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巨型风筝制作方法(退休老人钻研手工微型风筝17年)(1)

【背景】凤凰蝶、太阳蛾、猫头鹰……这一个个如手掌般大小的微型风筝均出自杭州的一位退休老人陈永联之手。据了解,陈师傅今年已经83岁,是杭州市华丰社区家喻户晓的风筝达人。他钻研手工微型风筝已有17年,经过他手的风筝都可以飞百米高。

【解说】走进陈师傅家里,阳台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风筝,底下是一个方桌,这里就是老人的工作室。他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个作品“花蝶风筝”。据了解,这个作品创作于2014年,长约15公分,翅膀约4-5公分,采用杭州丝绸制作而成,色彩鲜艳,薄如蝉翼。

【同期】微型风筝制作艺人 陈永联

我们(用的)是杭州的丝绸,真丝绸,你看看多少薄多少轻,它这样一飞就飞起来了,我不要跑的,我就在走路这个一点速度,它就上去了这么一个优点。

【解说】定位、量衣、削骨、黏合、布线......这些微型风筝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图案花纹到色彩搭配,全是陈师傅自己构思设计。他告诉记者,做微型风筝很有讲究,需要认真量过、画过、比对过,把握好每个工序,才可以把风筝放飞,而最关键的就是制作微型风筝支架的竹竿质量得好。

【同期】微型风筝制作艺人 陈永联

最重要的就是骨架,骨架就是毛竹来做的,这个毛竹要求要三年以上的老竹,还要冬天砍下来的竹子,为什么冬竹呢,冬竹它不会蛀这个优点,如果你做好了它蛀掉了,你这个风筝就飞不来了,冬竹它这个细菌也没有了,没有细菌的,也不会蛀这个竹子。

【解说】据了解,微型风筝是中国风筝一大类系,因其高难度的制作工艺而很少见到。为此,陈师傅还制作了活页教程,上面将制作的步骤和要领一一呈现,方便他人入门学习。陈永联老人称,只要有人感兴趣、喜欢学,有恒心和钻研的态度,他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

【同期】微型风筝制作艺人 陈永联

我最大的希望把这个风筝代代传下去,而且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这个手工的是中华民族的非遗物质产品,这个得到国家的保护,而我这么(大的)年纪,要发挥我的余热,我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全部都传教给他们,希望他们今后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李崇瑄 鲍承康 胡徐峰 浙江杭州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