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姐们儿准备跟上帝直接……“抢人”。
——她喜欢上了一个神父。穿教袍、守戒律、还去过梵蒂冈的那种。
发觉自己爱上他的第一时间,她上网google了三个关键词:
天主教 神父 啪啪啪。
啧啧啧,不光上帝不让她瞎搞,搜索引擎也不允许,三个词组合起来搜索,屏幕上只弹出来一个词:
禁欲。
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姐们儿笑得跟气门芯撒气似的止不住——
她只信奉一句话:及时行乐。所以,这个词压根就不在她的字典里。
更何况,那个特正经的神父啊,好像也有点特不正经:
- 你还好吧,神父?
- X,你还敢叫我“神父”,明知道这么喊你就很性奋
今天的故事呢,比较喜闻乐见,哦不,车速狂飙。
前后门赶紧焊死,我们发车——
伦敦生活 第二季
Fleabag Season 2
她没大名。
我们姑且叫她拉姐。因为她只有一个绰号:fleabag。字面意思就是邋遢的人、肮脏的动物、廉价的路边旅馆。
——嗯,不是啥正经词,你们琢磨琢磨她是个啥人儿吧。
来,我们看下拉姐的日常操作:
YP成瘾,又黄又“爆”,在男朋友的床上对着奥观海同志的白宫演讲过手瘾……
划重点:不正经。
不正经的拉姐,是怎么跟性感神父搞上的?
两场闹剧。
第一场,是他俩相识的一场订婚宴,神父是来证婚的,而一对新人则是……
拉姐的老爹,和拉姐的教母。
妈妈三年前去世了
父亲面对两个丧母女儿的方法
就是送我们去看女权讲座,然后睡我们的教母
字幕来源:天天美剧字幕组
肉叔有必要先多两句嘴:
《伦敦生活》是那种特别不走寻常路的电视剧,除了剧情贼放飞,女主角拉姐还经常直面镜头跟观众唠嗑。
就比如晚宴上,拉姐在嘀咕着无聊:
根本不知道(旁边)这人是谁
等下,拉姐第一次发现,自己摸鱼跟观众唠嗑的时候,身边的神父好像……
咦,能听到她的内心OS?
自己刚嘀咕一声,那边立马接上:
-45分钟了,没一个人问我问题(嘻嘻)
-你做什么工作的?
日后的瞎搞,仿佛在那天都已经注定好了——
晚宴实在无聊,俩人去后楼梯抽烟。
神父找拉姐借了个火,按理你得说个“谢谢老师儿Thank you”之类的客套一下吧?
但你瞅瞅神父说的啥:
Fuck you。
哎你还别说,拉姐真吃这一套。
#同学们不要以为学到了屠龙绝技,你看看人家神父长得跟莫里亚蒂似的小帅样儿,再看看自己……千万不要乱学哈,要不扭送派出所治个流氓罪是妥妥的了#
机会马上就来了——
一次流产。
准确的说,是一次只有拉姐发现了的、她亲姐姐克莱尔的流产。
事发在晚宴的下半场。
好声好气地劝克莱尔去医院,还被怪多管闲事。
怎么办?
胡。说。八。道。
拉姐干脆说是自己流产了,想趁着全家人带自己去医院的时候,把克莱尔顺手推进门诊。
我、我刚才流产了
结果呢?
开玩笑,到底是谁流产,桌上有明白人啊,姐姐当然知道是啥情况。
姐夫嘴贱,一家人又吵吵上了,急火攻心,干脆上了手。
好端端一顿饭,被搞得乌七八糟的。
你猜咋的?
全家人嫌丢人,趁拉姐去洗手间擦鼻血的当口,集体溜了,扔她一个人在那。
只有神父留了下来。
既付了饭钱,又贴心地照顾起这个“刚流产”的可怜女人。
一步步的阴差阳错。
他逐渐渗入她的生活。
从闹剧开始,拐上了一条甜蜜又搞笑的路——
拉姐爱跟观众唠嗑的笑料,正好只有神父能隐隐约约发现她的不正常。
拉姐对观众说:他其实有点烦人
神父:你怎么了?
拉姐:什么?
神父:你刚才那样,就好像你突然消失了一样
这么说出来好像不咋地,但看剧的时候突然来这么一下,真的又惊喜又好笑。
但这么搞,并不仅仅是为了搞笑。
《伦敦生活》的编剧,也就是女主拉姐的扮演者菲比·沃勒-布里奇就是想用这种喜剧的方式,去最直接地表达她对爱情理解的微妙——
既希望ta能读懂我的每一个眼神,又希望ta不要太懂我。
——我们和我,都要有自己的空间。
而让《伦敦生活》横扫今年艾美奖的喜剧类奖项,七提四中成为当晚最大赢家的,除此之外,还有……
细节。精准撕掉每个都市狠人儿假面的细节。
我们还是接着聊拉姐的伦敦生活吧。
她这人瞎不正经,特别好推倒;尽管过得一团糟,但脸上还是7X24地挂着笑容,整天乐呵呵的看起来特开心。
像是用幽默干掉狗屎生活的狠人儿。
但……
她去做过一次心理咨询。
坐下一开场,医生就毫不留情地警告:
在这里最好别开玩笑,以防幽默掩盖了其他信息
拉姐一听就乐了: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很快,心理医生就明白拉姐为什么那么热爱搞笑了——
那是她抗拒全世界的,唯一的武装。
拒绝别人走近自己的内心,要怎么才能给人家留足脸面,也给自己留够台阶?
拒绝得搞笑一点。
看看这段心理医生和她的对答,你会被领着第一次认识到,那些“好尴尬但好好笑哦”的场景,其实是一种冰冷的孤独。
每一次被迫泄露内心的短暂惊慌失措后,拉姐都会习惯性地紧跟上一个玩笑,来消解她直面现实的失落。
从亲情、友情到爱情,都被这样应对。
炮王、口嗨、绿茶婊、疯婆娘,你说她什么都行,一堆堆摞起来有山那么高的夸张怪诞标签下,深深藏着她的真面目:
一个没有朋友、内心空虚的女孩。
最棒的是细节。
还是这段心理咨询,如果你把速度放慢……
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拉姐脸上的每一次闪躲和勉强——
一种浅浅藏在眼底和眉梢的丧气和颓废。
咨询时,拉姐记忆中有几次闪回,出现了一个金发女孩的脸:
一次,是她被问到滥交体验。一次,是她被问到:你有没有朋友?
两个关键词一组合,答案可以很刺激,也可以很狗血。
可惜对她而言,答案是很令人追悔莫及——
第一季里有交代,那个金发女子,曾经是拉姐最好的朋友。
因为男友的出轨而自杀。
渣男出轨对象是谁?
嘻嘻,就是拉姐本人。
在那之后,拉姐就陷入无限的愧疚与逃避。
她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这种烂人,也许根本不值得被爱。
所以在第一季整六集里,我们可以看到她拼尽全力的花样自毁——
把事业搞破产、跟亲爹亲姐全部关系破裂、搞朋友的男朋友……
一句话:
《伦敦生活》第一季,就是拉姐一点一点彻底崩溃的过程。
剧情拍的都是她的幽默日常,却每分每秒,都在绷紧主角脑子里的弦——
偶尔女主hold不住微笑了,你就能在她眼里感受到一种无声的狂怒和麻木。
第二季,因为神父的加入。一切都有了变化。
她依然不想再提起过去,却开始想在爱里寻求救赎——
一开始还是不管不顾的茫然,像只雏鸟在寻求庇护。
所以,但凡看见一个拥有坚定方向,能给她明确答案的人,哪怕对方是五十八岁、已经绝经的老嫂嫂,也无论如何要把对方留在身边。
-别担心,一切都会变好的
-你发誓?
-我发誓
但到后来,当拉姐慢慢地通过恋人、姐姐、老爸的认可,重新得到力量之后。
到了本季的最后一个镜头,她变了。
一次神转折。
记得拉姐特别喜欢直面镜头,跟观众唠嗑么?
你不是观众。
你是她唯一的朋友。
-你有朋友吗。
-有啊。(冲镜头wink)
-你们经常见面么?
-是的,(瞟镜头)他们总是在那里。
换句话说,在女主的内心世界里,她从未孤独。
尽管不确定对面是谁,但有了同伙的感觉,令人安心:他们总是在那里。
这种陪伴感,在本季的最后一幕里,被她亲手斩断。
对着我们安静又平和地摇摇头,示意镜头停下。
独自渐渐走远了,还会突然想起来似的,转过身挥挥手,像跟所有老朋友告个别。
这是一个人,一往无前地斩断了自己的后路。
凭一腔孤勇,开始独立经营自己的人生。
这是她给自己的救赎。
也是编剧给我们的疗愈。
要知道,本来做编剧兼女主的菲比早就放过话,说根本不打算写第二季的。
现在嘛,我们也只能继续祈祷她的“不会再写第三季”也跟之前一样。
只是说说而已了。
最后,送一句菲比最喜欢的话给大家:
我们通过写作再次品味了生活。
通过她的写作,我们也再次品味了生活。
肉叔想,这是那么多人会把这部“丧剧”评为自己的“人生喜剧”的原因。
尽在考虑丧不丧之类的事的话,一定是因为活得太认真了。
是个烂人,过着shit life 也没关系。
反正,好与不好,到最后,都会过去。
那,不如就干脆点。
好好享受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