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匠之吟

是谁搽亮了我们昨天的记忆?

哦,是那些曾经走街串巷的

艺人们迷人的吆喝声

是什么温馨了我们的童趣?

哦,是那些货郎之类

挥动拨浪鼓,在村头巷尾

晃动的身影

探寻历史车轮滚动过的

几辙亮丽的痕迹

回顾黄河激流澎湃后的

几束生动的浪花

追忆历史之风、之雨、之电……

缅怀过去时光的精彩瞬间

记述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

那些职业或行业的风骨

哦,民间匠人之魂永存

——是为题诗

1

做木工活为业者:木匠。

木匠在旧时代城乡间可是很吃香的职业。木匠的等级也较多,等级森严,高工大德的师傅,可以完全称得上大师。大师同时可以搞设计,扣算工料,等等。一个铆口出问题,计算错误,则数十方木料就要作废,给东家造成巨大损失。所以,木匠中的大师级者,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做者。普通只会干活的一般木匠,则如过江之鲫,多了去了……不在言下。

2

以殡葬服务为主的民间纸活工匠:纸匠。

纸匠或又叫做:纸活匠。靖远讽刺语曰:吃死人饭者。就是指这一职业。

靖远纸活一般有:门楼纸。一般有几辈人,就做几层纸楼。此外还有桶儿纸,葫芦纸,普通纸扎,鹿鹤碑纸,以及铭旌,金山,银山,模拟电视,汽车,手机,冰箱……等纸活。旧时代,则有纸人拉的车子,或者是毛驴牲口拉的车子,等等。以便于让死者在那一世享用。这种纸活运输工具,靖远人也叫:脚程。出殡前一夜,儿孙们要给纸活驴儿牲口喂食,使之吃饱了,好上路。这活儿叫做:喂驴儿,或喂脚程……

碾子湾著名纸活匠人有贾三,后人小贾三,两代人,以此为业者半个多世纪。老贾三解放前即从事此职业,今有小贾三继承,至今不衰。

总之,纸匠,乃是一个城乡颇吃香的职业。今天,很多古老职业都衰落了,唯独纸匠这一职业,依然十分火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

3

以打铁制作铁制工具为业者:铁匠。

铁匠铺子,在旧时代是一道动人的景观。炉火旺盛,打铁的声响不绝于耳,蛮有诗意……显示出城乡的一种生气和活力。歇后语有:铁匠卖秤砣——人硬货也硬。在靖远城乡的旧时代,街头,村头,不时会看到打铁的铁匠铺子存在,打铁的炉火,要用无烟煤,或兰炭等火力较猛的煤炭。炉火烧铁时,铁匠的助手必须拼命拉动风箱将炉火烧得红通通,很旺,很旺……等铁块烧到火候,铁匠们遂快速地用铁钳子夹住铁块儿,置放在铁砧子上,一番轮流猛砸……直至将铁块锻造成自己所需的形状为止。然后,铁匠将半通红的铁块放置到水桶中快速降温,这行为叫做:淬火。一时水雾缭绕,眼前一片迷离……铁匠一般都要在胸前穿一件帆布做的大褂子,以免被炉火烧坏衣服,以及烧伤身子。

旧时代的一切铲子、铁锨、刀子、锄头、马掌铁、牲口笼头、拴狗铁链子……等等,都靠铁匠打造。铁匠即是一门技术活儿,同时,又是需要蛮力的活儿。一般人做不了。

如今,这一职业已经消失。我在幼年时代看到的情景,乃是这一行业的尾声。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

4

油棺材,油房儿,油柜,油匣子,油桌椅板凳,等什物……凡以此为业者:画匠、油漆匠。

靖远俗语:画匠的妈——会说不回画。

画匠必须要有高超的艺术技巧,绘画出的人物、鸟兽、草木、物什等等,必须形神兼备,也就是说非常的逼真,符合主人的审美观,才能大行其道,混口饭吃。此外,还须掌握好绘画前的打底子的工作技巧,诸如刮腻子、上油漆,凉、晒、烘干……等等等,这些火候、功夫掌握到位,方能成为成功的大匠人。旧时代,许多绘画大师,最初都是出自画匠行列。

这种职业者,偶尔也被称作:油漆匠。因为油漆和绘画,二位是一体的活儿,不分彼此的。如今,这行业依然火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

5

花圃养花者,花匠。

花匠,这一职业很好理解,就是以养育、培育各类观赏花草为业者。这些人,可以说是后世园林艺术者的鼻祖。我所知道者,在糜滩上下滩,这类匠人有男有女,都是在家繁育,自娱自乐为主,纯粹的民间行为、业余行为,不具备专业和上规模的特点。

花匠,如今已被成为园林师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4)

6

补鞋、钉鞋者为业者:鞋匠。

这一职业多见,至今不衰。所不同者,现在的匠人用上了机械,以前则是纯手工业。绱鞋、纳鞋底子、缝鞋帮子……等等,均是手工操作。工具有锥子、大小针头、钳子、锤子、掌子、线绳、麻绳等等。辅助以布帮子、皮子、塑料、胶水,等等。旧时代,一双皮鞋之类,缝缝补补有时候要穿几十年,甚至几代人。

记得我家有双皮鞋,系父亲年轻时出外穿用,回家后,则搁置下来。后来,我发现之,遂穿用多年。鞋子破了就找鞋匠修补……一双鞋子,算是服务了两代人。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5)

7

盖房为业者:砖匠。

旧时代,只有官府、达官贵人之家才兴建砖瓦房,这才用得着砖瓦匠,普通人家则专用土木结构的简易房屋。更贫穷者则居住土坯打造的箍窑子、土窑、土洞,等等。旧社会还有住石拉牌子者。所谓石拉牌子,就是借助天然,或少许人工雕凿的石窟,在巨大的石崖之下,能遮风避雨,即因陋就简居住之。这多为赤贫者。碾子湾石板沟黄河岸边石崖下,旧社会有很多这样的人家,主要为石板沟古渡口来往驼队、商贩服务,以糊口。

记得1984年起,碾子湾兴起了房屋四周用砖肘子来建造民居的风气,大规模用砖那时候还用不起,只有房屋四周的立式肘子,所用的砖块不多,算是点缀吧,才用有限的青砖来构建。乡民谓之曰:砖肘子。这时,能这样建房者亦是富裕之户的人家。一般人家还只能是纯土坯房。可见,那时候人们的贫困,而今天,人们是何等的富足。现在人们都住进高楼大厦了,连世代农民都进城住现代化大楼了。今古对比,恍如隔世。

这种职业常见,至今不衰。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6)

8

盖房为业者:瓦匠。

瓦匠这一职业,现在几乎消亡了。因为现在建房基本都是混凝土现浇顶,屋顶很少用瓦当。靖远一带属于干旱区,少雨,就是富裕人家,房顶绺瓦者,亦不多。

瓦匠,更多的用于建庙,或其它宗教场所。因为这类场所的屋顶一般都用瓦当,所以,这给了瓦匠生存的空间。

砖匠,瓦匠,有时合称为:砖瓦匠。记得儿时,文革忆苦思甜大会上,常闻忆苦者说:在万恶的旧社会,砖瓦匠,住草房……云云。

也有偶尔将砖瓦匠称呼作泥水匠者。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7)

9

靖远民间谚语:七十二行,庄稼为王。喻指农民。

农民职业,旧时代老人认为是一项称得上王者的职业,好不荣耀啊。以前,靠天吃饭,人们若是有务好庄稼的一身硬本领,走遍天下也不怕。一个强壮劳动力,那可是家中的顶梁柱,为家人,为四邻所敬仰。有这样的靠山在,孩子们就可多吃几顿白馍馍,否则,甭说白馍馍,就是黑馍馍,也没得吃,那就只能吃糠咽菜啦。这也彰显了旧时代农业在社会行业中的核心地位。文革时,以粮为纲,是一个喊得很响亮的口号……谁是农业生产能手,谁的地位就格外高。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8)

10

黄河筏子客,吃水上饭者:筏匠。

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筏匠都是一项重要职业。那个时候人们一般将其称为筏客子,而不叫筏子客。自从1991年在靖远营房滩拍摄的《筏子客》电影公映后,社会上的人们约定俗成,将筏客子,开始叫做:筏子客。

筏匠,俗称,也叫排子手。靖远城乡现已绝迹。

11

黄河扳船者,吃水上饭者:船匠。

船匠,偶尔也叫船把式,大致情形与筏子客同,不过,船匠顾名思义是在黄河渡口处,以摆渡大型木船为生存工具,而不是像筏子客操作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

这一职业,现已不复存在。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9)

12

赶马车为业者,训练牲口有素者:车把式。把式。车户。

旧时代,大户人家专门雇佣车把式为其赶马车。赶马车,驾驭大牲口,也是一项高技术含量的活儿,所以,必须聘用专业人士方可。

这一职业,随着机械化的普及,现已不复存在。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0)

13

驼帮贩运为业者:骆驼客。

旧时代,靖远、景泰骆驼众多,据韦博文先生讲座言及,解放初,及民国时期,光景泰有20多万骆驼,比景泰的人口都多。有每家每户养骆驼者。靖远城乡都有著名大户人家的驼帮,著名的有乌兰镇二十里铺的路骆驼,靖远城里的杨骆驼,等等。靖远二道水巷曾有骆驼厂……骆驼是当年的主要运输工具,驼队就是运输队。驼帮,也是商帮。

兰州书画院院长韦博文先生回忆,解放前后,乘羊皮筏子从上游来靖远城,发现石板沟黄河两岸驼队如山,两岸站满了等待渡河的驼队,那气势颇有震慑力啊。

这一职业,现已不复存在。有关骆驼的邂逅语:骆驼放屁呢——气象蛮高嘛……等等。靖远旧志书记载:商贾不绝,日奔塞下。就是描述了中外商人们驱使驼帮、马帮从靖远渡河路过的情景。

总之,骆驼或驼帮曾经深深地影响着靖远人的生活。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1)

14

擀毡为业者:毡匠。

旧时代,靖远人铺炕、铺床,以羊毛毡为主。亦有牛毛毡者。毡靴子,一种保暖鞋,野外放牛羊穿用。披兜,山区放羊时遮风雨的工具。亦须擀毡制作。旧时代,靖远走村串户的毡匠,多为南边人,指秦安、静宁一带人。偶尔也有回民做毡匠者。现在,这种职业已经绝迹矣,擀毡已经被机器所代替。

15

以凿石头为业者:石匠。

旧时代,猪槽,羊槽,马牛等大牲口食槽,均需石头雕琢而成,来使用。此外,石炕板,建造房屋的根基石,门台子,石碾子,石磨子,等等,都须用红砂石,或是青冈岩来雕琢。故有石匠一族焉。我的一位族爷,石匠,孔武有蛮力,民国时期,錾了几个小型猪食槽,扛在背上去往县城贩卖,或是换粮食。于樊家拜坐羊皮筏子过河,乘坐筏子中,尚肩扛着几个沉重的石槽,不肯歇肩,遂落下笑柄。大家嘲笑其勇蛮而少智也。记得户族人每每称其诨号曰:老猪。其一生鳏夫也。

靖远碾子湾乡下有个顺口溜揶揄石匠:

一个石匠,

一辈子没见过婆娘。

用石头錾了个婆娘,

半夜伸手一揣,

变成一枚冰凉洋姜……

石匠,主要是个蛮力、苦力活儿。这一职业,现在也已经消失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2)

16

以缝制皮袄为业者:皮匠。

旧时代,靖远的人们喜欢穿皮袄,有老羊皮袄,二毛子皮袄,夹皮袄,水皮袄(幼羔皮)等等。以抵御高原寒风。于是,有了皮匠一族。夹皮袄,一般将里子是皮毛,而外面是布料的一种袄类,谓之曰:夹皮袄。大约1973年代,碾子湾一带很盛行,家家户户请来皮匠缝制这种夹皮袄。父亲,母亲都曾缝制过。偶尔,还是孩子的我,偷偷穿上父母的夹皮袄,在外面悄悄兜兜风,过过瘾……

皮匠也缝制皮帽、皮裤,皮靴,等等。只是这些活儿很是小众,不多,主要还是缝制皮袄。

靖远民谚云:靖远有三宝,鸦片、大板瓜子、羔皮袄。这羔皮袄,就是指水皮袄。羊羔皮做的。亦有俗语曰: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羊皮革类总有一种怪异味儿,难以消除,所以,有了臭皮匠之称。

现在,皮匠这一职业已不复存在。

靖远民间有老奶奶总结出这样的谚语,对于几个方面的匠人及职业特点有着精彩的论述。谚语曰:

木匠来了柴来了,

皮匠来了暖来了,

石匠来了害来了。

骚毡匠,臭皮匠,

最不爱伺候的是石匠……

看来,对于农妇老奶奶而言,最不受待见的是石匠。何故耶?因为木匠施工,产生大量柴火、渣屑,为炊妇最喜。石匠在家里施工,会制造出无穷无尽废石料、灰尘、渣屑,令妇人清扫不及。故曰,石匠来了,害来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3)

17

以缝制普通衣服为业者:裁缝。

这一职业常见,古已有之。靖远人夸耀裁缝手艺好,往往说某某,是个“好裁缝”“大裁缝”,或者“好匠人”……等等。裁缝有别于皮匠。皮匠专做皮料衣服。

靖远裁缝在十年前偶见,现在随着工业化、流水化生产,裁缝职业,在靖远已经绝迹了。街头只留下少许缝裤边者。

18

以养蚕为业者:养蚕人。

旧时代,我幼年时期邻居家养蚕取丝……我等顽童偷几个蚕宝宝,放置于文具盒里,再放置几页桑叶供其为食,伴我们就读……俗话说,把酒话桑麻。桑麻,桑麻,就是指古代的农业生产。桑叶喂蚕取丝织布,麻布也是古时候重要衣料来源。棉花、棉布传入中国较晚,古时候,人们的衣物来源就是桑麻……我所看到的碾子湾村的养蚕情景,可能是整个靖远养蚕业的尾声。这一职业在靖远城乡已绝迹久矣。

古诗里有: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19

以织布为业者:织布匠。

旧时代,我幼年时期,靖远城乡很多人家都有土织布机。人们闲暇织布,脚踏织布板,来回抛梭……噪音甚大,效率低下。这样织出布,叫老布,或土布。很是厚实,粗拙。有别于洋布,西布。洋布、西布,显得轻巧、细密、洋气……深得人们喜爱。有句话叫做:男耕女织。织布者多为女性,这是原始味儿十足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具体体现。但是,男性织布者,也屡见不鲜。幼年时期,我曾偷偷爬上姥姥家的织布机,人模人样地学大人般织布,一阵手忙脚乱后,将梭儿弄坏了,线头也弄断了,机械也被整出故障无法运行……于是,被大人一阵狂追猛打……

土织布机现已绝迹,织布人,亦不可见矣。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4)

20

以染布为业者:染匠。

张艺谋所拍摄国际获奖电影《菊豆》中,有意渲染了专业染布行壮阔多姿的场面。旧时代,我幼年时期,亲眼所见祖母王氏染布,买来靛蓝色等染料,放置热开水锅中,搅合匀称,然后将老土布置入锅中慢煮,以给土布染色、上色……等等。祖母的名讳叫:王占莲。幼时曾见到有众多亲戚、乡邻每每拿着自家织就的土布,来找我的祖母王氏染布。可见,我奶奶王氏算是一位称职的染匠了。那种专业性的、大型染布行,我却没有亲眼见过。

染布职业,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21

以劁猪骟马为业者:骟匠。

骟匠,主要骟牛羊马为主,给雄性去势,使之失去性别,成为中性牲口。所以,叫做骟匠。唯独给猪儿去势,不叫骟,而叫劁。雌性大牲口,为了繁育后代,却是不用骟的。

劁猪,一般公母幼猪都必须劁,以便使之快速成长。其目的在于快速育肥、长肉。无论骟驴、骟马、骟牛、骟羊、骟骆驼,还是劁猪儿,若是骟匠手重者,骟后的畜生成活率低,就会不被人们重用。那种技术高超,牲口痛苦小,下手轻盈者,最受欢迎。

旧时代,我幼小时,糜滩、碾子湾庄上成天有:劁猪儿啦……悠长顿挫的叫喊声。劁猪者,通俗也叫:劁猪的人。似乎偶尔也叫作:劁猪匠。但不常听见。

骟大牲口,那是一件大事,必须拉着大牲口去城里兽医站,或者是用重礼去找乡间真正信得过的高手,方可进行。若是导致大牲口死亡,损失太大。

亦有大牲口丧亡,主人有如丧考妣痛哭不已者。

骟匠和劁猪人,如今进入机械化时代,已鲜见矣。

22

以剃头为业者:剃头匠。

俗话说:剃头挑子——一头热。旧时代,我幼小时,尚在碾子湾村头见过此种职业者。挑担的一头是小炉子,上置一铜锅,烧水;另一头,则是剃刀等杂货……有剃头者上前,用热水浸湿头发、胡须,剃头匠故意卖弄一番不凡手艺,将剃头演绎成一种艺术……一阵割糜子一般的嚓嚓声响后,被剃头者,顿时面貌焕然一新……我幼时常见爷爷辈儿不愿用推子理发,于是,二者,甚至多人互相交替剃发……

剃头匠的职业,现在也已经完全消失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5)

23

以雕塑为业者:雕塑匠。

这种匠人,亦有纸匠兼任者。也就是说,一般做纸活的匠人,多少都精通一些庙宇、神殿,以及殡葬祭祀用品的雕塑的小活儿。大型的、更为专业的雕塑活儿,他们就不行了,必须请技术过硬的专业雕塑家,大匠人,才行。比如,雕塑大型的各色神像、神童、圣母、动物,以及庙宇屋脊的精湛小兽像,等等。

所以,雕塑匠主要服务的对象和场合是,庙宇、道场、宗教神祇、神道祭祀用物,等等。

这一职业至今仍然盛行不衰。

24

以捉神弄鬼为业者:神脚(角)子,神娃娃,神女,神汉,神婆……等等。

捉鬼者,钟馗之徒也。道士居多。在靖远城乡,凡讲迷信的场所,这类活动多有,捉鬼者,亦多见。捉鬼,布好阵,将鬼赶于阵内,一阵折腾,遂将鬼力擒之……将鬼装入瓶子里面,鬼此刻唧唧叫唤不已,似在哀啼求饶。于此,在场者闻之,皆有怯怖之色……捉鬼者遂将瓶子当着东家的面,深埋于隐秘处。东家的病体遂痊愈,赏赉给不菲财赀。

亦有捉鬼露馅者,关键时刻掉链子,胳肢窝里突然掉下来一橡皮娃娃,在地上唧唧鸣叫……于此,这碗饭便砸锅了,吃不下去啦。捉鬼者遂狼狈奔逃……

这类职业,如今依然存在。

25

以婚媒中介为业者:媒婆婆。媒人。

替人说媒,做媒人,靖远人将此也叫保媒。靖远有这样的谚语,说是媒人硬朗,做得干散,拿两头,双方都表示宾服,则就会:媒婆婆,嘴上吃得油沱沱!反之,媒婆婆做失败了,被两头拿,也就是被两家欺负,弄得里外不是人,这种情况,就成了:媒婆婆,挨唾唾了!

媒婆婆的职业,现在也已成为历史了。网络时代,网恋盛行,旧时代的媒婆婆真要失业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6)

26

以看坟茔埋人,摘好日子为生者:风水匠。阴阳。

这类人也叫阴阳先生,风水先生,风水师,高公,端公、大师……等等。此职业,由于人们迷信心理所致,至今,仍然大行其道。人们求吉利,摘选好日子,以及丧葬场所,都离不开风水匠,或者阴阳先生。有的风水匠、阴阳先生甚至挣了大钱。

27

以看庙为生者:庙倌。

我幼小时,碾子湾村的方神庙里,有南方流落到此者刘某,看庙为生。后来,去世,一说红军掉队者。一说,在家乡犯事逃难至此者。亦有传言说是与自己妗子暧昧,将舅舅致死,失了人命,逃离至此……总之,这个刘某,成了我的长篇小说《黄河远上》里秋先生的半个原型。之所以不是全部原型,是因为秋先生身上还有县城里士族阶层好几个人的影子。

庙倌,这一职业先生似乎被一些饱食者,跑庙的善男信女所取代。专门以此为生者,已不见了。

28

以放羊为业者:羊倌。

靖远人将这种职业的人,也叫羊户长,羊把式,放羊的……等等。我的长篇小说《黄河远上》里,羊倌臊蛋,就是这类角色。旧时代羊倌,多为赤贫者,常言说给大户人家“挡羊”,混口饭吃。羊倌职业现在似乎已经不存在了。现在一般都叫放羊人,或牧羊人,基本都是给自己家干活,羊群都是自己的。这和当年旧社会的羊倌不可同日而语。

羊倌职业已经消失。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7)

29

以给大户人家放牧牲口者:俗称之为,放驴的。

我的姑父朱某,儿童时代为孤儿,给东湾某地主家放牧牲口为生。每每将驴马牲口放置在黄河滩吃草,混口饭吃。这样的职业,现在也已经绝迹了。机械化时代的到来,牲口都快灭绝了,专门给人家放牲口为生,显然不可行了。

30

以种植大烟,黄烟为生者:烟匠。

旧社会,靖远城乡广种大烟,新社会禁绝。而黄烟新旧社会都广泛种植。

无论种植、培育大烟,还是黄烟,这都是技术活,诸如施肥、浇水、掐顶子、除歧叶、扳笋子……等等。尤其大烟最后要进行熬制,要掌握好火候,其中还要加好多佐料,才能制成上等烟土。这需要过硬手艺方可。所以,在解放前产生了一批以种植、收割、熬制鸦片为生的职业人士,被称作烟匠。

黄烟,俗称作旱烟,也是进行深度加工,制作水烟的原料。种植黄烟,制作旱烟者,也被称为烟匠。做水烟,可就不简单了,靖远城乡那时候都有烟坊,是专门制作水烟的场所。其技术含量和要求更高……民国时代,我的家乡糜滩、碾子湾广种大烟和黄烟。黄烟每一枝节都有用,用于制作的水烟,名头最响者有:头黄,白条。枝干则晒干砸碎,用大锅熬煮,再用水枪喷洒于冬果梨、香水梨等树上防治虫子。

烟匠,也叫烟客子,这一职业,现在也已经不复存在了。

31

以给人看病为生者:先生。

旧社会不叫医生、大夫。靖远城乡人,一般都称之曰:先生。看病高明者,人们称赞:那是个好先生,或高明先生……等等。郎中一词,靖远人似乎不这么称呼。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8)

32

以针灸小儿祛风为业者:妖婆婆。

我幼小时,谁家小儿啼哭不安,便请来某面貌高古的婆婆,来给小儿针灸、疗治、祈禳……靖远农村人不叫治疗,而叫疗治。俗语有,“百病百疗治”之说。有时候,将带有迷信彩色的治疗过程,也叫:禳!禳一下……碾子湾村最有名者,大家都称其为:丫丫奶奶……走路颤颤悠悠,时年将届九十岁的样子。丫丫,是人名,也就是此人的奶奶。此婆婆,就是我的长篇小说《黄河远上》中的类似巫婆的人物——詹妈的一半原型。这一职业,早就绝迹了。

33

以算卦占卜为业者:女叫,蛮婆子。男叫,蛮子。

这类人,俗称,也叫算命的。而蛮婆子和蛮子,这里专指永登薛家湾,古浪酸棘沟一带来靖远算命者。其它地方算命者,则不是这样的称呼,一般直接称为,算命的,或算命先生。其手艺高超,特别厉害者,靖远人则称其为:某铁嘴,某大师,某师傅……等等。

这一行业,似乎兴盛不衰,代不乏人。

34

以给亡人挖墓为业者:打墓人。

每个村,有专门的打墓人,这一行业似乎被其所垄断。谁家老人去世,就请去打墓。墓坑打好,死者下葬时,后代活人要给其撒钱……钱不够,打墓人则不上来,死者的后人须继续给墓坑里的打墓人撒钱……这种习俗,被称为:看庄。这似乎是死人所住的村庄,乃是打墓人所缔造也……所以,生者要看庄,替死者验收之。

这行当,至今仍有。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19)

35

以给死者泄火为业者:泄火人。或泄火师。

旧时代,人死了要赶快在家里制作一沙台子,高出地面尺许,撒上凉水,降温……冬天也有放置冰块者,将死者停放在上面,以防止死者腐臭。之后,还须解开死者上衣,不住拿刷子用酒精在死者身上反复揩拭……这行为叫降火,或者泻火……这职业的专业性很强,一般也似乎是垄断行业,每村有专人从事之。

冰柜的产生,用于殡葬业,这一职业彻底消失了。

36

以红白事司仪为业者:总理。

总理,顾名思义,总理一切事务,那是不可或缺的。靖远乡间,人家过红白事务,一般须聘请一个管理团队,而总理是这个团队的灵魂。总理之下,有保管,采购等……此外一般亲友们和义务帮忙者,则称之为:代劳的。总理,必须是村里有权威者方可胜任。有时也叫做:大总理。这一职业,今天依然很兴盛。村中好像还有抢着当总理的情形发生。总理,保管,采购等职业尚有一定报酬,不同于义务代劳者。

今天,这依然是一个热门职业。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0)

37

以神道工作为业者:轿夫,会长……等等。

靖远城乡之间,凡有庙宇存在的的地方,就有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古今均有。

此等职业,今天依然存在。

38

以走村串户贩卖为业的小商贩:货郎子。

旧时代,这一职业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秦安人所从事。所以,靖远人说:秦安货郎子。就是专指此种职业者。当然,也间或有靖远等地人参与者,但为数极少。旧时代,碾子湾村常有吆喝:头发换颜色来……人们就知道货郎子来了。也有走村串户反复吆喝,同时手摇拨浪鼓者……幼小时,我和孩子同伴们围着货郎担子,上下村子里转悠,往往看着架子里面的琳琅满目的小货物,很是感兴趣,也很馋人……

货郎子,现已绝迹了。据说,秦安人已经将货郎子的小生意做到尼泊尔等国外去了。

39

出门打工为业者:搞副业。

文革前后,那个时期,将打工不叫打工,而称作搞副业。那时上上下下提倡:以粮为纲。工业、农业是主业,搞好工业,农业工作之余,才可以出门去打工,以增加收入。当然,那时的收入,都要先入生产队的账户,再分配。凡被生产队长派出去打工者,都被称作:搞副业的。盖,那时候,刚从旧社会过度过来不久,打工一词是受剥削的代名词,旧社会,才叫做:扛长工,打短工。所以,新社会了,官方,民间一概不用打工一词。搞副业,那时候,很盛行。改革开放后,最早致富成为大款者,都是从搞副业的工头和副业队长,发展、演变而来的。

打工族,今天更是盛行天下……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1)

40

以唱戏、表演为业者:戏子匠。

靖远的戏子匠,多为秦腔演艺者。也有演眉户剧,或其它小曲者。花儿在靖远也颇流行。俗语:打不死的戏子匠,饿不死的厨子。也有称其为戏娃子者,或者师傅。还有称呼为:戏把式,匠人,掌柜的……等等。靖远民间一般不称其为演员。

民国时期,更有陕西来靖远演艺的马班子戏,之所以称其为马班子,大概有草台班子,不入流,不正规之意。演马班子戏的戏子,也叫马班子。多指女戏子。所以,马班子戏,显然是蔑称。这类演艺业附带有色情。小时候,常听有人咒骂那些过于风骚的女孩子,说:看那马猴子……或者:那真是个马班子……如今,已经听不到马班子之说了,完全成了一个历史词汇。

民国时期来靖远演艺的外乡人很多,河南、陕西、山西、天津、四川……五湖四海的人均有,耍猴的,唱莲花落的,耍杂技的,唱大戏的,卖唱其它小曲儿的皆有之。众所周知,民国时期靖远广种大烟,这些外乡人都是冲着大烟淘金而来的。

戏子匠职业,今天依然兴盛,只不过从形式到内容,以及演艺的取向、阵容都发生根本性变化。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2)

41

以烹饪技术为业者:厨子,大厨,大师。

靖远城乡过红白事情,操办制作较大规模的宴席,就要请厨子,请大师。约定俗成,一般都将厨子叫做:大师。有时候,私下里则戏称:伙头军,伙夫。

靖远民间宴席自古时兴十三花(华)、十全、碗儿菜等等。

厨子,只要人吃饭,办宴席,这一职业就不会消失。现在依然是很兴旺的职业之一。

42

以盗墓贩卖文物为业者:揭墓贼。盗墓者。

靖远人将这种职业者,不叫盗墓者,而叫做:揭幕贼。这一职业都是地下工作者,一般人不知其是否从事此项工作,隐蔽得很深。近年,盗墓愈演愈烈,市面上各种违禁的古人殉葬品很多,陶罐、玉器,等等,屡见不鲜,交易火爆……可见,这一职业很兴盛的。

43

以修补锅碗为业者:锭锅匠。

这类匠人同时也补碟子,补碗,补脸盆,等等。一般用熔点较低的金属物,开火熔化后,用其焊接破漏点,使之不再渗漏。

这种职业现在已经绝迹。

44

以修缮切刀磨剪子为业者,磨修刀剪匠。

幼时,在村子里常听到,操有外乡人口音:切刀、磨剪子了……这样的吆喝声,腔调颇悠长,也颇古怪。行业者一般都骑着自行车,不住在村子转悠。谁家生锈的切刀、剪子之类不好使,快作废了,就拿来让其修缮、磨洗一番,遂新俊如新一般。他们手里有削铁如泥的特殊工具,先将表层锈蚀的东西削去,露出新的金属茬口,然后再加以磨洗清理……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大多是河南、河北一带人,几乎没有甘肃本地人。

这一职业已经消失很久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3)

45

以打制或修缮金银首饰为业者:银匠。

旧社会,城乡从事这等职业者,甚多。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私下里在家中承揽活儿者尚有。现在,这一职业基本绝迹。我的某个已故去的县城亲戚,就曾是个银匠。

46

专门以打凿石碾子石磨子为业者:锻磨子匠。

靖远人为什么将此职业叫做“锻”,而不叫“錾”,甚至“凿”,盖与锻造一词有关吧。锻造显然要比錾、凿等工艺高一个等级。所以,锻磨子匠,与普通石匠是有区别的。锻磨子匠所从事的工作,运用蛮力不多,但是,其技术含量却更高。他们与石匠的区别,大概与裁缝和皮匠区别类似。一个石磨子,或是石碾子,往往需要经年累月才能“锻造”好,好在石磨子,或是石碾子乃是多少家所用,匠人的锻造费用,一般由多家承担。

这一职业,绝迹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吧。

47

箩筛匠。

幼时,常在村里听到南边秦安、静宁口音的吆喝声:张箩儿呢,系筛子呢……这等土气十足的悠长怪异的腔调,辄令人心生好奇。这类匠人主要就是换破损的箩儿、筛子等工具底子的。这等活儿,也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技巧。当然,箩筛匠他们也随时向人们兜售随身携带的一大串新制作的箩儿和筛子。

如今,这一职业也早就绝迹了。

48

牙匠。

牙匠走村串户,替人修牙、拔牙、补牙。这一职业随着城镇化,以及医务工作管理的规范化,现在已经进城有了固定的去处——牙医诊所。乡间流动的牙匠,已不见了。

49

卖炭为业者:炭客子。

自古以来,靖远城乡用牲口驮,用小车拉的贩卖煤炭者,颇多。这类贩子,一般称其为:炭客子。显然,他们是小贩子,旧时代的痕迹较浓。新时代的煤老板,大老板,可就不是这样的称谓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4)

50

以提坟为业者:背尸人。

农村人迷信思想作怪,常常因为生病、运气不顺等因素,于是就闹着提坟,期冀以此改变风水、运势,使自己或家人交好运,升官发财。提坟也叫搬坟、迁坟。搬坟,或提坟,就必须收拾死者骨殖,有些坟茔埋下很久了,先人早都成一对散乱的白骨了……于是,就有了专门吃这碗饭的匠人——背尸人。他们承担着将死者骨殖收拾于一起,不能散乱,甚至要每块骨头的摆放顺序都不能乱,然后从头到脚用绳子串起来,再包扎捆结实,然后,由他背到新墓地去,重新下葬……

这种职业现在依然在靖远农村盛行。

51

乡间,有“务毛鬼神”者。

这类匠人专门在阴暗僻静处,专门务弄毛鬼神、小儿煞之类,役使其干坏事。幼时听大人传言,有“务毛鬼神”者,役使毛鬼神、小儿煞为其抬轿子,行至半道,忽然鸡叫打鸣,阳气骤生,毛鬼神与小儿煞随之四散逃离而去,将其扔进山沟水涧,弄得半死不活,满脸灰土。此人,从此呆傻,不可救药……故,务弄邪法者,终为其所害也。

此职业,隐约间,似乎还存在。

52

账房先生。

旧时代,私人聘请的算账者,类似今天做账务工作的专业会计。今天,变了一种存在方式,大行其道。盖有术数账务存在,此职业愈发兴旺也。

账房先生,旧时代的专称。今则称其为,会计,或会计师。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5)

53

熬鹞子,或熬鹰者。

先有鹞子和鹰,然后,才能熬……

于是,必须先捕捉到鹞子和鹰。过程是这样的,先在田间立一张四四方方的网子,中置一麻雀,诱使鹞子、鹰隼来捕食。待鹞子、鹰隼捉住麻雀飞离时,却被网子缠绕住……鹞子和鹰遂成人们的囊中物。网子像一座城池,头顶是开阔无遮掩的,以便于鹞子、鹰隼降落。可是,一旦鹞子、鹰隼捉住麻雀后,其飞行的特性是,不会再垂直起飞,而是仰角起飞,这样,爪子紧抱猎物的鹞子、鹰隼就会碰到竖立着的网子,一阵折腾,网子便将鹞子、鹰隼缠绕住了,使之不得脱身,遂就擒。之后,就进入“熬”的阶段。不让其吃饱食物,处于半饥半饱状态,使其对人工投喂产生依赖……再就是不让睡觉,成夜成夜将鹞子、鹰大喊大叫惊醒,久之,就完全对人产生依赖,不再敌视人类……这一职业在靖远大概绝迹有40年时间了吧。我所知道靖远高湾乡某人的亲戚,曾经干过这营生。

人工饲养熟练的鹞子、鹰,始终不可喂饱、吃饱,否则,就会飞掉,不再回来的。古人说:譬如养鹰,饥则就附,饱则远飏……就是这个道理。

驯服的鹞子、鹰就出售给放鹞子的人,一般用于抓麻雀,或捕猎。在旧时代的靖远大地,正因为有了放鹞子,抓麻雀为职业者,遂有了熬鹞子,或熬鹰者。这是一个职业链……

54

放鹞子,抓麻雀者。

麻雀成群结队,在文革粮食紧张的困难时期,对于麦子、糜子、谷子、高粱等粮食作物危害极大,于是,就有了以放鹞子,抓麻雀为职业者。文革时期,似乎还将麻雀列为四害之一,号召人们广泛灭杀之。大概是1975年间,碾子湾村来了六七个放鹞子,抓麻雀者。他们都是海原县的回民,为大队部所聘请,似乎是一个生产队一个。他们手里擎着看上去很威风的鹞子,结伙儿成天在碾子湾全村转悠。其中一人手臂上擎举着的,说是不是鹞子,而叫“梭儿”,很特别的样子,比鹞子稍小,但飞起来抓麻雀更狠,更利索。这“梭儿”大概是一种独特的小型鹰隼吧。当时,我们都是孩子,正值放暑假,于是一大堆孩子都围着他们转……这之后,再未见到过这种情景。

这种职业在靖远周边想必早已绝迹了吧。

55

道教音乐,念经者。

从事这种职业者,常见。无论谁家家里做道场、法事,还是山场过庙会,都会有念经者。靖远地方多以道教场所念经、唱经者居多。其念唱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很强,音乐味儿十足,颇动听,一时将人引入神圣境界……记得当年,我做文化局负责人时,还将这种东西,以道教音乐的名义,向省厅申报过“非遗”。佛教念经,似乎大多直接放磁带、光盘。很少有本土人士直接念佛经者,只有道教念经者几乎都是本土人士。当然,靖远周边地区的很多宗教场所,往往是佛道揉于一起的,人们往往听到本地人所念经者,都念得是道经,而非佛经。

这一职业,今天依然有人继承衣钵,盛行不衰。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6)

56

私塾先生。

旧时代,家庭聘用的私人家庭教师。现在,似乎类似于家庭补课者。

57

管家。

这一职业,乃是旧时代聘用的家庭管理者。虽为下人,但握有实权。

今天,这一职业似乎类似于私企所聘用的经理,或总经理一职。

有些职业,时代不同了,名称、叫法各异,其实际内涵却完全一样。现实的一些职业,总能从历史中找到其一丝影子的。

58

以专门割麦子为业者:麦客子。又叫麦客。

专门从塬上旱地方来黄河岸边水地里割麦子者,靖远人一般称其为:麦客子,或麦客。这类人,一直沿着麦子成熟的地方赶过来,走一路,割一路……一旦受雇于东家,谈好价钱,就埋头为大家割麦子。

麦子成熟,靖远人叫做:麦黄了!一般不叫麦熟了。靖远地界的麦客子,大多来自静宁州等南边县份的人。静宁州之称沿自清代,那时候,静宁州归省府直辖,故曰:静宁州。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7)

59

吹鼓手。

吹鼓手,一般是指人去世后,操办丧事,为丧事吹唢呐者。这类职业,今天依然兴盛。偶有被现代乐队替代者,不过,不构成生存威胁。有钱人家还喜欢搞双吹双打,整个大排场……

所以,吹鼓手的职业,今天依然吃香。

60

打土坯者。

靖远土话,将土坯也叫“胡结”。由模子,石板,石杵子,这三件工具组合起来,再加上人工操作,则一块块呈长方立体形的“胡结”便打制完成了……可别小看“胡结”,这东西乃是早年制作土木结构房屋的基本原材料。那个时代,人们建造房子,一般需要几年做准备工作,着实不容易。首先第一步,在前一年就须打造好成千上万块儿的“胡结”,再备木料,再备根基石板,等等。

有谚语曰: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这样,一块方正的土坯,随之打造告成。所谓三锨,就是指三铁锨土,土是用水浸湿的黄土,不能太湿,湿度要适中。九杵子就是要将三铁锨土,用力在模具里砸压九下……在这个过程中,还得用脚后跟使劲儿踏压“胡结”,及四个角落,然后,一块儿“胡结”的制作,便告完成。

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土坯房的消失,这一职业,已不复存在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8)

61

写匠,写家。

这类人,一般分两类情况:一种是写字的,书法家。靖远人民间俗称曰:写匠,或写家。第二种情况,也有将写作者,写手,以及作家,俗称为写匠者。

这类职业的人,似乎代不乏人。

62

教书匠,老师。

这是靖远人对教师的民间称谓。旧时代,教师的地位不高,人们一般不愿从事这等职业。靖远民间俗语有: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可见,不是出于不得已,有其他出路者,一般不会选择“孩子王”的职业。在旧时代,靖远人也将教师称呼为:先生。有时候则,合并起来称呼曰:教书先生。

教师职业,随着时代变迁,称谓虽不同,却是代不乏人,破盛行的一项职业了。

63

打窖者。

靖远远离黄河两岸的旱塬地区,旧时代,人们一般吃水,全靠人工打造的水窖。水窖日积月累储存自然雨水,供人们日常所需。打造这样的水窖,技术含量要求很高,必须是高水平匠人方可。一般人那是干不了的,往往活儿没干完,水窖就塌了,甚至会死人的……于是,就有了高水平打水窖者。

现在,这一职业已不复存在。或许,遥远古老的其它县份的山区仍有,靖远境内,绝对绝迹了。

64

打箍窑子者。

靖远乡下,无论黄河岸边,或是旱塬地区,旧时代都有大量箍窑子存在。这种人工箍制的土窑很特别,其完全由土坯,或者说“胡结”砌建而成。其中技术含量很高,尤其是房屋之顶呈弧形,或弓形,砌建过程中,稍稍不慎,就会倒塌……于是,就有了专业打箍窑子者。

如今,这一职业,已不复存在。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29)

65

衙役。皂隶。

旧社会衙门里的人员,人们称其为衙役。一般指衙门里的工勤人员。而不是官,稍有官位者,统称为:老爷。记得当年我考中大学,那时候大学生极稀罕,我的有个曾祖母很老了,对人说:那个娃娃考中老爷了……我听了,有些哭笑不得。

衙役职业,现已绝迹。

66

班头子。

旧社会,靖远城乡间的老百姓私下里称呼警察局的警务人员为“班头子”。

67

压马羊。

或叫压马娃娃。一般娶亲途中伴嫁的小孩子,属相要和成亲男女的生辰八字吻合,不能是避相,闲相也马马虎虎可用,最好是用相。

68

壮丁。

旧社会指被保长强拉去当兵者。一般保长也是被迫的,受上峰强行命令而不得不为之。旧社会被抓壮丁的人,去当兵,去打仗,生还者寥寥无几。碾子湾村,就有多人被抓丁,去后,永无音信……

现在,当兵荣耀,有时候争破头,甚至要走后门……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0)

69

煤黑子。

旧社会,一般指下井挖煤的打工者。靖远宝积山自古产“甘铁煤炭”,以挖煤为职业者,自古众多。现在的煤矿工人已经条件改善许多,待遇提高很多了。远非当年的“煤黑子”可比。

70

倒煤者。

倒煤者也叫煤老板,煤贩子,和当年的炭客子相比,可谓鸟枪换炮,有了质的提升。煤老板是改革开放后,近几十年兴起的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家。倒煤者和炭客子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规模上有区别,一大,一小。再一个就是时代感不同,倒煤者身上有着全新的时代感,远非小气、猥琐的炭客子可比。

靖远人很奇怪,一般的口头语,不将囤积煤土贩卖者,叫贩煤者,或煤贩子,而叫:倒煤者。这往往给人以误解,尤其外地人,还以为是倒霉者……靖远口中的“倒”,就是倒卖,贩卖的意思。

此外,性质类似的行当还有:倒铁者,倒木头者,倒粮食者,倒钢材者,等等,不一而足。

煤炭业兴盛,国家的政策好,倒煤的煤贩子职业,还将兴旺下去。

71

放鹁鸽者。

也就是养鸽子者,也叫“耍毛虫”者。这类人新旧社会都很多。放鹁鸽者,必须先养鹁鸽,大量地养育,而后挑选佼佼者与行内人士的鹁鸽进行远程放飞竞赛,优胜者,可获得人们的赞誉。鲜有以此发家者。放、养鹁鸽者,不务正业,大多为此败家。靖远自古流传俗语曰:毛虫飞上天,气得穷怂把眼翻。毛虫,即鹁鸽也。

从事这一职业者,如今,人数甚众。

72

黄河捞尸人。

旧时代,有人专门在黄河边干捞尸的勾当。一旦有尸体漂流而来,遂设法捞上来,及时掩埋在岸边沙土、草丛间。这也算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后来,有死者亲属沿黄河一路寻找而来,捞尸人遂给其指明掩埋死尸处,以便使其魂归故乡。而黄河捞尸人,也以此略略挣得少许报酬。

这种职业,今天仍有。

73

炒爆米花者。

以此为职业者,本地人,外地人,均有。早年,似乎外地人干此营生者居多。近年,则几乎是清一色的靖远本地人。炒爆米花者,走城串乡,在过去,是一道动人景观,给人们单调的生活带来一丝生气和乐趣。尤其那一声炮响,给童年的我们,制造了几多快乐……村头巷尾一旦有吵爆米花者,无论男女老幼,都会围上去凑热闹。

炒爆米花,靖远土话也叫“炒包谷花”,因为所炒的食物对象多为玉米,俗称:包谷。也炒麦子、扁豆、黄豆、豌豆,等等。

这种职业,如今依然不乏从事者。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1)

74

烟客子。

旧社会专门收割大烟者。夏秋之际,大烟成熟之时,有大量外地人前来靖远黄河两岸帮助东家收割大烟。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一枚用铁丝砸就的尕刀片,怀里腰带上则绑着一个尕铁罐儿。早上的时候,从烟田里一路过去,用刀片在大烟的骨朵头上划割一整圈,顿时,有白色乳状汁液渗出……下午时分,那乳白色汁液渐渐凝固成黑褐色烟浆,遂用刀片再收刮至怀中的烟罐子里。

随着大烟的禁种,这一职业早已消失。

75

挖仓者。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一营生,我曾亲自干过。当时我正在靖远二中上高中,深秋周末,随大人去深山挖仓……自此,这一职业绝迹矣。

在旧时代,某年秋季雨水充沛,靖远乡民们于是在旱地里广种糜子,一时收成不错。这个时候也是仓鼠、黄鼠等鼠害祸害最烈之时,有时候,一亩地的糜子穗儿竟然被一窝老鼠整整齐齐摘走,藏于其早挖好的地下粮仓……所谓挖仓者,就是专门搜寻老鼠的粮仓,遂挖掘之,将老鼠偷盗去的粮食再抢夺回来。这也是个技术活,必须讲究“眼窍”,看得准,方能少费力。有时候,一处老鼠仓库之藏,竟然可填满几大口袋……很是可怖。当然,也有两手空空者,原因在于“眼窍”不好。老鼠很狡猾,往往以假仓迷惑人,真正的粮仓往往在意想不到的隐蔽处。

这种职业无疑乃是与老鼠争食。现已没人干了。

76

撵线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村头地里,或是在山里,每每可以看到这样一幕,有放羊者,边放羊吆喝着,边走动,手里却是在纺织羊毛线,手里一般有个类似陀螺的东西,不住在用手转动,然后将口袋里的羊毛一缕一缕均匀拧紧成线……这样工作,土话叫做:撵线!撵成的羊毛线用途很多,可以织书包,织羊毛袜子,织手套,织护袖,织毛衣,等等。总之,人们劳作非常勤奋,就是在放羊途中,也不闲着。

这活儿,可以说是放羊的副业吧。现已绝迹。

77

纺线者。

纺线的活儿,多由家庭女性操作。个别偶有男性来完成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家里一般有奶奶王氏来纺线,家里有纺车一辆,只见她一手摇动轮子转动,一手则拿着棉花搓成的棒儿,将棉花棒链接在转动的锭子上,遂纺成一缕缕棉花线……这种活儿也有一定的技术性,必须均匀对称。奶奶王氏显然是纺线能手,纺出的线均匀、耐看,是上等品。我小时候,偶尔小猴儿学人般爬到纺车前学习纺线,每每将奶奶的纺车搞坏,纺出的棉线则粗细不均,一团糟。

这种家纺的棉线乃是制作老土布的基础产品,无此线,何以有土布焉?

大概进入七十年代,靖远城乡纺线者绝迹矣。至今,偶尔在某些家庭,尚可看到老古董的纺车,然纺线一业早已无人问津。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2)

78

织袜子者。

靖远人将织袜子,也叫“挑袜子”。用几根签子(金属,竹子均有)就着一团线头挑来挑去……其情形大概与撵线者同。农村放羊人,若是不撵线,则就会边走,边牧羊,一边“挑袜子”……盖手中不能有半刻闲暇也。牧羊人手里多是在挑羊毛袜子……一般专门在家里“挑袜子”者鲜见,所以,这都是放羊人的副业活儿。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牧羊人做此活儿者,已不见矣。

79

织毛衣者。

曾几何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一股织毛衣热的风潮,靖远也不列外,靖远人将织毛衣,也叫“挑毛衣”。

这一热潮大概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吧,前后十数年,无论城乡,均颇盛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反映当年那段历史的影视片,也总是少不了妇女在家拿着签子织毛衣的镜头,一旦少了这样的镜头,一下子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当然,织毛衣是一个泛指的代名词,那时候,仿佛什么都在可织范围之列。女孩子给心上人的定情之物,往往也是一件亲手所织的毛衣、背心,或者毛裤之类……城乡商店里一般都有各类色泽齐全的毛线专柜,以供织毛衣者之选……

进入九十年代末,这一职业一夜间似乎无人问津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3)

80

刮水者。

民国年间的靖远黄河沿岸,刮水者是一项苦力颇重的职业。在我出生的六十年代,儿时的印记里,依稀见到过人们从家乡碾子湾永固渠里刮水浇地的情景……这应该是这一职业最后的夕阳一现吧。

靖远民间有一种刮水车,纯木头制作,长约数丈,类似一个长型槽子,其中置入一排排可以转动的滑板,再配置一辘轳一般的装置,有两人默契合作,左右来回搅动……一头置入低处的渠水里,一头则置放于高阜的田地间,随着人们的搅动,将低处的水源源不断搬运到高处的田地间,用于灌溉粮食作物……

记得老人们讲,每年给麦田里刮水浇地是一件大事,类似于过事情,亲朋都要来帮忙,有能力者则完全用钱雇工来完成这项工作。女主人则做好白馒头等上好吃食来招待刮水者……这活儿苦力极重,一般一炷香功夫(大约两小时)一换班,刮水者都是精壮后生,体力弱者是干不了这营生的。

靖远民间刮水车和南方常见的所谓龙骨水车很相似,所不同处在于,南方龙骨水车是二人乃至四、六人合作用双脚去踩踏,驱使轮片转动提水,而靖远民间刮水车则完全利用辘轳的摇把儿,用手搅动提水……

靖远民间刮水车无疑是大型黄河水车的一种补充。为古老原始的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81

陶瓷工匠。

靖远的陶瓷手工业约有千年历史,境内的磁窑沟陶瓷制作火窑,以及作坊,有说是西夏时代开始者,亦有说是宋代开始者。总之,靖远地界陶瓷产业历史很悠久,民间工匠人才辈出,代不乏人。民国年间有影响的陶瓷工匠呈现出家族特点,有代表性者:任氏,张氏,薛氏,郝氏。这是最著名的四大家族,小的有三十家之多……

这一职业至今仍然盛行不衰。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4)

82

民间剪纸匠。

靖远的剪纸艺术源于民间,历史久远。在我幼小的年龄,记得每年家家过年几乎都要贴窗花剪纸,这可能就是剪纸艺术起源、发展之滥觞。它的起源首先就是源于实用,然后又有专业人士不断探索,使之升华成为真正的艺术。那个时候,小女孩受人生教育的基本课程似乎就是剪纸。我二姨的姑娘,长我一岁的表姐王治霞(已故去),记得未上小学时就蹲在炕上拿着一把尕尕的小剪刀,学习剪纸手艺。过年时二姨家的窗纸上贴满了表姐的作品,大多都是牛羊鸡鸭,以及五谷粮食的造型,显得非常的古朴、粗拙……表姐常对自己这些作品洋洋得意,显得很有成就感。

靖远民间一般将这种初级层次的剪纸造型,土语叫做:花样。剪纸,也不叫剪纸,而叫:剜花样。把剪东西叫“剜”,却是别致。盖剪纸过程中,在方寸之间的纸内,运用多种刀法、指法,把握好气韵和艺术感之后,一番左右逢源,上下腾挪,剜来剪去,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形象随之生焉……故曰:“剜”!

当然,还有很多家庭的窗户纸不贴窗花,也就是剪纸,一般就画上水彩画。家里若是没有会画画的人,就请人画,若还是做不到,别无选择,就只有贴窗花了。也有贴窗花、画水彩画这两者都做不到者,干脆就弄些五彩纸,在家中的方格窗户里插花、交叉贴上去,结果,效果也不错,看上去也蛮有新俊感和喜庆气息的。

剪纸这一职业男女均有,以女性居多,古今传承不辍。靖远目前有多个剪纸传世世家,诸如:刘喜鹏、赵金柱、张兴龙、王世义、孙晓霞、李娜,等等。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5)

83

皮条客。

靖远人对于中介、掮客的称谓。这称谓,可谓历史久远。这里有贬义,对于那些涉及暧昧情事,以及其它阴暗事宜的中介人,一般称为“皮条客”。

84

熟皮子者,毛毛匠。

靖远人对于从事熟皮子者的称谓。熟皮子,大多为牛羊皮,以羊皮居多。熟皮子,首先要将牛羊皮清洗干净,再加石灰等物捂熟、去毛,然后再加入硝,于热水中慢煮,上油,再阴干,即可。这一职业至今仍然兴盛不衰。

民国时代的靖远筏子客曾闻名于世,他们所操持的牛羊皮筏子,其所用的牛羊皮胎,就是“毛毛匠”熟皮子制作的山羊“浑脱”而来。这种山羊只能是羯羊,不能是母羊。盖母羊多奶头,制作的“浑脱”,也就是皮桶子容易破损漏气。所以,不用。

85

顶包客。

靖远人自古对于“背锅侠”,对于一切主动,或者被动替罪、顶罪,代人受过者,统称为顶包客。也叫背锅的。

86

小炉儿匠。

靖远人自古以来对于一切从事小手工业者的统称。现在也不时听到这样的称谓,大都含有贬义,意思是指那些小里小气,格局不大、不高的人或事。有时嘲笑某人徒有一点可笑的小技艺,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说,某某真是个小炉匠!而非大匠人。最终,成不了大事……云云。

87

龟头。

民国时代,靖远人对于在烟花、青楼之地从事管理、招待、服务的男生等,统称曰:龟头。

88

掌柜的。

过去年代,靖远人将一切商号,或某行业的掌门人、管理者、出资人,今天一般叫做董事长者,统统称为:掌柜的。若是生意做得特别大的,又称为大掌柜,或是总掌柜。

89

跑堂的。

过去年代,靖远人对于馆子里、商店里等一切经营场所从事服务性职业的男女生,统称为:跑堂的。《水浒》里,一般将其称作:店小二。这一职业,显然,今天依然盛行不衰,只是叫法不同而已。今天一般都叫做:服务生,服务员,服务小姐,招待,前堂,后堂,大堂,店长,等等,不一而足。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6)

90

伙计。

民国时代,靖远人一般将给地主家,也叫东家扛长工、打短工的雇工,称作伙计。老人们闲时坐一起唠家常,说,年轻时我给某财东家当伙计……云云。

所以,伙计的称谓,在靖远人的意识里,乃是旧社会长工、短工的专称。

91

老娘婆。

老娘婆,也就是稳婆。

民国时代,以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靖远人生孩子都是在自己家里,而不去医院。这就必须有接生婆。所以,靖远人一般将这种没有多少现代医学知识的土接生婆,称作:老娘婆。老娘婆,完全凭年纪大,凭经验行事。后来,这一职业逐渐被拥有一定现代医学知识的农村赤脚大夫所代替。这也是一种大趋势,文明进步的表现,从而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靖远人,尤其是农村人开始上医院生孩子,也就是最近十来年的事儿。

92

杀屠子。

在旧时代,杀屠子这一职业很吃香。杀屠子多指农村杀猪匠人。杀屠子,是靖远人对于以杀猪宰羊为职业者的统称,是一种土语的叫法。

宰羊,一般却不叫杀羊,而叫宰羊。宰羊,文革时期一般由生产队的放羊人所垄断。因为宰羊是个偶尔行为,不是常态的行为。那时候的生产队放羊人都是社员中有头有脸的人才可从事,挣的工分是个常年工,有保障。再则,放羊人的工作就是轻松啊。

过去农村杀猪就等于过年,一般都是进入腊月,杀猪即进入高潮。家家豢养了一年的猪,一般这个时候都杀。除非偶尔留下等待来年娶媳妇用,或是待满月用,等等,这样可以缓杀数月、半年。

杀猪之日,前一天猪儿不能喂饱,要空肚子。喂得太饱,第二天屠宰时,杀屠子一番挖肠倒肚,弄下水,若是不小心弄破肚肠,猪粪就会污染大肉……猪儿们没吃食,就会大声抗议,往往把着圈门连声吼叫:饿饿饿……很是烦人,但主人也不用去管它。

杀猪,全家人都须动员起来,男人们、亲朋们都做杀屠子的助手,一起动手将猪儿绑架起来,送至高台让杀屠子下刀……杀屠子这个时候看上去威风凛凛,一脸严肃,口里噙着可怖的杀猪刀,手里则忙活着摆弄猪儿的四肢,以及下刀的咽喉处……杀屠子的报酬,一般就是被称作“杀命骨”(咽喉位置)连接处的一块肉,或者是一条猪尾巴。杀屠子若是比较狠,有时故意将猪尾巴切割得很大、很大,有好几斤肉,这让主人心疼不已,背后底下会骂杀屠子许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杀猪的报酬改做用现金结算,杀一头猪大概是十元人民币的报酬。再后来,涨到五十元人民币……等等,不一而足。

杀猪前,还要烧水。这活儿是女人和孩子的专利,女人和孩子们拼命拉动风箱,给灶火里添柴,将大锅里的水烧成滚沸状态为止。这个时候,停下来,以等待杀屠子的下一步安排。实际上在烫猪毛时还须由屠子凭经验掺和进一点凉水,将水温调节到适宜方可。杀屠子一般将手指伸进开水里一试,就知道水温适宜程度如何。此时,杀屠子还要用手中的一根名为“通杆儿”的铁棍儿在盛着烫猪毛水的大缸里搅动几下子,方才号令给杀毙的猪儿烫毛。这之前,还有一道工序,就是必须将烫洗猪儿毛发的大缸烧热,否则,天寒地冻之际,乍然将开水倒至大缸,缸体就有可能自行炸裂……其法就是将大缸倒扣,用石头支起边沿,在缸口下面烧一小堆柴火,即可。另一道工序则是,家人们需要在粪堆等高处铺就一层包谷秸秆做成的烫洗场。这个烫洗场的作用,就是将在大缸里烫洗许久的猪儿,拉上来置放在这里彻底去毛、去污。猪儿脏啊,身上的污垢实在多,不彻底去之,不行啊。若是去除不干净,这样的猪肉吃起来就有“猪窝气”,不香。这中间,杀屠子还要用那根通杆儿——一根手指粗细的铁棍儿在猪儿的皮肤下捣弄几下,然后奋力吹气,使之鼓胀,达于极限。吹气的开口处一般在猪儿的后蹄脚丫间,待吹饱了气,就用绳子紧紧扎住吹气口。有时候,杀屠子兴起,还要口里噙几口烧酒,和着空气吹进猪儿的身体里面去,据说,这样以来,猪肉特别香,好吃!接着,趁着水热,急急给猪儿去毛。同时用一种石头,叫做“浮石”的东西,在猪身上全方位地反复摩擦、搽拭,以彻底除去污垢……

杀屠子拔取猪儿的内脏,以及头蹄下水后,遂摘取猪儿的尿脬(膀胱),也叫做尿泡,扔出去,遂引起一阵骚动,这东西成了狗儿和围观孩子们竞相疯抢的宝贝……狗儿们为了一口饭。而孩子们抢来,则作为难得的玩具。孩子们将叼枪来的猪尿脬先是在地上用脚踩着揉弄一会儿,然后用麦秆儿吹气,将尿脬吹得鼓胀、鼓胀,像气球一般……那时候生活单调,猪尿泡给儿时的我们带来无限乐趣。

也有杀屠子中的新手,初入道者,杀猪中途,以为死了,放手后,猪儿却活了,撒腿疯跑,结果,人们一顿狂追。这就闹出笑话,给其今后能否继续从事这职业,打上问号。

总之,杀猪,是儿时深刻的记忆,等于过年。谁家新杀猪后,还要专门请四邻在家尝新肉,谓之曰:吃槽头肉。今天,我们回忆起当年杀猪的情景,内心仍然是满满的幸福感。

斗转星移,时令变换,今天,随着国家政策的演变,定点屠宰的实施,农村里的杀屠子都失业了。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7)

93

贼娃子。

靖远人对小偷小摸职业者的俗称。这一职业,自古至今都是盛行不衰的。今天的贼娃子们利用网络、电脑等现代化手段诈骗、偷盗,更令人防不胜防。小偷,变成了大偷,所盗窃的财物之巨,令人愕然,叹为观止。

94

裱糊匠。

靖远人自古对于装裱字画工作者的统称。

95

吃软饭的。

靖远人自古对于靠女人挣钱养家者的称谓。

96

打点心的。

靖远人自古对于面点师的称谓。

97

赌博轱辘子

靖远人自古对于赌徒的俗称。赌博这一职业,自古兴盛不衰,至今,每个村子似乎都有那么一至二个知名的大“赌博轱辘子”。

98

耍把戏的。

耍把戏的,乃是靖远人自古以来对于那些杂耍艺人的统称。在旧时代,靖远城乡外乡来此走村串户,耍杂技、耍魔术、练武把子的、演练气功者,以及唱小曲儿等挣钱糊口者,颇多……靖远人于是对这些职业者统称为:耍把戏的。

从事这些职业者,今天,在靖远城乡已鲜见矣。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8)

99

宝官。

靖远人将赌场里掷骰子的赌徒大腕儿,一般称为:宝官。开场子耍赌博,一般有人争着做宝官,有时候,则冷场子,无人愿意做宝官。盖,宝官一角儿,也不是谁都能做的。

100

开店的。

靖远人一般将开旅馆的老板叫做:开店的。也叫掌柜的。但对于开旅馆这一行业,许多时候,约定俗成,普遍叫做:开店的。这与其职业的特殊性有关。靖远有句俗语:家有万贯,不如开个烂店。盖,开店,开旅馆,天天有进项,活水长流,细水长流……一般公认是一项不错的职业。

民国时代,靖远县城有著名的顾家店,任家店,等等。顾家店有色情色彩,民谚曰:宁住顾家店,不坐靖远县。据说顾家店有如花似玉的三姊妹,招呼四方来客……这一谚语很搞笑、很夸张啊,意思是指若能在大名鼎鼎的顾家店住宿一宿,那么,给一个靖远县的知县也不换。可见,当年顾家店生意的红火。

任家店则以住宿外乡来的骆驼客、筏子客、脚户,等等为主。任家店位于县城西关,其残迹,至今仍在。

101

丢丑的。

靖远人自古对于秦腔戏剧,或是其它影视片中职业性的丑角儿,一概俗称曰:丢丑的。据我所知,在民国时代,一个戏班子里的丑角儿,也就是丢丑的角色,绝不是一般人所能轻易胜任的。丑角儿地位非常高,一般几乎与“正班长”,也就是剧团的团长,平起平坐。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39)

102

正班长。

旧社会里,靖远人对于秦腔或其它戏剧里剧团团长一职,民间俗称之曰:正班长。

民国时代,靖远一带唱戏的风气非常浓烈,人们常常对于戏中角色的扮演者传说、评论不休。那个时候,人们的业余文艺娱乐活动很单调,主要就靠唱戏了,所以,秦腔戏、皮影子戏、眉户戏,等等,在靖远城乡风行一时。那些生旦净丑的名角儿成为戏迷们的追捧对象。这种情形有点类似今天的铁粉们对于心中的明星大腕儿们的痴狂向往、崇拜……

靖远人对戏剧套路的熟悉,以及对剧情、角儿的理解达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所以,一般外来唱戏者在靖远不敢唱戏,说这里“台口硬”,戏不好唱,人们爱挑刺儿。更有甚者,靖远人还会对台上唱戏水平忒糟糕者扔砖头,赶其下台……当然,唱红的大腕儿、名角儿。靖远人则狂热地往台子上扔大红被面子……要知道,那一匹被面子代表着百元不等的价值啊。

民国时代,靖远人中的戏迷们由于狂热追捧“戏娃子”,自己心中的偶像,而蝇营狗苟,整日里泡在戏园子里,肆意抛扔被面子、财物,多有败家破落,沦为乞丐者……可见,这种行为过了头,跟喜食大烟一样可怕。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40)

103

串班长。

秦腔等戏剧里类似导演、编剧一职,靖远人民间俗称曰:串班长。盖,串班长能排演、创造新戏。肚子装有很多剧目。这一角色在剧团里的地位也很高,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104

开烟厂的。

这里指水烟作坊,而开办水烟作坊的老板、掌柜,靖远民间俗称曰:开烟厂的。

民国时代,靖远水烟闻名天下。盛产头黄和白条。主要以头黄为主。此外还有牛毛丝儿、麻烟,等等。白条、牛毛丝儿、麻烟,等等主要产地在兰州、榆中、皋兰等地。

水烟,由黄烟加工而来。这就需要加工水烟的作坊,于是,就有了开烟厂者。作坊的加工设备有:大榨、晾亭、平台,等等。清末至民国初年,靖远三合村、东关村一带烟厂作坊林立。到了民国十年以后,由于靖远黄河之滨一带上好的水地广泛种植大烟,种大烟利润很可观,因此,黄烟的种植面积被迫有所压缩,烟坊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在我幼小时,碾子湾、糜滩等地尚种植有一定数量的黄烟,也曾看到过吸食水烟的人。而我的老父亲,至今仍然喜欢吸食旱烟。旱烟,也是由黄烟培植而来。

现在,这一古老行业完全被精致高级的香烟制造所取代。

105

开烟馆的。

烟馆,这里主要是指吸食鸦片的去所。靖远人民间将开烟馆的老板、掌柜,俗称曰:开烟馆的。这一行业往往与住店、色情业有交叉,都是藏污纳垢之所。

民国时代,靖远、兰州一带广种大烟,城乡之间,烟馆林立,为前来吸食鸦片的人们提供服务,以牟利。水灾、旱灾、烟灾、狼灾,这四大灾祸,曾经横行靖远城乡,给人们留下来刻骨铭心的血淋淋的记忆。

解放后,由于政府严厉禁绝之,这一行业遂消失。

但是,在我幼小时,民间的烟鬼遗老,仍然偷偷吸食樟脑酊者,据说这种药里含有一定大烟的成分。这类人至今记忆犹新。更有甚者,碾子湾某村民王某,七十多岁,由于好友缪某将农药矮壮素误当作樟脑酊送上,结果,食之,当即丧命,还闹出了轰动一时的命案。这是1970年代末的事情。

此外,还有碾子湾村民,另一王某者,年近八十,偷偷在自己庄稼地里夹种了一小一块罂粟,被人举报,公安介入抓捕归案……后来差点死在号子里。可见,大烟贻害无穷。

陇县清朝的工匠(靖远民国以来民间工匠及职业绍述)(41)

…………

后记:关于靖远民间工匠及其流传故事、遗闻的资料,目前,就收集了这么多,其中难免有遗漏,甚至舛误。缺漏和不妥处,望广大读者、方家多多批评指正。做这项工作很困难,也付出心血、功夫甚多。笔者的做事准则是,不做则罢,要做就要做成经典代表性的东西。如此以来,只能使自己吃更多苦头,甚至还不讨好。无它,惟愿失传、散遗之靖远地方历史文化的东西得以继续传承,则吾愿足矣,夫复何求哉!

上述,就是笔者以苦为乐埋头做这项工作的目的和初衷。其意义也在这里。

其中自第83行之后的职业,受益于我的同窗师克强君的提醒、补漏,再经我本人遴选,重新布局完成之。这样一来,整篇文章就显得更加丰满、可信,臻于完整了。尽管如此,笔者以为,其中的缺憾和舛误一定依然在所难免,欢迎文友和同道们继续查缺补漏。

作者:武永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