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通行本)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道德经》(帛书甲本)第七十八章: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版本说明:

题目所引的经典原文近似帛书甲本,因此附上帛书甲本《道德经》的七十八章,可作为参考。但本文不考虑以它为范本进行阐释,原因是:尽管“通行本”较“帛书甲乙本”而言改动较多,但是通行本是大众日常能接触到的版本,内容通俗易懂,故以此为准。

翻译:

大道像泛滥的河水啊,周流在左右。万物靠它生存而它不干涉,成就一切而不居功。养育万物而不加以主宰,它永远保持无欲状态,可以说是小;万物归复于它,它也不加以主宰,可以说是大。由于它从不自以为大,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

老子对道的解读(老子的道重解)(1)

解读:

一、作为喻体的“水”与作为本体的“道”

此章一开头,老子便使用了“洪水”作为抽象概念“道”的喻体,我们读《道德经》会发现,老子很喜欢“水”,也很了解“水”,他还常将“道”比作“水”。

比如第八章的“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老子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很接近道。

从物理角度讲,自然界中的水受到重力,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第八章老子发现了水的“流动性”,由此联想到了“道”——“道”无处不在、善于卑下、不与万物争抢;

而第三十四章,老子则发现了水的“延展性”,他在此处特意使用了“氾”字,“氾”指洪水泛滥,我们可以设想,当水量足够多的时候,水不受约束,四处漫流,它可以覆盖地面上的一切沟壑,并形成一个水平面。这时候你还能分清左右吗?分不清啦,所以,第三十四章首句“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表面在讲“水”的延展性,深层则在说明“道”是无所不在的。

老子对道的解读(老子的道重解)(2)

二、“道”的特点

既然“道”无所不在,那么“道”是否对这个世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老子思想中,“道”代表表象世界背后的究竟真实。

就它在世界中的角色而言,类似于西方哲学所讲的“自因”,或者通俗讲法的“运行规律”。

但是,“道”有着自己的内容特点——除却上文提到的“无处不在”、“善于卑下”和“不与万物争抢”之外,第三十四章后半部分提到了“不辞”、“不有”和“不为主”。

看到这里,让人不由想起了《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一章把“道的来由、特点和命名”都交代得清晰明白: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寂静无声啊,空虚无形啊,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再勉强命名为“大”。

老子对道的解读(老子的道重解)(3)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和第二十五章配合着一起看,我们便能对“道”形成一个具象的感知了:

1、“道”的状态怎么样?“道”混沌一体,不容易被人觉察。

2、“道”等同于天地自然界吗?不是,“道”先于“天地”而生,它是一个根源性的存在。

3、“道”是究竟真实吗?是的,“道”不会因外力而改变,它具有绝对性。

4、“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作用如何?“道”在空间维度是无所不在,无不覆盖的;“道”在时间维度是循环运行,从不止息的。

5、“道”与万物的关系如何?“道”是万物的母体,万物在道的作用下生成毁灭,但“道”从不是万物的“主宰”。

6、“道”的能量来源是什么?第三十四章说“道生成万物是小,万物死灭复归于道是大”。历来人们皆以“生生之德”为“道”的最可贵之处,可老子有反向的思维角度,他认为“反者道之动”——它既显示了道对一切事物的统摄作用,又揭示了道的运行能量来源,即从事物对立面交替变化中不停获得自我更新的能力。万物毁灭以后复归于“道”,意味着下一次的生成即将到来,这才是“道”之所以“大”的内涵。

老子对道的解读(老子的道重解)(4)

三、思维提升,要正确认识“道”与“名”的关系

上文提到老子在给究竟真实命名时,他用了一个字形容,叫“强”,即勉强。

为什么老子这么说?为什么他在“道可道,非常道”之后,要紧接说“名可名,非常名”?

原因在于,“名称”是服务于人类的概念称谓,人们在思维与表达的环节上,必须使用“名称”,不然便无法描述了。

可是在语言使用的时刻,“名称”却不能精准全面地传递思想内涵,比如“道”、“仁”、“空”等等一系列名词,即使是一个学习过经典的人,请他解释这些名词,那也是相当困难的。

是以,作为一个学习者,认识到“名”的两重性,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尽量探究“名称”背后的哲学思想,而避免陷入文字的纠缠。无论是老子的“水”、“婴儿”等意象,还是庄子的“朝三暮四”、“庄周梦蝶”等寓言故事,都期待你能够运用这一方法,不拘束于“名”,而探求其精妙之“道”!


作者简介:

一纯,广州00后。2015年起在家自学国学,2018年至今师从上海交通大学杜保瑞教授学习中国哲学,现师从岭南学者雍平老师学习古文创作与文字训诂。

老子对道的解读(老子的道重解)(5)

(作品声明:2022年起,凡《一纯国学》网络平台所公开发表之文字,未经作者授权许可,其它网络平台不得转载,若有违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