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是墨家传承的核心人物,而他的观念也是墨家的主流观念,更是后世的墨家弟子所无条件尊奉的理念,而在这些主流观念当中,“兼爱非攻”可以算得上是地位最重要的理念了。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1)

所谓兼爱,就是要进行无差别的爱,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划分阶级,也不能将人差别化,所谓的男性女性、父亲儿子、君主臣子,这所有的人都应该是一个等级的,大家应该平等,也必须要平等,而所实施的爱的观念也应该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人爱他人要跟爱自己一样,对待他人的亲人朋友,也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一个态度,而“非攻”指的是大家不能够出现相互的争斗,国与国之间要和平相处,不能因为利益问题就大打出手。

兼爱非攻”是对人们行为和思想的一种约束,也是墨子引以为傲的“救世”之道;他认为,奉行兼爱是彻底进行社会改革的治本之策,也就是说,社会只有采用的兼爱方式,让人与人之间达到兼爱的境界,才能够彻底进行拯救和改变当时的混乱。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2)

那么,墨子这样的观念又有什么道理呢?本篇文章重点分析一下这个问题,看一看墨子的兼爱观念,是如何提出来的?他又为什么认为兼爱是治本之道?在了解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墨子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

墨子认为,制度是产生问题的根源

墨子认为,社会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人际关系之所以会崩溃,制度之所以会出现实施的障碍,世道之最会不太平,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因为当时的时代,根本没有真正的公平和正义,没有公平就一定会有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可是,被压迫者在长时间的打压环境中必定会产生逆反的心理,长此以往,下去,反抗也一定会成型。

而那个时代里,绝大多数人所尊重的制度,是西周遗留下来的阶级制度,而有阶级存在就必定会导致人有地位上的差距,有财富上的差距,有身份上的差距,所以,阶级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制度。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3)

在墨子看来,这样的制度是有问题,他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标准,也没有办法用一个相对公平正义的标准,去约束人们的行为,所以,墨子的所有观念都是从改革不公平制度的层面出发的。

墨子给出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

我们再来看一下,墨子认为的社会标准应该是怎样的?对于“如何定义公平正义?社会怎样才算是公平正义?公平正义的标准又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墨子其实都给出了答案。在墨子看来,社会需要的其实是五条标准:自食其力,按劳分配,各尽所能,机会均等,互利互爱。

这也是墨子代表的草根阶级所希望的社会,更是墨子的一种社会理想,其实在那个时代也只有底层的阶级群众才能够提出这样的理想。

就是让大家自己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因为那个时代里,有很多人是无故富贵的,他们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劳动和努力,就可以获得比较优渥的生活,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凭借着前人的功绩就可以继承爵位和财富,而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辛苦劳作一年却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4)

这也导致了社会的阶级矛盾越来越深,导致了盗窃,抢劫等等各种不公正的手段出现,使得很多人都不能自食其力,都觊觎着他人的财富和地位,所以,墨子说无论是哪一个阶层的人,都不能只凭借他人的功勋和自己的阴谋手段来生存,必须要靠劳动自食其力。

而在自食其力的基础上,社会也要订立按劳分配的标准,人们劳动的多,得到的也就应该多,劳动的少自然得到的也就少,也就是说,社会利益不能够按照地位来划分,不是说一个位高权重的人没有进行劳动,就可以得到很多报酬,而是要按照劳动的比例来进行社会资源的划分,这一点与阶级无关。

当然,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所担任的职位也是不同的,所以,劳动并不是单纯指的平民百姓的劳作,而是指所有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行为,这也就是各尽所能的标准,每个阶层只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付出自己在这个职位上应该付出的劳动,那么就可以享受按劳分配的原则。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5)

因为当时的社会,给予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之间的机会是不同的,对于王公贵族来讲,他们本身的社会起点就高,能够接受的国家资源和权利就很广泛,自然他们的发展就要比平民百姓更加顺畅,也就是所谓的赢在了起跑线上。

但人是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的,难道要仅凭借着一个出身问题,就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吗?这在墨子看来是不公平的,所以墨子要求机会均等,无论是哪一个阶层的人,他们都有着接触同一种事物的同等机会,那么就需要由这些人的不同能力,来决定这个机会到底是留给谁?

墨子虽然提出了前面四项标准和原则,但在这标准之墨子也讲到了人情,因为人不能够只是由冰冷的规则来进行连接,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哪话是按劳分配,哪怕要各尽所能,哪怕要机会均等,但在这些原则过程里人们也需要互惠互爱,互相帮助,以此来创建一个友爱而且公平的社会。这就是墨子对于社会的认知,以及对于社会标准的要求。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6)

而了解了墨子的认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认为兼爱就是彻底改革的治本之策了。因为在墨子的思想里里,要达到上述的标准,要改变当时社会“以不相爱生”的环境,就必须要从人际关系来进行处理。

因为人是社会组成的主要成员,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爱,那么国与国就会相互侵略,家与家就会相互掠夺,人与人就会相互残害,强势的就会威胁弱势的人,人多的势力就会压迫人少的势力,富有的势力就会欺负贫困的势力,高贵的就会傲视卑贱,聪明的也就会欺骗迟钝的。

这就是墨子所说的“国相攻、家相篡、人相贼、强执弱、众劫寡、富辱贫、贵傲贱、诈欺愚”总之,当时社会的所有问题,包括犯上作乱,弱肉强食,分配不公,这一切都是因为不相爱导致的。所以,墨子就是要对症下药,用兼爱来治理不爱。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7)

如果诸侯之间能够相爱,那么就不用发动战争了,国与国之间就可以和平共处;如果大夫之间可以奉行兼爱,那么就不会发生兼并战争,就不会掠夺其他大夫的势力,国内也就能够安稳发展;如果人际关系可以有爱,那么人就不会相互残害,不会相互欺骗,阴谋权术之风也不会盛行笼罩了。

而且在此其中,最根本的还要属人与人之间的相爱,因为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有爱,全部完全奉行兼爱,那么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这一系列的关系都可以得到保证,就可以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如此,这个社会也就会比较安稳和谐。

也就是说,人的生活环境就会有彻底的改变,而当人生活在这种安定、团结、友爱的环境中的时候,相应损害社会利益的人就会变少,而如果这种兼爱能够不断地发扬下去,最终人与人之间都会以兼爱,来作为基本原则,又怎么还会有为了利益而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呢?社会矛盾不就得以解决了吗?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8)

所以说,墨子之所以会奉行兼爱,首先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兼爱能够改善当时不爱的社会环境,而不爱正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

墨子认为兼爱是有根本好处。

墨子曾说,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意思是一个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人,别人也会为他来谋取利益,一个关爱他人的人,别人同样也会关爱他,所以兼爱其实有着根本好处。

它可以让一个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寻找自身的快乐,也可以让人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在自己经历困难的时候,可以被曾经帮助过的人所帮助,如此会打造一种比较良性的社会关系。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每个人都能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帮助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那么这个社会环境该有多么和谐?

墨子认为兼爱也很简单

墨子曾说,当时的臣民都有一种向君主学习的思维和理念,比如说楚灵王喜欢细腰,他的臣子就争着减肥,一天只吃一顿饭,饿的面黄肌瘦,甚至扶着墙才能够站起来;晋文公喜欢简朴,他的臣子就穿着粗布短衣,披着羊皮,穿着草鞋;越王勾践喜欢勇士,他的战士就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而兼爱有吃不饱饭那么难吗?有穿粗布短衣那么难吗?有冲锋陷阵那么难吗?更别说兼爱还是一种对人们有利益的行为了。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9)

所以说,本身人们是可以做到兼爱的,而且,再难的事情,只要君主喜欢,下面的人也可以做到,所以兼爱本身并不难,只要君主能够做得到,那么臣子们也会争相去效仿,只要有一部分人做到了,有一部分人从中当中获得利益了,相信必定能够感化另一部分人,最终让整个天下都奉行兼爱的理念。

墨子的言论是有道理的,而且其在墨子的思维理论中也是可行的,这也是他能够奉行兼爱,并认为兼爱是根本“救世之道”的原因。

讨论

由此可以得知,墨子之所以坚决奉行兼爱,是因为他想用兼爱来改变当时天下不爱的情况,而且在墨子的思想中,不爱是导致社会变得混乱的主要原因,同时,他也认为只有奉行兼爱才能够达到对社会所提出的五条标准,才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构成。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10)

墨子认为兼爱有着根本好处,可以很好地推行,毕竟兼爱是可以为人们谋取利益的,也是可以让人们打造一种对自己有利的人际关系的,这必然会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而且,人们都有上行下效的习惯,如此,只需要从君主开始实施就可以了,只要君主能够坚定地奉行兼爱,那么必定能够影响臣子,这个实施过程也不难,所以墨子认为兼爱最能够拯救天下。

即使如此来看,墨子的观念,从理论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一个能够经常帮助他人的人,必定能够为自己积累更多有用的人际关系,也能够让自己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和谐,但问题在于,这个社会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坚决的奉行兼爱的。

结尾

所谓道理,只能够跟讲道理的人来讲,道德也只能够对信守道德的人来论,对于那些不讲社会公德的人,他们只会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不会想到他人的权益,如此,那些帮助他们的人其实并不能够得到应有的利益,或者说取得应有的回报和价值。

墨子的立身之道(社会公平正义的五个标准)(11)

所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在没有法律约束的情况下,这些不能够遵守兼爱的人,并不能得到实际的惩罚,但他们依旧会从奉守兼爱的人那里得到好处,如此,是奉行兼爱的人多呢?还是不奉行兼爱的人多呢?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所以,墨子的理念其实很理想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行性很低,容错率也很低,这也是为什么墨子虽然坚决地推广自己的理念,但兼爱的政策却并没有实际的应用,并没有改变整个天下的原因。事实上,墨家的观念直到现在都是一种理想,我们现代人依旧为了平等和正义不断的追寻,或许这样的理想只能够等到将来的某一天才能够实现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