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栩学长

发布 | 学长夜谈(ID:superlixuran)

前天,我在栩先生大号发表了一篇原创,《北大“韦神”最新照片引热议:原来天才背后,藏着这样一个秘密》。

聊了一个看起来有点“肤浅”的问题——形象管理。

没想到大家还挺感兴趣的。

鉴于那篇文章主要是讲故事。

真正的干货,我就来和夜谈的铁粉们做做分享。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关注形象管理呢?舒服不就好了嘛,为何要去迁就他人?

答案其实很简单:多数人天然是“以貌取人”的。

我在那篇文章中也说过,“以貌取人”,在我国古代,很长时间甚至是评选官员的硬性标准。

你去抖音上看看,男生女生分享自己从大一到大四的形象蜕变后,评论区多少人在惊叹。也就能明白这个道理了。

但这还只是答案的一部分。

更为重要的是:做不好形象管理的人,往往也是做不好各种自我管理的。

不要因为爱因斯坦头发像杂草一样,就认为个人的内在成长和外在形象关系不大。

你的语言暴露了你的修养 你的形象体现你的修养(1)

实际上,只要你仔细去观察观察,真正的成功人士,大多数都对自己的外在形象有很高的要求,有时候这种要求甚至近乎严苛。

管理不好外在形象的人,也很难管理好自己的内心。

而另一方面呢,生活中其实有不少人,在形象管理上做了不少功课,甚至看起来很酷炫、很迷人……但实际上却不知不觉给自己挖了“坑”。

这是由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形象管理也是有一些基本守则的,他们有意无意违背了这些守则。

今天,学长就和大家分享我总结的个人形象管理四大基本守则。

只要做到这些,至少你的个人形象不会给你减分。

也欢迎你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1、状态上:精神饱满、积极向上是基本要求。

我观察过不少做出成就的人,他们的特点真的可以说是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几乎每个成功人士的标配,就是精神饱满

我以前也说过,像“周鸿祎打盹被雷军在会场盯着”这样的画面,其实是很少见的。

你的语言暴露了你的修养 你的形象体现你的修养(2)

大部分时候,他们这些人就像一台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地做事、开会、谈判。而他们,也愿意和这样精神饱满积极向上的人打交道。

人各有特色,确实有的人具有诗人气质,眉目间尽是伤春悲秋之气,也有的人看上去就柔弱可人,也有人是慢性子内心平静。

这都不是“坏”的特点。但是,我们谈形象管理,是从职场、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谈的。

在职场这样的地方,你并没有必要展现出自己的全部。

不管在外貌、动作、人际沟通中,都请体现出自己“干练”的一面。一个精神饱满的人,在职场的运气永远不会太差。

2、形象上:干净整洁是第一要义。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我举一个例子你大概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葬爱家族、杀马特、非主流这些词的意思吧。

你的语言暴露了你的修养 你的形象体现你的修养(3)

今天我们可能看到这样的照片就忍不住笑:为什么有人会打扮成这个样子?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和一位看起来非常干净、清秀的朋友聊过。

令我非常惊讶的是,当年,他就是非主流的一员。他是这么说的:

“当年,我是发自内心地觉得那种造型真的酷毙了,我专门要求理发师给我理成那种不齐的刘海。今天看起来简直是丑爆了……”

我们认真地探讨了这个话题,最终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很多时候,所谓美感,就是主观的。

当时的风潮中,很多人就是觉得那样好看。就像你现在看上海30年代一些老照片里的装扮,你也会觉得丑,但在他们那个时代来看这才是好看的。

美的标准、时尚的标准总在变化。但,另一个东西是相对客观的、不变的,那就是:干净整洁。

这其实是一般人审美的最大公约数。

你去问所谓葬爱家族的年轻人(我对他们没有偏见,我认为他们就是我身边的普通人,当年我的亲戚同学都有这样打扮的),他们也知道这和“干净整洁”搭不上边。

所以,在职场社交场合中(休闲生活场景不算),不管你打算让自己呈现怎样的外在形象,最好都问问别人,这样是否干净整洁。

最简单的来说,与其每天都穿着帅帅的衣服,但是头发总是有一块翘起来(我真的见过很多男士都是这样)……不如每天早上把时间用来洗一次头,打理得清清爽爽。

3、风格上:符合定位,并且“随波逐流”。

我估计很多人看到随波逐流,会觉得奇怪,咱们慢慢来说。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网上经常有人半开玩笑地吐槽:你们这些程序员,是不是一辈子只会穿格子衫啊?对此,我的看法有点不同。

你的语言暴露了你的修养 你的形象体现你的修养(4)

其实,程序员穿格子衫,看起来有点“土”,但作为一个职场人,他至少是及格的。

原因就是这符合他的定位,并且符合周围人的行为习惯。

在职场上,形象管理的一般目标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你就觉得“眼前一亮”,而是为了让人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合作对象。

因此,一个较优的策略永远不是特立独行,而是符合别人对你身份的预期,并和你身边的同事“气场相合”。

所以,如果你们公司是互联网技术公司,工作场合就可以别穿西装了;如果你们公司是金融公司,那就一定要多备几套好西装;如果你们公司是游戏公司,你cosplay去上班也没人奇怪;但如果你在一家很传统的制造企业工作,身边都是年龄较大的同事,那你宁可把那些潮一点的衣服留到私下和朋友们吃饭的时候穿……

优秀的程序员形象,也肯定不是穿着西装敲代码,可能只是穿着更舒服美观一些的T恤而已。

你看到一个打扮得油光锃亮的程序员小哥哥,会不会也觉得,这看起来很不像技术人员啊?专业行不行啊?

4、观念上:一定要把握适度的原则。

这个适度有两层意思。

第一,是你的个人形象永远不要极端化。

比如说,太胖不好,其实太瘦也完全不可取,不仅不利于健康。太柔弱了不好,太过犀利了也不好。

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做形象管理这件事情,时间、精力、金钱上都要适度。

形象管理只是自我管理中的一环,把全副精力都花在形象的外在呈现上,在我看来,其实是可悲的。

今天,我们身处在一个“消费主义”浪潮汹涌的时代,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很多时候,不是需求本身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我曾经在文章《被消费主义掏空的中国年轻人,该如何自救?》中讨论过这个问题。

你有多少能力,有多少时间和金钱花在你的形象打理上,你就量力而行。

今天,这个世界其实也有非常好的一面:这是一个总统和平民都同样喝着可乐的世界。

我们有非常大量的适合普通人的成熟产品。你是年轻的职场人、你是大学生,你都有能力用合适的方式,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外在形象。

相反,如果那些产品并不适合你,哪怕你穿再多名牌,可能也有违和感(此处默默@郭德纲老师)

你的语言暴露了你的修养 你的形象体现你的修养(5)

咱们学习形象管理,既要认识到“相貌堂堂”的价值,充分重视起自我的外在形象;也要明白“相由心生”,注重外在形象的同时,关注内在的自我管理。

同时,还要懂一点“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道理,解构那些虚幻的消费主义妄念。

最后,送给大家《弟子规》中的一句话: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服装穿着重在整洁,不在于华丽;一方面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份与环境,另一方面应该根据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

古人说的话,很靠谱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