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赵玉国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西四北六条南魏胡同,一户人家的小院里总是人来人往。叶恭绰、邵力子、李济深、郭沫若、于立群、于非闇、老舍、胡絜青、何香凝、溥雪斋、胡佩衡、梅兰芳、王雪涛、程砚秋、余叔岩……这些如雷贯耳的人物,常常在这所院子的北屋正厅一起把酒言欢、谈文论艺,而主人精心准备的美食佳肴也让客人们赞不绝口。

是谁,能邀请到如此之多的社会名人到家中做客?

彼时,有一位20岁的年轻人总站在这间正厅的窗外,注视着屋里人们的一举一动。如今,他已至鲐背之年,作为见证人,给我们讲述了那些人的那些事。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1)

陈半丁老人在北京西四北六条南魏胡同二树堂的家中留影。上世纪50年代,这个院子因为他的到来,一时成为京城名人时常相聚之所。

画坛一宗师

我们暂时将视线移出高朋满座的南魏胡同小院,让时光继续倒转——1910年,“海派”绘画巨匠吴昌硕亲自来京为他题写润格;1920年,齐白石将儿子送到他门下学艺;1930年,张大千为了拜见他苦等三个小时;1940年,才女陆小曼慕名上门拜师……

几组片段,似乎让这位人物的轮廓又清晰了许多——名师之徒、画坛宗师、德高望重、社交广泛、待客有道,这些关键词逐一地浮现眼前。

他可谓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巨匠,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1970年逝世,94年的人生历程从艺70余年,以书画篆刻为毕生事业,以真言笃行反映时代新风。作为“海派”书画大家吴昌硕的弟子,他30多岁便北上京华,开启了“南风北渐”的历程,最终成为“京派”绘画的重要奠基人。

他就是“半丁老人”——陈半丁。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2)

这是陈半丁91岁时的山水作品。

此时的他用笔深沉,墨色润华,以淡赭、花青为主调,清明洁净,凝重中透出仙逸之气,卓然自成一家。

饥饿犹不顾

那位经常站在客厅窗外,注视着屋内动向的年轻人,是陈半丁的次子陈燕葆。那时,他总是时而为他们的妙语连珠暗自叫绝,时而为他们谈论的名人趣事会心一笑,时而还通过他们的品评记下某一道菜的烹饪关键……

生于1932年的陈燕葆如今已90岁高龄,当年在自己家院子见过的人、经过的事,一部分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模糊,毕竟来过家中做客的人实在太多。但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在宴请客人时对于食材是非常讲究的,甚至可以用“挑剔”来形容;而平常没有访客时,对于食物的要求则是“简、淡、素”。

据陈燕葆回忆,上世纪50年代,每逢家中有客人来访,席上必有鱼翅、鱼肚、海参、对虾、大闸蟹等。这些重要食材,陈半丁一定会亲自到海味商店去挑选。“普通的小河虾、河蟹绝不会上席。海参一定是刺参,不带刺的光参同样不会给客人食用。父亲待客时一定会尽己所能地拿出最上乘的食材。”

如此山珍海味,绝非只是“擅长烧菜”的人就能烹出其滋味。“由于当时家里待客非常频繁,甚至有时候像流水席,一日之内要招待好几桌客人。于是,经父亲的朋友介绍,家里聘用了一位厨师,姓张,河南人,能烧豫菜和鲁菜。”对于这位厨师,陈燕葆的印象是厨艺精湛,受到各路来访人士的好评,“并且,他非常懂父亲,知道父亲的口味和习惯,因此与家里人相处得极为融洽。”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3)

在南魏胡同居住时,因离梅兰芳家不远,陈半丁经常在饭后到梅家做客。图为陈半丁(左一)、萧长华(左二)、齐白石(左三)在梅兰芳(右一)家聚会。

陈半丁是浙江绍兴人,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坎坷。为了谋生,他14岁就出去做学徒,15岁时在一家钱庄学徒时接触笔墨,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当时自言:“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可以想见,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头等大事是改变生活的困境,不要说珍馐美味,即便正常的粗茶淡饭可能都算“奢侈”。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陈半丁的饮食非常普通,对饭菜没有任何要求,也从来不会说厨师做的某道菜不合胃口。厨师虽然擅长北方菜系,却时常为了“照顾”这位南方老人的口味,改变一些菜品的风格。“父亲爱吃鸡蛋羹,每天下午都要来一碗。打上两颗鸡蛋,用筷子搅动到没有蛋花泛起,像小米粥一样的质感。最主要的是要放上一点点糖,然后上锅热。这里说的热不是蒸,是热到不使蛋液凝固。”而这位技艺精湛、体贴入微的厨师,后来被半丁老人介绍到了北京一家知名饭庄。

聘请张厨师的那些年,赶上家中贵客盈门,陈燕葆没少干帮厨、跑堂的活儿,以至到现在,他还对当年大厨的一些烹饪技巧记忆犹新。“虽然现在家里有保姆,每天的菜做什么、怎么做我不管,但最后的调味大部分还是由我来主导。”陈燕葆说,当年看着大厨烧菜,一般每道菜看过一两遍,就能琢磨出此菜的精髓所在,自己来烹饪时几乎可以一步到位。不仅是他,家族中的每个人都算是烹饪高手,均得到了这位张厨师的点拨,很多菜的烹饪技法大家到现在都保持一致。

兼蓄雅与俗

青年时期的陈半丁,几乎每一步都走得扎扎实实,甚至顺风顺水,不得不说这与他的为人处世有着紧密联系。

1895年,19岁的陈半丁随表叔吴石潜(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初到上海,在中国近代企业开拓者、“宁波商帮”开路先锋严信厚家做帮工,拓印《七家印谱》。次年,他再赴上海,与当时的“海派”画坛大家任伯年、吴昌硕、蒲华等相识,深得诸家教诲,后拜吴昌硕为师。1906年,严信厚之子严子均邀陈半丁到家中作画。一日,他正在作画时被画家金城所见,金城对其很是赞赏,并邀请他同来北京。到京后,金城又将他推荐到肃亲王府,肃亲王善耆对他大为赏识。在肃亲王书赠陈半丁的一副对联里,我们能看出陈半丁对于生活的要求是既高雅又朴素的:“帖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4)

陈半丁《力争上游》,作于1958年国庆节。

虽然还保持着一以贯之的朴素作风,但陈半丁身上重义气、好交友的性格此时逐渐显现出来。上世纪20年代,陈半丁交游渐广、活动频繁——参与组织画社、执教于京华各美术学校、与文艺名流切磋技艺并提携后学。到了上世纪30年代,其已然是“京派”绘画的中坚人物,其在北京地安门米粮库胡同购置的“五亩之园”一时成为各界名流聚会之所。“米粮库的宅子一进门迎面是山子石,院落松林成行,清幽雅静,地面除种植花草外,还种了一些老玉米、白菜、萝卜等,父亲经常在院子里作画、休憩。”陈燕葆介绍道。

陈半丁的绘画作品以花卉和山水为多,花卉清隽、潇洒、古雅,往往乘兴挥洒,酣畅淋漓;山水超尘脱俗,凝重中透出一缕逸气,卓然自成一家。而我们也时常能看到白菜、石榴、柿子、桃子这些平常之物出现在其画面中,此类作品以文人之雅,蕴世俗之物,别有一番情趣。

可以说,陈半丁由南至北,受到古都文化的熏陶,其作品既汲取了文人笔墨之雅,又保留了“海派”色彩的艳丽,更不忽略形似的特点,做到了会通南北、融合雅俗。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5)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6)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7)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时常能看到白菜、石榴、桃子等出现在陈半丁的画面中,此类作品以文人之雅,蕴世俗之物,别有一番情趣。

仍爱江南味

直到搬到南魏胡同,陈半丁已在北京生活近50年。虽然客居北京数十年,艺术上融南北风格于一炉,但他始终乡音不改,饮食也偏重江南风味。

“他喜欢甜味,那时常吃的菜品还有水果沙拉、奶油烤白菜,而沙拉酱、豆沙等都是家里自己制作的。”陈燕葆记得,每逢过年,餐桌上一定会有一道全家福海鲜汤。其主料为青鱼,去刺去皮后将鱼肉剁碎,加入黄酒、蛋清,少许盐和糖,搅拌后一勺一勺下入沸水中成为鱼丸。另外将猪皮油炸,晾干,放在汤里,再加些笋类和菌类。“父亲还特别留意胡同里卖南方豆腐干和酱鸭翅、鸡翅的挑担小贩,遇到了一定买来尝。家里待客做海参、鱼肚、鱼翅时,也会加入南方的火腿、冬笋、蛋饺等。”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8)

当年没有吃完的鱼肚和鱼翅,陈燕葆一直保存着。

陈半丁曾刻过一方印章——“小时飘零老似仙”,表达了中年之后对生活、事业的快慰之意。从他的生活琐碎中也不难发现,这位老人的确懂艺术、会生活、善交友。回想起上世纪50年代南魏胡同的那个院子,他与诸多名人侃侃而谈的场景,是多么惬意而令人向往……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9)

一家人围在半丁老人身边,其乐融融。

(本文图片均由陈燕葆先生提供)

···················

校对 | 予津

责编 | 石叶馨

本文选自《中国烹饪》杂志2022年10月刊,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

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更多专题菜谱

排骨 | 牛肉 | 羊肉

鸡肉1 | 鸡肉2 | 鸡汤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10)

御福名居吃饭的地方(名流齐聚美味常有)(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