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之所以成为一种文化,必然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最早的主要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山海经》等,虽然它们主要是以医学为主的著作,但也为以后食疗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后各个朝代都有一定的饮食著作来对饮食进行理论研究与记录发展,这些不仅是对当时饮食文化的记载,更是为今天我们进行饮食文化等各方面研究做足了历史功课。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又被称为《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的成书最早的一部关于医学和饮食方面的典籍,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黄帝内经》与《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合称为我国传统四大医学经典著作。

十三种饮食原则(不可不知的饮食典籍)(1)

黄帝 图片来自百度图库

《黄帝内经》是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起的医学理论,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思想。它是一部研究人的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全书内容丰富,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方面,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做出了系统的诊断和治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病症”、“病机学说”、论治及“养生学”、“诊法”、“运气学”等学说,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最早见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之中,全书24卷,共81篇。其中《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说的“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即是指为医的目的。此外,作者在《生气通天论》中提出了调和五味是维持健康和保持长寿的秘诀;在《汤液醪体论》中,作者提到了酒在治疗疾病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藏气法时论》中,作者论述了饮食和养生之间的关系,提出“毒药功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配,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的一整套系统的养生理论,成为后世中医“三分治疗七分养”的理论基础。此外,《内经》还提供了治疗颜面神经障碍、孕妇胃膈闷胀、消渴病人的口感不适、妇女血枯等病的诸多具体方剂。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书中总结了春秋到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观点,是一部关于生命问题的百科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