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作践自己)(1)

今宵欢乐多

5月1日,冯唐的转发了女网友捧着他的新书《在宇宙间不易被吹散》的自拍,在评论中有一条这样写道:“凡是好看的姑娘,你就说今宵欢乐多,但是平凡的姑娘,你就说在宇宙间不易被吹散。”这张自拍上挂着冯唐的评语:“在宇宙间不易被吹散。”

虽然网友的臆测过于主观,但微博里的冯唐,的确是偶像,是君王。

微博里的冯唐,被漂亮姑娘们簇拥着,争相捧着冯唐著作自拍,哀求冯老师“翻牌子”,一旦被冯唐转发并写道:“今宵欢乐多”的姑娘,都有被加持后的心满意足,仿佛和作家本人发生了多么亲密的关系似的,身份里多了个官方认证的“文艺女青年”标签。

冯唐是最早,也是最先开创微博营销的作家。而这小小的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对于一个前麦肯锡合伙人而言,真是“雕虫小技”。从小说《不二》开始,早在2011年冯唐的微博就掀起读者营销模式。当时做线上营销的目的比较单纯,因为《不二》被禁,只能中国大陆之外的地方购买,如果不发声,这本书基本会遭受沉入海底的命运。然而,经过微博营销,这本书在香港的销量惊人。在接受采访时,冯唐就曾自豪地说:“第一,2011年7月出版后,已经是2011年香港小说销量第一。第二,已经是香港机场多年以来卖得最好的小说。当然,总销量中80%甚至90%可能是国内读者买走了,天地图书湾仔旗舰店的统计是80%以上的读者是买两本或者两本以上。”

而此后,冯唐与网友互动的因由,大多是冯唐的新书,而且营销效果屡试不爽。

《在宇宙间不易被吹散》是由随笔以及冯唐拍的摄影作品组成的。书中一篇“笃定的核”里,基本阐述了这本书书名的意思——每一个牛逼的人都要有个笃定的核,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如今,《在宇宙间不易被吹散》是姑娘们的自拍新道具,但显然冯唐现在与读者的互动远没有前几年频繁。2017年截止到目前,冯唐与读者只有12次互动,其中1次是男生,11次是女生。

冯唐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作践自己)(2)

(《在宇宙间不易被吹散》中的摄影作品)

作为一位畅销作家,冯唐的新书总能位居榜首。他和韩寒、郭敬明,虽然不在一个体系里,却都是当代文学现象级人物,当然,这三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商业化”。即使外界对冯唐的文字有赞赏,也有诟病,但并不妨碍他微博里的美女自嗨,更不妨碍书的销量。

当你走进冯唐位于古庙里的工作室,看他在环绕的佛像中既能静心打坐禅修,也能和投资人海阔天空;既能饮酒赋诗,也能指点商业迷津。冯唐的世界里并没有断崖般的边界,商业可以与梦想同时肆意生长。就像他自己无数次说过的那样,“文学和商业是我人生两大爱好。”

整天高冷没人看你

只要是冯唐干的事儿,必然伴随两种声音:赞赏和诟病。

当初在麦肯锡任合伙人时,冯唐出版北京三部曲开始,这两个极端的声音,就开始伴随他。辞职当专业作家后,冯唐翻译了《飞鸟集》,又惹出坊间各种质疑。住四合院、在古庙办公,玩玉,搞收藏,也被一些人看不惯。今年,冯唐在真人秀节目里担任“主持人”,这事儿又成了坊间的话题。

冯唐在微博和知乎里,是两种形象。微博里的冯唐玉树临风,才华横溢;知乎里的冯唐自恋自负,只剩肿胀。

在知乎关于冯唐主持《搜神记》的话题下,不乏这样的评论:“选钢琴家赵胤胤作加嘉宾,让他弹琴,PK冯唐念诗,叫一堆小孩投票,看念诗和弹琴哪个更打动人。真!是!尴!尬!这个时代本来就不流行诗,对着小孩念诗场面还蛮尴尬的。”然而,口碑和播放量似乎不是冯唐做《搜神记》追求的目标,看过节目你会感受到冯唐像在做一项试验,“我想把写小说的过程视频化,因为写小说要找一个原型,我肯定要跟他聊天”。你看,人家毫不避讳自己的“私心”。

《搜神记》,跨界的纪实真人秀节目;冯唐,第一次作为主角走进一档真人秀节目里。

这节目在冯唐口中,是一个“怪物”:“简单地说这个节目是一个大怪胎,可能全世界范围内都没这样的,搁到哪儿都可以,搁到综艺类,我又不想变成《名人面对面》、《鲁豫有约》、《老友记》。”

节目里的冯唐,相较于职业主持人,状态更加真实、朴素。比如:在冯唐采访性用品体验师吴小飘一集里,吴小飘拿出一件件“性趣玩具”向冯唐解读用法和效果,冯唐的眼神在逃避。采访李东田,冯唐表现出对钱的敏感,东田说被人拉去拍广告,冯唐即追问“一天赚多少钱”,李东田说到自己在剧组打光,冯唐紧接着问:“那能多赚一份钱”?冯唐借着放低自己的姿态,带观众去感受中国当下的真技艺,真性情。伴随着诸多的“第一次”,冯唐也感受到久违了的创作激情,甚至那份对新事物的紧张感。

《搜神记》里的冯唐,已经彻底告别了当初“闪光灯就像有人拿把枪顶着我似的”的状态,人到中年,他对外界、对镜头,显得更加包容。所以,这一次镜头前的冯唐显示出:“你整天高冷没人看你,要把那些幽默感带进去,我先黑为敬”。

大神搜神

《搜神记》是创新访谈综艺节目,也是冯唐想把写小说的过程视频化的实践。以往大家常见的形式是,先有文字,再改编成影像作品。但是创作之初,必然先和原型进行采访,体会对方的生活。如果将这样的访谈呈现在观众面前,用想不到的角度去呈现,会成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时下真人秀节目泛滥,冯唐看时不免心生排斥,明星们在真人秀节目流露出明显的表演痕迹,背后还有剧本支撑。冯唐想,如果自己做真人秀,不在乎嘉宾的级别、知名度,只看重对方是否有“真技艺”,敢于流露“真性情”。

腾讯视频对冯唐这个想法很感兴趣,经过协商,冯唐保留小说版权,腾讯保留视频节目版权,大家就这样生出了一个“怪胎”。冯唐自嘲:“简单地说这个节目是一个大怪胎,可能全世界范围内都没这样的,搁到哪儿都可以,搁到综艺类,我又不想变成《名人面对面》、《鲁豫有约》、《老友记》。”

借着放低自己的姿态,带观众去感受中国当下的真技艺,真性情。伴随着诸多的“第一次”,冯唐也感受到久违了的创作激情,甚至那份面对新事物的紧张感。

冯唐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作践自己)(3)

“真”,是冯唐做《搜神记》的初衷。

在节目中,冯唐朗诵自己翻译的《飞鸟集》,还挑选了争议最大的那句:“有了绿草,大地变得挺骚”。自己还加以感叹:“挺好啊!字也少,还押韵。”但是,节目中当嘉宾聊到《飞鸟集》被强制下架,冯唐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真性情:“大地就不能挺骚,泰戈尔就不能挺骚,诗就不能挺骚?垃圾!”话音刚落,冯唐已经将诗稿扔到地上。这一首诗的时间里,冯唐的自恋与失态,被摄像机全部记录下来,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冯唐。

《搜神记》里90%的采访嘉宾,是由冯唐提出的,“我没有一定的标准,我觉得他们可能跟其他人有不一样的地方,他身上有一些古怪点,值得可写。”冯唐采访张雪崴,因为这个被称为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的徒弟,学了12年天妇罗,老师根本没让他碰过炸锅,他是个80后,大学财务出身,冯唐认为这样的年轻人完全吃不了苦,他跟他老师这一辈子做这种炸物,变化也不大。可张雪崴为什么有坚持?乐趣在哪里?里边有哪些很精维的东西?这种对幽深细节的探究,造成世界一点点变得更美好,也蕴含了传承。

另一个采访对象,是冯唐自己的朋友,也是艾青的儿子艾丹,这辈子没有一份正劲工作,每天最重要的事是晚上喝一顿闷酒。冯唐在对谈中探索艾丹在看似闲云野鹤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压力,这样的生活真的像外人想的那样美好吗?这些是冯唐自己的好奇心所在。

关注度较高的,是冯唐和老罗过招的那期。冯唐将自己精心收集的黑料摊在老罗眼前。“乔布斯重新定义手机,罗永浩重新定义了傻X。”“没有乔布斯的命,得了乔布斯的病。”老罗在冯唐的激发下暴露出真实的一面:“我要是退休了,就直接抄着键盘就跟他们对骂!”老罗忘记镜头的存在,第一次敞开自己的内心,告诉冯唐,因为高度紧张,每次演讲自己的心脏都会隐隐作痛。“我愿意少活五年,换取不再登台演讲。”

可惜,几天前冯唐突然表示自己想放慢节奏,原来答应做三季《搜神记》,但现在想盘整一下。“原因是今年觉得太累了,长篇六七年没出了,《不二》被禁,《素女经》又被砍的很厉害。我打算先写长篇,然后压一两年,再写短篇。”这个态度,似乎注定了《搜神记》止步两季的命运。

做什么都得利,做什么都吸引眼球,冯唐式的自恋也有强大的事实为依据。见过冯唐的人才会知道,他为人谦和,态度里没有文字里的嚣张和狷狂,“因为比较喜欢说真话,跟齐白石说的,人活着,贵痛快。平常已经活得不痛快了,文字里就痛快点,大不了你不喜欢不看了。”冯唐说自己的缺点和优点都是实事求是,至于自恋嘛:“人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自恋,谁也管不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