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

柳州有那么多条路,

那些熟悉的场景,

那些褪色的时光,

小巷中是否镌刻了你童年的记忆?

岁月流走,光阴不涣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

记忆中的场景也许已变了模样,

那些路封存的老柳州痕迹,

已经融合了现代化的气息。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柳州,

我们拼搏的城市,

我们热爱的城市。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3)

一条街道,一个名字, 一个喜欢柳州的理由。

过去小南路后街, 是当时柳州专门生产酱料的地方, 北面有酒家饭馆和经营苏杭绫锣绸缎的店铺, 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苏杭街”。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4)

小南路后街,

有一个特点和其它街道明显不同。

朝东一面它和普通街道一样,

有门面,有商家。

而朝西一边却没有店面,

只有一个个进出后门。

原来小南路后街东边和小南路相连做为后门,

店员、工人由此进出,

所以人们戏称小南路后街为 【半边街】。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5)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6)

昔日的繁华已是过眼烟云, 而今这条街被两旁林立高楼裹包, 依照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律, 有人说,或许, 不久这些旧建筑也会消失不见。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7)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8)

值得庆幸的是, 柳州人有心留住旧日记忆, 那整齐的灰色建筑,

触动人们心底的乡情乡愁, 让人流连忘返。

柳州幸存的骑楼建筑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9)

始建 1927 年的中山西路骑楼群,

那些老骑楼的不断消失, 余下的一小部分骑楼, 成为了市民寻旧怀古的陈迹。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0)

青砖白墙,小青瓦坡屋顶, 建筑风格基本一致, 为柳州保存为数不多连片的骑楼建筑。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1)

经过柳州市政府斥资修缮, 现已旧颜换新貌。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2)

至今,这条老街上仍然留存着一些老手艺。

修锅、补鞋、修伞、缝衣服等,

但是现在这些老手艺, 只存在老人手中。 旧城的老人们会坐在一起聊天晒太阳, 看着人来人往……

旧时“鬼巷”如今飘香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3)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4)

黄竹巷,

是柳州一条颇有历史的名巷。 在那漫长的历史长河上, 黄竹巷曾是柳江竹木的集散地, 黄竹巷也因此而得名。

巷内留存有民清时代民宅古居。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5)

这条巷子尤为让不少柳州人记忆深刻的 是它被冠以“鬼巷”这个名号。 夜深人静之时, 很多古老的传说与怪谈, 就会在这巷子里流传。 对民间传说感兴趣的, 不妨去实地探访一下。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6)

巷内现还留存有民清时代民宅古居, 但保存状况堪忧。 巷里及周围有各类小吃, 最有特色的就数马肉粉了。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7)

那颇有穿越之感的青石板路, 如今也因建设规划的需要而变成了水泥路, 巷子里的传说与怪谈渐渐地隐退, 美食的香气取而代之地在巷子里蔓延开来。 重现古时“官道”风采。

“其城颇峻,而东郭之聚庐,反密于城中。”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 记录下曙光路东门城外一带的繁华景象。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8)

曙光路分为东、中、西段, 是柳州最古老的一条街, 极富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 很多人说,最闹热那条,就是曙光西路。 大家七嘴八舌,

“我克那凯理过发" “我经常克那凯吃粥”。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19)

上世纪 50、60 年代中期, 公营剪发店生意昌隆。 今已大不如昔, 这是柳州目前唯一保留还在经营的老店。 粥店在街中部,十几二十平方, 天天粥友满座,人满为患。 有皮蛋粥、瘦肉粥、青菜粥、 花生粥、鱿鱼粥......

有好多人就为吃碗粥跑了半边城.。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0)

曙光西路古时为柳州古城南段城墙内侧路, 曾是一条极为兴盛的官商要道。 改造后的曙光西街, 似乎重现古时柳州“官商要道”的风采。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1)

颇家巷是一条百年古巷, 因旧时巷南端, 有一叫“颇家社”的祭祀土坛而得名。 旧时巷内居民多以打浆、 面粉加工和做小生意为业, 现在里面仍有几家, 口碑不错的餐饮小店。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2)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3)

颇家巷几经变迁,历尽沧桑。 住房及其路面破烂不堪, 黄、赌、毒泛滥,

曾是全市有名的“毒巷”。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4)

近年来,市政府加大整治力度, 情况大为改观。 巷内居民自发组织义务治安巡逻, 昼夜巡逻,颇家巷的治安状况已明显好转。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5)

门前这样的小斜坡, 老柳州把它称之为“码头”。

大多数的巷子都是私人房, 也是很多年轻人租住的地方。 这些路承载过去,通向未来。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6)

从罗池路口望去,

冷冷清清人影都少见。

时光倒流二十年,这里可是人头传动,

熙熙攘攘,商家的必争之地。

当年东门菜市座落于此,

四方之人都来买菜争利,好不热闹。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7)

从东门城搂进城第一街就是它,

可想古时也是市井繁华各色人员留恋之处。

随着东门集市搬迁,

罗池路东一巷归于平静,

站于巷内方佛耳边还传来往日客人与商家讨价还价之声。

现今巷内中段东门城楼院内,

有柳州目前较大较正规古玩市场一处。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8)

西柴街, 以前是老柳州的木材集散地,

是一条专门卖柴火的商业街,

原来是分为两条街,

一条叫做西兴街,一条叫做柴门街,

后来合并起来称为 "西柴街"。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29)

西柴街所卖柴火都是从柳江上游融安三江一带,

走水路放排下来,

在此集散卖往全区内外各地。

今天走在仍然狭小的西柴街,

感决没有什么变化,

只是板皮房变成砖木结构楼房。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30)

“食在广州,死在柳州”,

这个“死”赞的正是古时柳州棺材好,

古龙在《天涯明月刀》中特别交代

“那是口上好的楠木棺材,

是特地从柳州运来的”。

过去,柳江上游的木材扎好木排,顺水而下,

到了柳州后就停靠在沿江的码头。

因此沿江的街道就出现了大量的棺材制作店。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31)

河对面叫窑埠街,

人们挑着各种东西从渡船上下来,

唐朝刺史柳宗元诗中提到:

“郡城南下接同津“。

“通津”就是指窑埠码头。

如今柳江河水已淹没了码头,

依稀可见一、二级台阶。

窑埠街很清静,附近居民都搬迁了。

走在清静小路,两旁稀稀落落低矮的房屋,

还有几户船家停靠在河岸边,

似乎在怀旧当年的情景。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32)

寻常巷陌,一个城市的背影。

柳州有很多小巷都不存在了,

天星巷;夫蓉巷;黄公巷;文武巷;

只能留在老柳州人的记意中,

但我们对柳州的喜爱从未改变。

(来源:柳州播报、天涯论坛、广西同城、摆古、网络综合整理)

你没见到过的柳州(回忆感人不认得这条路)(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