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最高而在肺癌的全程治疗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患者都会选择放疗,早、中、晚期的肺癌患者都可以通过放疗进行治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肺癌的放疗效果及作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肺癌的放疗效果及作用(放疗地位不可忽视)

肺癌的放疗效果及作用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最高。而在肺癌的全程治疗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患者都会选择放疗,早、中、晚期的肺癌患者都可以通过放疗进行治疗。

清远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宋慧胜介绍,放疗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在传统治疗中,放疗与手术、化疗一起统称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据统计,约65%~75%的肿瘤患者在其治疗的过程中接受过放疗,所以正确使用放疗非常重要。

早期放疗是根治肿瘤的方法之一

宋慧胜介绍,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是利用高能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来杀伤癌细胞的方法。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到肿瘤病变内,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邻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通常将肺癌分为四期,分别是I期、II期、Ⅲ期和IV期。”宋慧胜说,I期相对来说肿瘤发现比较早,病灶的体积比较小,没有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也没有脏器转移。

大部分早期肺癌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但对于一些高龄、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肺癌患者,或不愿意手术的患者,除了手术治疗外,也可以考虑放疗这个治疗手段。

早期肺癌经过根治性放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常用的放疗方式包括三维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疗、TOMO放疗、质子重离子放疗等。

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立体定向放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早期非小细胞型肺癌(NSCLC),局部控制率可达90%,是高危、老年或者拒绝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实现根治肿瘤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实际上,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此时,同步放化疗成了此类患者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法。同步放化疗是指放疗联合全身化疗,一般需要接受4-6个疗程的化疗,为期一个半月的放疗。

小细胞肺癌对放射线敏感

“对于肺癌Ⅲ期患者,我们称为局部晚期。”宋慧胜介绍说,对于Ⅲ期肺癌患者,通常肿瘤较大,很大一部分患者已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属于局部晚期。这类患者手术治疗很难达到根治的效果,指南建议对不可切除的Ⅲ期肺癌患者首选根治性同步放化疗,这时候放疗尽可能要达到根治的效果,放化疗结束后,可以考虑免疫治疗维持。

对于有远处脏器转移的晚期肺癌,放疗这种局部治疗手段似乎作用不大。不过,针对一些局部有显著症状的转移灶,可以考虑姑息性放疗减轻症状,比如骨转移,可以通过放疗减轻疼痛;脑部转移灶可以放疗控制病灶发展,减轻脑水肿;肾上腺转移可以通过放疗控制病情。多发脑转移患者一般选择全脑放疗,寡转移灶可以选择立体定向放疗。

放疗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地位”很高,小细胞肺癌对放射线敏感,早期小细胞肺癌通过放疗和化疗联合治疗有可能会使疾病达到完全缓解。

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术后N1、N2患者需要进行纵隔淋巴结放疗。对于未行手术的小细胞肺癌,前期治疗结束后,指南建议对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患者进行全脑放疗来预防脑转移。

放疗除了单独运用,也可以和手术、化疗、靶向和免疫药物等联合应用。放疗在控制局部病灶的同时,可以释放肿瘤新抗原进入免疫系统,激活细胞免疫反应,可引起“远隔效应”,进一步改善患者疗效。

绝大部分的放疗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

不少人因为担心放疗产生辐射,“畏射线如虎”。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放疗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放疗后会产生相应的皮肤损伤。

初期照射区域皮肤发红,后期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一些患者会出现脱皮等症状。只有照射全脑时,患者才会有脱发。大部分患者在放疗后,会产生疲乏的感觉,但多数可以耐受。

一些患者在经过约2周的放疗后,常伴有咽喉疼痛、干咳等症状,大部分患者会有进食梗阻感。这是因为放疗使得咽喉产生间歇水肿,症状轻微者仅需要注意饮食即可,可进食温凉软食,禁食过热、干硬以及较黏的食物等;症状严重者需及时就诊,接受抗炎、表面麻醉剂治疗,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撰写】陈之瑜 刘秋宜

【通讯员】彭可明

【作者】 刘秋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