能驱赶,还要赶紧祭祀。"自然规律说"即是蝗灾都是自然现象,以经验来和技术来治理。王充在《论衡·顺鼓篇》中说:"吏率部民堑道作坎,榜驱内于堑坎,杷蝗积聚以千斛数,正攻蝗之身…。"采取掘沟捕蝗的历代相沿办法

在唐代,山东发生了蝗灾,官员就带领村民采用先民流传"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治蝗经验,成功捕得"蝗四十石",蝗灾也得到了缓解。有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唐玄宗治理时蝗虫说了一句,"你吃我臣民的粮,我吃你这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唐玄宗开启中国人开始了吃蝗虫的先河。

历史上有蝗虫吗(不过是我们不够了解)(6)

蝗虫串串

在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记载蝗虫的生长过程,为宋代蝗虫治理奠定了基础,后来神宗发布了《补蝗诏令》第一:蝗灾发生时官员必须到场,组织捕蝗。第二招募百姓捕蝗虫,并给予报酬,以此鼓励人们捕蝗。第三:对灭蝗工作时造成的经济损失,政府给与补偿。若官员不好好执行捕蝗措施,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虽然宋朝蝗灾频发,但神宗颁布的政策也起到了积极性的作用。

其实关于蝗虫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言北宋真宗有段时间非常迷上了神明,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受到神明的庇佑,后来富饶的江淮大地发生了蝗灾,当地官员怕搅扰了皇上神灵相助的美梦,竟迟迟不肯上报,丞相看不下去了,就照实上奏,惹得真宗很不高兴。一天灾民朱朝武前来求救,灾情严重,他带领村民到县衙寻求帮助,县太爷不仅不闻不问,还把他们乱棍轰出。

朱朝武气不过,去府衙告状,知府把他拘禁,并让县太爷处理此事。县太爷怕朱朝武惹事,就把他囚禁了起来。逃跑后还找人追杀,丞相把这事上报给皇帝,皇帝不但不听,还听信小人的诡计表演,使得蝗虫能够自杀,后来丞相也同样用这种方法使皇帝幡然醒悟再也不迷信鬼神了。古人有应对蝗虫的治理办法。而如今我们也有应对蝗灾的办法。

历史上有蝗虫吗(不过是我们不够了解)(7)

油炸蝗虫

多年来,中国先祖在治理蝗灾问题上煞费苦心,但是换个方向来看蝗虫,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近年中国人发现蝗虫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补充蛋白质,减肥,给身体提供多种营养素,增强记忆力,健脾消食,止咳平喘。因此捕捉蝗虫不仅能够补充身体营养,又能够消灭蝗灾,实在是一举两得,但要吃干净蝗虫。

历史上有蝗虫吗(不过是我们不够了解)(8)

从几千年前蝗虫就被我们视为害虫,虽然它迫害我们的庄家农作物,但这也是蝗虫的生活习性。"蚱蜢翅轻涂翡翠,蜻蜓腰细滴猩红"世人只看到蝗虫危害百姓,诗人只看到蝗虫外表青绿,如果我们更了解它,能够发掘它的内在优点和避免它的缺点,蝗虫是否就不会落得个这样的千古骂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