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2)

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3)

玄鸟归:玄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4)

群鸟养羞:三兽以上为群,群者,众也,《礼记》注曰:“羞者,所羹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羞”是“馐”的本字。古代“羞”、“馐”通用。养羞是汉语词汇,拼音yǎng xiū,指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朱右曾 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5)

《白露》(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6)

《秋露》(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7)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8)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9)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0)

《衰荷》(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乾。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1)

《蒹葭》 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哪个季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