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周迅、彭于晏,这三人对我来说相当有吸引力,所以这部片我是必须看的,即便对霍建华大屏幕表现比较担忧。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1)

看完之后,感觉有点怪怪的,却并不妨碍我给出本片做出正面评价。

许鞍华导演的这部片,真的非常许鞍华

看起来是主旋律 却呈现了更多生活的真实

片中主要围绕叶德娴与周迅所扮演的这对方家母女,在抗战期间因时局变化而产生的主动或被动的改变。

故事第一幕,方母以包租婆身份去跟茅盾夫妇(郭涛、蒋雯丽饰演)沟通,希望乱世中能留住租客,光是这一幕,许鞍华就展示了很多细节:方母将糕点放盘子里时,发抖的手犹豫着没舍得拿第三块,当确定对方留不住后直接将糕点端走;而蒋雯丽则在方母走后,将用来招待她的那杯水重新又倒回了茶壶。物资极度匮乏可见一斑。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2)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3)

而霍建华所饰演的角色,一个教中文的老师,原来跟周迅是恋人,分手后在日本人那混了个文职,负责偷送日方情报。于彭于晏的自带光环相比,这是一个苦哈哈的形象,甚至被日本人用枪逼着做七步诗。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4)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5)

本篇着重刻画的,其实还是方家母女。

我们可以看到,宁肯挨饿也要将家里兔子放生的方兰,如何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她那自私而有着小聪明的母亲,被卷入革命洪流后又是如何迸发出人性的光辉。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6)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7)

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人在各司其职,默默奉献。

印刷和派送传单的女孩,药店老板,传递情报的春夏,带路的村长,还有十来岁的小游击队员,等等等等,正是这么多不知名的普通人,同时在朝一个方向做着艰苦努力,才能挨到最终的、明月重新升起。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8)

周迅与叶德娴 精湛演技大大加分

我其实觉得在本片中,叶德娴演得比周迅更有神采,完全将一个历经风霜的,自私、固执却本性善良的小市民形象演活了。

母女俩常有对手戏,甚至有看飙戏的过瘾。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9)

当讨论到租客不辞而别后,说到房租和剩下的物件都归自己时,母女俩相视一望,那种带着一点狡黠的心领神会,简直太到位了。

还有一场戏,叶德娴劝周迅不要不自量力去对抗日本人,说敢杀日本人的都是英雄好汉,你这么瘦,又笨手笨脚,自己死不要紧,不要连累同伴,哈哈哈哈,想到当今流行的猪队友,实在为方母的幽默折服。

周迅的戏,发挥空间最大的一场是她在权衡,是否要牺牲这么多人去救妈妈,那嘴角眉梢,那逐渐盈眶的泪,只有这种时候,才最能体会好演技和烂演技的差别。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10)

本来不想说,不过还是要说两句,霍建华塑造的人物形象总是那么空洞苍白,完全看不到内心翻滚的波澜,要不咱就还是拍拍电视剧算了,别到大屏幕上给人家做衬托啦。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11)

另外有两场戏有点让我不解——

一次是周迅第一次执行任务是,箱里的传单被2个中国兵搜出来,两人紧张的耳语说一定有埋伏,然后居然让周迅关了箱子快走。

还有一场是叶德娴被捕前,也是一个中国病搜到了她袋子里的传单,然后她说自己不识字的,那个兵也慌忙将传单丢进水里,并交代她当心,以后别干傻事。

在这里,许鞍华导演是想用群众演员的滑稽表演来烘托气氛么?

还是想让我们知道,其实,更多的中国人心都是向着中国人的,虽然他们表面上在为日本人干活。

总的来说,我觉得本片不同于以往看过的所有抗战片,值得在影院里花上130分钟。

明月几时有最感人片段(明月几时有浪漫英雄主义与辛酸写实并存)(12)

<end>

猜你想看:

冲霍建华来的歇歇吧 倪妮浮夸独角戏 bug串起来的爱情真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