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之缘

文/任来虎

人过五十,却渐渐地喜欢上了秦腔,离家在外,异地工作生活,在矿区的业余时间,除了写作,那就是秦腔的韵味,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精神享受,更有一帮子亲如家人的矿区秦腔爱好者,常聚自乐班,在秦腔的旋律中让人欣然陶醉与怡然自得。

秦腔柜中缘王玉琴(任来虎秦腔之缘)(1)

而我对秦腔的喜欢,却是从苦音悲情开始的,也缘于自己的性格吧,多愁善感。年前,两好友接连病故,本应人到中年,正是享受人间美好时光之际,却溘然西去,想一想,感觉心情极度的悲凉,大有看破红尘之感。一日,随朋友来到矿区自乐班,静坐一隅,听大家演奏,一首悲惨、凄凉的曲牌,竟然深深地吸引了我,闭目耳听,悲催、凄凉,却又委婉悠长,深深地触及了人心灵的深处,不觉潸然泪下。最后,朋友告诉我,这是一首曲牌,叫《永寿庵》,来源于戏曲《永寿庵》,这部戏也叫《慈云认母》,它讲的故事就是宋朝时,一位娘娘被人谋害,舍子逃出宫后,隐姓埋名,在永寿庵做了一名道姑,多年后,其子出宫寻母,经历诸多曲折,这首曲子就是以这样的故事为背景,向我们展现了这位出家人回首自己凄凉的一生,倍觉伤感、潸然泪下的场景,这就是著名的秦腔苦音曲牌。听了他的话,顿悟有感,原来伤感、孤独、凄凉,却在板胡、二胡等乐器的演奏下,却是如此的打动人的心灵,乐曲虽然委婉悲伤,但曲牌的旋律却让人回味无穷。

秦腔柜中缘王玉琴(任来虎秦腔之缘)(2)

我就心血来潮,在百度里搜索了一下秦腔,好奇心驱使自己需要对秦腔更多的了解。原来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一带),却成熟于秦。但细究其源,具有8000年文明史的甘肃天水,却是秦腔的发源地.也是当年秦始皇的先祖的古籍,秦朝的先民东移时,也把自己当时自娱自乐的唱腔带到了陕西,从秦朝开始,经过历朝历代的演绎和发展,成为如今西北五省的主要戏曲之一,老幼妇孺,城市农村,处处可闻秦腔的旋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秦腔柜中缘王玉琴(任来虎秦腔之缘)(3)

这时,我突然想起以前读过贾平凹的小说《秦腔》,但多年前读书的时候,却没有现在这样对小说的理解和感悟。他在书中这样描述:“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也许,这就是秦腔的魅力,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故事,才能在民间广为传唱。而我,对于秦腔,一不会拉二胡,二不会唱段,三不了解谱子,思来想去,顿觉惭愧。但秦腔一旦吸引了自己,便立马买了二胡,跟着朋友懵懵懂懂地就加入了矿区的自乐班,开始了自己的秦腔二胡生涯,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拜师学会曲牌《永寿庵》,由苦音入戏,悲情入手,因为喜欢,也就学的得心应手,当然,还是得益于矿区自乐班师傅们的悉心传授和指点迷津。自己总结了一下,干任何事情,就是首先喜爱,其次用功,最后勤学苦练,看看师傅们手上虎口的茧子,就知道学艺要想学好,皆非一日之功。

生活中,秦腔自乐班随处可见,几个人,不需舞台灯光,伴着铿锵锣鼓几件简单的乐器便可演绎人间悲欢,在关中农村、城墙根下、农家小院等,过去,常听自乐班演唱,那也是听热闹,不解其意,但现在去看自乐班的演唱,天作幕布地为台,无拘无束,唱戏的投入,听戏的也投入,尤其,喜欢上了秦腔,便到了一次西安的城墙根下,听了一回秦腔,看那唱者提袍抖袖,大吼大唱,声犹震耳,唱者动之以情,酣畅淋漓,而听者,老幼皆有,或席地而坐、或站立哼唱,那种投入的神情,极尽专注。看来,秦腔真是三秦大地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秦人眼中,秦腔是大戏,板胡响处,锣鼓起时,高亢的唱腔响遏行云,那种气势豪情,与南方那些软语呢喃的剧种绝对是两重天,真是:“恰处商周得大音,苍凉激越啭沉吟。千载风雨来天际,一片河山动客心。”

回过头来,再说说使自己学艺进步的矿区自乐班。矿区自乐班,是黄陵矿业集团领导为了关心和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尤其退休职工的业余生活,在矿区家属区的社区管理中心,专门安排地方,购置乐器,让矿区的秦腔爱好者,尤其是那些退休职工,老有所爱,业余时间,大家聚在一起,在各种乐器的演奏中,来上一曲拿手戏,自我陶醉,看那些老职工一曲唱罢,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那喜悦的笑容溢于言表,在情操的陶冶中,也给自己带来了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

秦腔柜中缘王玉琴(任来虎秦腔之缘)(4)

“秦腔是一座桥梁,我们都是走上桥梁的秦腔人”这是自乐班师傅说的一句经典话,在矿区的自乐班里,近乎八十多岁的郭老倾其所有,爱我如子,为弟子们教授秦腔二胡演奏,我把郭老称自乐班的“宝贝”,师傅德艺双馨,我视如长辈,而郭老常常说:“遇到你们这些弟子,都是我的造化,似乎心态也年轻了许多”。还有七十多岁的段老,虽然耳朵有点聋,但弟子们演唱时,他却竖起耳朵,侧身倾听,唱后就一板一眼细心指点;板胡高手老马,功底深厚,常常组织大家曲牌合练,指点演奏,教授技巧,让我的二胡演奏进步很快;年轻的姚妹秦腔悟性好,也是个热心肠,常常在微信群里把郭老传授的秦腔板头、过门,手抄后传到群里,还附带上语音,便于大家演奏和领会。更有春桃大姐的唱腔,字正腔圆,听她演唱,一曲唱罢,似有余音绕梁之韵味。亚尼师妹沉默寡言,但拉起二胡来,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在自乐班师傅们的热情传授,弟子们相互帮助之下,我一个秦腔的门外汉,也有了不小的收获和进步,也许,秦腔的魅力和共同爱好,让大家走到了一起,也给大家带来了无穷的美好享受,矿区小小自乐班,在矿业领导的关心之下,各个成员的关爱和友谊,也彰显了黄陵矿业广大职工群众的和谐、稳定、与幸福生活。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心情悲凉的时候,可以闭目演奏曲牌《永寿庵》;心情愉悦的时候,可以拉上一段《小桃红》;自我陶醉的时候,可以演奏一段《纺线曲》;想要释放怨气的时候,可以来一段《杀妲己》;念母想家的时候,可以拉上一段《盼子曲》等等。这就是秦腔,总能在你心情的变化和喜怒哀乐中,拿起二胡,练上一段,也许,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知道。

秦腔柜中缘王玉琴(任来虎秦腔之缘)(5)

秦腔的知识很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秦腔的魅力无限,却能使人的情感予以表达和释怀,但秦腔的共同爱好,却是我们这些秦腔爱好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情分,大家在学艺的相互帮助和共同进步中,为自己的业余生活带来一份难得的心情愉悦与精神享受。

作者简介:

任来虎,1965年11月生,陕西富平人。现就职于陕西煤业黄陵矿业集团发电公司副经理,陕西煤业作家协会理事,黄陵矿业集团作协副主席。曾经发表散文多篇,2020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走出黄土地》。

秦腔柜中缘王玉琴(任来虎秦腔之缘)(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