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60公分连翘销售(小叶片撬大产业)(1)

山西60公分连翘销售(小叶片撬大产业)(2)

推进药茶产业发展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我省还发布了“山西药茶”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极力希望将山西药茶做大做强,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临汾市委、市政府为深入推进药茶产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全力打造药茶品牌,要把临汾市打造成“中国连翘药茶之都”,使临汾市药茶产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临汾市蒲县蒲城镇的刁口川,森林面积覆盖率达90%,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连翘、枸杞、地黄、沙参、甘草、麻黄、柴胡等270余种,尤以野生连翘分布广泛,具有“品质好、产量大、开发空间大”的特点,是天然的药茶基地。当地积极打造药茶品牌、发展药茶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成为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支撑,为推进“山西药茶”发展贡献力量。

10月1日,山西晚报记者走进美丽的刁口川,探访这里药茶产业蓬勃发展的状况。

丰富的野生连翘资源奠定产业发展基础

“来,尝尝咱们自家产的药茶,不仅能清热去火,还能降血压……”10月1日,在蒲县“万名群众庆丰收、万名职工大认购”活动的土特产和文创产品展示区,蒲县蒲城镇党委书记李海峰带领工作人员推介当地刁口川出产的药茶。展位上,一件件包装精美的连翘茶、蒲公英茶、构树叶茶、沙棘叶茶等特色药茶,在线上、线下受到众多客户青睐。

“这是我们高薪聘请福建武夷山的炒茶师傅纯手工炒制的,叶子都是精挑细选的,绝对上等好茶。最主要的,它还是一味良药,可以调养身体,您品品!”说着,蒲县应急管理局驻蒲城镇刁口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马帅递过来一杯刚刚用山泉水沏的连翘红茶。接过杯子,山西晚报记者撮口而呷,清淡似无味,但细细地品咂,茶香气回味无穷。

蒲城镇镇长王峰介绍,刁口川位于蒲城镇南部,“一条川,两架山”里分布着枣林村、茹家坪村、刁口村、南耀村等几个村庄。这里植物资源丰富,是野生连翘的优生区,现有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县第一。2016年以来,刁口川抚育野生连翘2万余亩,年产青翘约60万斤、黄翘约20万斤,约占全县连翘产量的三分之一,充分利用开发刁口川丰富的连翘资源,对当地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中药材产业、药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药茶,具有药的功效、茶的味道。数百年前,蒲县老百姓就有用连翘、蒲公英等煮水喝的习俗,这就是药茶养生的雏形。连翘属国家确定的40种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抗菌、抗氧化、消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肝损伤、解热利尿等作用,连翘的花、叶、幼芽可直接食用,还可加工成茶叶制品,成为物美价廉的保健饮料,食用、药用、经济、生态价值颇高。我们这里出产的连翘药茶品质好、口感佳,但整体产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属于‘藏在深山人未知’,仍需要大力宣传推广。”蒲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崔海斌说。

建立药茶加工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深秋季节,正是连翘果收获的季节。刁口川的刁口河流水潺潺,两侧的梅洞山和豹子梁上层林尽染,一颗颗连翘果挂满枝头,随处可见背着布袋的村民采摘连翘果的热闹场景。“‘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用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句来形容这里的景色,非常贴切。这里是一片未被大气污染的天然氧吧,我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乡亲们淳朴、热情,他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未来幸福的生活。”崔海斌说。

马帅介绍,位于刁口川核心地带的刁口村土地资源较少,条件较差,野生资源连翘算是村上的一大优势产业,2018年该村把连翘作为“一村一品”发展产业。刁口村现有百年老茶树达30余株,尤其是生长在梅洞山上的那棵百年连翘茶树王,枝繁叶茂,花团锦簇,直径达40多厘米,在灌木树种中非常罕见,被临汾市药茶协会的专家视为珍宝。每到春季,刁口川七沟八岭上,万余亩野生连翘就会蓬勃生长,纵横阡陌间,金黄色的花汇聚成一幅绚丽的生态画卷,成为游人客商到这里考察旅游的“打卡地”。

当地村民表示,近十年来,连翘销路一直很好,价格稳中有升,去年已达到每斤干果30元。每年到连翘收获季节,附近群众就拿上蛇皮袋子上山采摘,一下山就卖给收购的药贩子,转手就可赚三四百元,这种情况可以持续160天左右,每年村民采摘连翘的总体收入可达百万元以上,每户农民可增加收入3000元至5000元不等。

“之前,村民只采摘连翘果,然后当作药材去卖,谁也没想过发展药茶产业,造成了资源的无序管理和浪费。如果能从刁口村脱贫攻坚的长远角度出发,整体规划,投入一定资金,修通上山小路,沿山脊向南北延伸建设,形成‘十里林廊、万亩花海’,将连翘树、构树、沙棘树等植物的花、嫩芽、叶子深加工成茶叶,不仅发展了药茶产业,更重要的是还能发展旅游业,经济效益肯定会倍增,于是我们村决定投资兴建药茶加工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马帅说,说干就干,2018年6月,在蒲县农业农村局,蒲城镇党委、政府,蒲县应急管理局(原安监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刁口村成立了山西蒲县顺民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民意农业公司)。

政策扶持药茶产业迎来春天

刁口村村委会主任兼顺民意农业公司负责人张茂红介绍,该企业生产线已建成,厂地及水电附属设施已完备。他们将以“合作社 基地 公司 农户”的模式,规划实施连翘野生资源保护1.5万亩,人工生态化种植3000亩,建设全县优质连翘基地,统一采用现代农业技术与中药材质量控制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药茶、中药材的种植、收储、深加工和营销。

7月至9月是连翘叶、沙棘叶、构树叶等药茶的黄金采茶季。顺民意农业公司在上半年便提早动手,不仅具有丰富的产品资源储量,还具备药茶加工技术,他们通过挖掘民间工艺、外出参观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基本形成了成熟的药茶加工工艺。

张茂红说,今年8月,在顺民意农业公司里,虽然今年尚处于试产阶段,但是茶叶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抓紧制作着各类药茶。村民采摘的新鲜叶子,通过摇青机、揉捻机、速包机、平板机、松包机、烘焙等工序,就完成了纯正地道的连翘药茶制作过程。而来自武夷山的炒茶师傅也不闲着,除了进行技术指导,还要进行手工茶叶的炒制。

“今年,我采摘连翘能收入1.5万元,在顺民意农业公司打零工两个月收入了5000元,家里还开着小卖部,丈夫在外务工也有可观的收入。”刁口村有名的勤劳创业致富能手王蒲玲高兴地说。

近年来,连翘等中药材价格稳中有升,市场前景看好。顺民意农业公司在正式投产后,预计年均可生产优质合格中药材80万斤,每年采茶季可日产茶叶200斤,年产15吨左右的干茶,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利润40万元;茶制品销售1000万元,利润700万元。仅连翘茶加工这一项,每年可收入加工费10万元,带动刁口村每户每年人均连翘采摘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可优先安排18户贫困户有劳动力人员务工,按每户一人算,即可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5000元以上。

将连翘“小灌木”建成生态“大产业”

近年来,蒲县蒲城镇刁口川加快构建以顺民意农业公司为龙头的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产业体系,综合利用连翘资源,大力打造药茶品牌,持续完善中药材收储基地、药茶厂基础设施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密切与制药、化工、饮食等企业的合作,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生产、订单式收购,减少流通环节,确保农户种植收益。

蒲城镇党委书记李海峰说,到2021年,刁口川野生连翘抚育面积达到25000亩,同时加大人工种植,在原种植1000亩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种植1000亩,打造人工与野生连翘连片基地。未来,他们还将对百年、千年野生连翘老树进行专项保护,并打造“连翘王”与黄花节、天然林氧吧休闲旅游观光项目,立足刁口川连翘资源优势,积极申报刁口川连翘药材认证、刁口川药茶认证、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等,扩大刁口川连翘声誉,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利用消费扶贫网、电商、广告、发放宣传资料等扩大产品宣传,培养组建专业的懂经营、善营销的技术人才进入经销队伍,线上线下同时拓展市场,提升刁口川连翘的市场品牌。同时,利用“连翘王”与黄花节、天然林氧吧休闲旅游观光及蒲县东岳庙会等节日,举办药茶品鉴会、连翘等中药材展销及消费扶贫展销。

“一头连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头连着蒲县农业高质量转型,这片小小的连翘叶蕴含着大民生、大内涵。”蒲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崔海斌表示,作为蒲县药茶产业的牵头单位,他们将持续把药茶产业作为特色支柱产业打造,通过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的方式,推动全县药茶产业健康发展,续写晋商茶路之辉煌,不遗余力地在促进蒲县药茶产业提档升级上做文章,将连翘“小灌木”建成生态“大产业”,把连翘栽植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地缘优势的绿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


来源 ▎ 山西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