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我家住山东(杨斌居民眼里的)(1)

■杨斌(右)手把手教居民报粤康码 林景余/摄

“阿峰,有什么事吗?”透过玻璃门看到居民何祖峰到访时,杨斌起身出门迎接。当得知何祖峰不清楚往返珠澳出入境的报备手续和如何申请“粤康码”时,杨斌细心地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相关流程。

位于珠海香洲区拱北街道的茂盛社区和澳门仅一墙之隔,该社区居委会辖区内的粤海国际花园,紧邻拱北口岸,港澳住户有425户1275人,占比达36%。自复工复产后,常有港珠澳居民往来。按珠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持珠海市公安局签发的《港澳居民居住证》的特定人员入境后3小时及出境前1小时内,须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于是,以上咨询的画面时常出现在该社区居委会。哪怕讲解了很多遍,杨斌依然很耐心地演示每一个步骤。“你在每次出境前,发微信跟社区工作人员说一声,再把核酸检测、身份证等资料拍成图片发给我们,入境后告知我们,你的任务就完成了,剩下的交给我们。”听到杨斌这番话,何祖峰连声道谢。他坦言,社区提供线上申报的渠道,出入境方便多了。

“飞太,我们想跟你了解一些情况,看有没需要我们提供帮助的?”在走访社区居民时,性格开朗的杨斌那灿烂的笑容和温柔的话语里,总是透着一股亲切、热情和担当。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她身上的这股作风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自抗击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身为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的杨斌成了茂盛社区疫情防控的“中枢神经”,上传下达、分配任务、督促落实、宣传发动都有她忙碌的身影,经常从早忙到晚上11点才回到家。

“社区居民就像家人一样,自疫情发生后,我不敢有一丝松懈。”杨斌说,她的手机24小时在线,连洗澡都把手机放在旁边。每天,杨斌要分析处理社区几十份文件,解决各个疫情防控值守点反馈的问题,接听接待群众来电来访等,最多的时候一天得接100多个电话。

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刮风还是下雨,杨斌都带着工作人员在社区忙碌着,很多居民笑称她像极了影视作品中挂帅出征的“穆桂英”,也像疫情与居民之间的一面“防护墙”。据悉,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拱北街道成立了港珠澳大桥防控疫情临时党支部,同时组建了一支由12人组成、平均年龄33岁的“大桥先锋突击队”。每天,杨斌带着这支队伍一同坚守在口岸第一线。

南方工报责编:徐红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