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白云的故事》

文/山里人

*

"白云"是一只鸡,一只下蛋、育雏同所有母鸡一样的中华土鸡。别致处在于,它长着一身纯粹的白色的羽毛。在青青的草地和山坡上,显得格外地起眼,像一朵小小洁白的云。

人参姑娘民间故事(山里人:白云的故事)(1)

也许正因了这身白羽,让它成为公鸡竞争的对象。那些开了鸣的小公鸡,成天围在它身旁,不停地打斗或划拉着尚未强壮的翅膀…。它却始终平静地觅食在草地之间。

天赋壬葵,"白云"最终跟在了"铁头"的身后。

一般说来,一只公鸡最多带二十只左右的母鸡,而体形健硕的"铁头"恨不得所有的母鸡全归它。尽管它已经有了三十多只形影不离的伴侣,却还时常向别个的碗里霸去。整个鸡群里发生的战争,"铁头"是罪魁祸首。

遗憾的是,公鸡不知合纵连橫。但是"白云"却有了依靠。 石榴树缀满颗颗红玛瑙般的花骨朵时,"白云"踏上了它的做母亲之旅。 我曾从集市上,特地买回了几只方竹笼,供母鸡下蛋和抱窝用。其中的一个笼子,在"白云"下头蛋时,是"铁头"领着它进去的。之后, "白云"就一直在这个笼子里下蛋。鸡认窝不认蛋。

在二十多天的孵蛋期间,除了晕乎乎地跑出来补充些水和食物,"白云"尽心尽力地履行它的使命。等它从笼子里出来时,身后已跟了一群,落地就会跑的鸡娃娃。

刚到世界的鸡娃,高兴的四处乱跑,以至"白云"不停地发出,低低的咕咕声…。听到咕声,鸡娃们就会扇着拐栆样的小翅膀,立刻拢到母鸡的身边。咕鸡、咕鸡。咕,是鸡跟鸡之间相互沟通联系唯一的方式。不停地低咕,是母鸡怕孩子走失。另一种情况就是唤同伴来共食。如果遇到危险的情况,它们也会用这咕声发出警报。倘若咯咯大叫,不是惊慌就是高兴。人言鸟语鸡声,都被大自然规定好了的。

门前的草地上,"白云"带着小鸡,像往常一样地觅食。它把稻粒或小虫啄碎后,咕小鸡们来享用。它不停地啄,不停地咕,自己却不吃。

晌午的太阳,扫光了草地上的树影。"白云"领着它的孩子们,向槐树下的浓荫走去。

在那里,它把小鸡,全都收进胸腹处蓬开的羽毛中,以半蹲的姿势,为鸡娃们遮挡着暑热。自个却张大了嘴,喘着气。它时不时偏偏头,看看天,又悄悄地冲个盹…。

鹅群过来了。高视阔步的鹅群,呆头呆脑。它们时常甚至不把我放在眼里。动不动就会把头贴着地,朝我冲过来。很不友好也很难沟通。但是,它们有着蛋不外生,往返认路的好习惯。在它们固定的路径上,鸡鸭猫狗,老远就让开 "白云"栖息在鹅行的固定路线上。它起身正准备离开时,一只鹅已经朝它冲过来。头铲着地,标直了长颈,口中发出咻咻的气流声。它很愤怒,也许它认为,"白云"挑战了它们的权威。但它显然是个爱管闲事的傢伙。

为了已受到惊吓,惶恐却不知所措的孩子们,"白云"毫不避让地蓬勃起脖子上的羽毛,紧张地沉下身子,微微弯下的腿作出腾飞的姿态。两眼死死地盯着鹅的目光。鹅头鸡冠,对峙成水平状态。这气势竟然镇住了鹅的狂妄。就在鹅犹豫的瞬间,"白云"主动地发起攻击。它一纵而起,一口钳住对方肉瘤后面的毫毛,紧接着用爪抓挠对方的嘴和鼻孔,同时,发疯似地用双翅猛扇对方的脑袋。这一连串的战术动作,一下子就把对手给打蒙了。被打蒙的鹅,直起长颈,就地转了两圈,张开阔大的翅膀,嘎嘎大叫着飞身而去。

整个鹅群居然也就绕开"白云",侧行以过。

"白云"剔去嘴尖上的鹅毫,重新唤回惊散去的小鸡,带着它们,离开了这块是非之地,走向屋后的山林。

*

责编:刘 忠《白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