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位大人物,叫徐继畬,是山西五台县人,很了不起。他是道光六年的进士,历任广西、福建巡抚、闽浙总督、总理衙门大臣等要职。

徐继畬还是位大学问家,其所著的《瀛寰志略》,成为了影响中国近代史乃至东亚近代史发展的重要启蒙作品。

如果说林则徐、魏源等人在闭关锁国的清朝后期首先觉醒是“开眼看世界”的先驱的话,介绍和平等对待西方国家的历史、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地位的徐继畬无疑是中国近代“正眼看世界”的先驱,他跳出了魏源等人在《海国图志》中依然秉持的传统天下观的思想体系,而站在世间各国皆为平等的立场上看待和认知世界,树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世界观”。

徐继畬的后人中,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军事家,他就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帅徐向前。

徐继畬是徐向前的高祖,即徐向前祖父徐鹤林的堂祖父。

据徐向前后来回忆,由于为人正直,徐继畬的结局很惨,后被清廷罢黜治罪,死后还服刑,棺材用铁链子锁着。

其中有800人曾是徐向前的部下(其中有800人曾是徐向前的部下)(1)

徐向前生于1901年,他家原先是一个大户,到祖父徐鹤林手上时,因经商大赔钱,家业衰败了。徐向前的父亲徐懋淮是晚清秀才,教了一辈子书。徐向前母亲赵金銮没读过书,是个农村家庭妇女,但教育孩子很有一套。徐向前的胞兄徐受谦后来在阎锡山部队当了名军需官,全国解放后在太原文史馆工作。

1919年,徐向前进入阎锡山创建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读书。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还出过我党的不少领导人,如薄一波、程子华、李雪峰、王世英等。

1921年从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毕业后,徐向前曾在五台县河边村任小学教员。河边村与徐向前的家乡永安村很近,隔河相望。隔着的这条河,就是滹沱河。河边村呢,就是阎锡山出生的地方。

1924年4月,徐向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蒋介石纵横天下之军事武力崛起于黄埔军校,被称誉为“军中骄子”之黄埔一期生更系其赖以统军行武之主干力量。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间第一期生迁移台湾、港澳或海外的有130多名,其中随军队到台湾的第一期生有近百人。

黄埔军校一期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国民党方面的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桂永清、李默庵、宋希濂、黄维、范汉杰、郑洞国、陈明仁等,共产党方面的陈赓、蒋先云、宣侠父、左权、王尔琢、许继慎、蔡申熙、周士第等。

但当时很不显眼、被蒋介石视为不会有啥前途的徐向前,却是后来成就最大者,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之一,并且是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

开国元帅中,夫妻都是黄埔毕业的,也只有徐向前。他的妻子黄杰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子班毕业的,同学中有赵一曼、叶剑英的两位前妻曾宪植与危拱之、王明的妻子孟庆树、聂荣臻的妻子张瑞华、红军中唯一的女司令胡筠等。

1929年6月,徐向前被中央军委派往鄂东北,从事军事领导工作。

1930年春开始,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徐向前就历任第1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红4军军长、红4方面军总指挥兼第4军军长。

徐向前的人生高光时刻,就在在鄂豫皖根据地时期。

红军时期,在国共两军的黄埔毕业生中,徐向前是第一个当上方面军军事主官的。国军中的黄埔生提升最快的是胡宗南,当时不过是国民党军第1军第1师师长。

在所有红军将领中,徐向前是指挥的部队数量是最多的——红4方面军高峰时期有8万人之多。

徐向前打仗很厉害。

1932年3月22日至5月8日,红4方面军主力15000多人在总指挥徐向前的领导下,主动发起苏家埠战役,歼敌近3万,开红军攻坚打援先例,后被我国国防大学、美国西点军校等多个世界著名军事院校作为经典战例编入了教材。

1932年10月,红4方面军主力被迫撤出鄂豫皖苏区,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11月至1934年8月,徐向前指挥红4方面军在川北抗击国民党军的“6路围攻”,以8万之兵对敌20余万,最终歼敌8万,创红军军史之最。

抗战初期,徐向前在军中的地位不算高,是八路军129师副师长。1938年,徐向前刚在冀南平原搞出一片大好局面,就被毛主席派到当时最复杂、最乱的山东去当第一纵队司令员。

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时期,徐向前是八路军中指挥的部队人数最多,地位最高的相当于方面军一级的军事主官(同时指挥山东、苏北、淮北各路共军,包括山东纵队和115师),且战绩辉煌。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的仗愈打愈妙,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一气呵成,歼灭了阎锡山的军队30万人之多,解放了山西全境,毛主席曾多次通报全军进行赞扬徐向前所部。

苏家埠战斗、反六路围攻、晋中战役、太原战役这四大战役均被列入我军55年以前的十大经典战役之列。即十大经典战役,徐向前一人独占其四!

徐向前的威名,常使敌人胆寒。晋中战役中,我军战士冲进一间挤满日本兵的屋子(抗战结束后,阎锡山收编了不少日本军人),为首的日本军官拦上来问:“你的太君的徐向前?”战士大声说:“是的。”日本军官转头一声呼叫,满屋的敌人立刻缴械投降。

其中有800人曾是徐向前的部下(其中有800人曾是徐向前的部下)(2)

建国后,徐向前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长、军委第一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

徐向前是门生弟子遍布5大野战军的老帅。

开国将帅,是1955年至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以后,被授予将帅军衔的高级将领的统称,共1614名,包括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 。

在这1614名开国将帅中,有800人曾是徐向前的部下。

1979年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徐向前出任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总指挥,指挥从广西方向对越南发起进攻的东线兵团,以及从云南方向对越南发起进攻的西线兵团,干净利索地打赢了这场对外战争。

东线兵团由解放军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缺149师)组成,总指挥是大名鼎鼎的开国上将许世友。

西线兵团由解放军由第11军、第13军、第14军及第50军149师组成,总指挥是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杨得志。

这一年,徐向前78岁,许世友74岁,杨得志68岁,都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此战开始前,徐向前仿佛又回到了革命战争的年代。他每天都到位于北京西山的统帅部指挥作战室,亲自参与作战方案的拟定,关注前线战事的进展。

此战从1979年2月17日凌晨4时半开始,正好打了一个月,于3月16日结束了——使越南国民经济倒退了至少20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徐向前回到家,夫人黄杰开玩笑地对秘书说:“老徐一打仗精神好多了,只怕今后没有那么多的仗打呢。”徐向前听后笑着说:“失业好嘛,军队失业,可以全力投入经济建设。”

徐向前有四个孩子。3个女儿徐松枝、徐鲁溪、徐小涛从事的是医务与计算机工作。儿子徐小岩曾任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将军衔。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帅因病在京去世,享年89岁。

其中有800人曾是徐向前的部下(其中有800人曾是徐向前的部下)(3)

按照他的三条遗言,丧事一切从简。骨灰撒向了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山。

徐向前元帅去世后,解放军总政治部给家属发了8000多元抚恤金。这是徐向前留下的最后一笔财产了,但徐家一分钱都没动,全部给了徐向前的秘书郭春福,因为郭春福的孩子得了白血病急需用钱。

1971年毛主席见到徐向前时,曾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说:好人!好人!

这个好人的家风很好,全家都是好人!(刘继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