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

启明按:这是昨晚李炯峰老师在QQ群上课时启明做的笔记,上接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一)下,这部分李炯峰老师主要讲了草法的一些知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

今晚讲三个帖

小草千字文

大草千字文

自叙帖

先说小草千字文

皇象《急就章》(章草)

章草每个字都是独立的

后来发展出现了小草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

孙过庭《书谱》(小草)

小草之后再发展就有大草

怀素、张旭是大草的代表书家

小草和大草都属于今草

那小草就是相对大草而言

小草的字要稍微小一些

要平和一些

字的联系

连串的字组相对少一些

小草和章草不同的是

小草是完全去掉了章草的燕尾

开始了字与字的连带

我们今天说怀素的草书

从小草千字文开始讲

今天我们说的这三个帖书法界都有质疑

但是我们不做真伪研究

姑且认为都是怀素的真迹

从小草千字文来说

是怀素年纪大的时候写的

写千字文的时候

很放松

写的也很质朴

笔调还有点慵懒

这使得他的小草千字文显得很有趣

我选取一段来讲

因为小草千字文和大草千字文都是写的千字文

所以我选取的这一段

在小草千字文的时候

我就顺便说说草法

待会儿讲大草的时候

我就不再说草法问题

学草书

最好从小草入手

因为小草比较容易反映草书的真实情况

如果从大草入手

可能对很多字的草法会不明白

因为小草转向大草的时候

很多动作就省了

小草千字文的草法大部分是准确的

学小草最好是从书谱入手

当然今天我们讲的是小草千字文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

首先是这个鸣字

小草千字文的笔触

多以中锋为主

所以毛笔我们竖起来

鸣是一个口加一个鸟

平时我们需要记住一些独体字和偏旁部首

比如鸣字

口就是两点

上边撇折撇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

这个撇画

注意呼应

由轻转重

然后原路返回

横画是由重转轻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

在字省掉了一竖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

存也是一样的

省掉了一竖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

我们写草书

必须依照楷书的繁体字去理解他

中间跟左边近

中间跟右边远

有一个疏密的关系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

这其实还只算是行草的写法

真正意义的草法应该是如下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0)

白字就省无可省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1)

驹字

不算是规范的草书的写法

左边是马

右边是勾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2)

钩也可以这样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3)

马字单独是右边的写法

做偏旁就是需要收着点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4)

金钩银钩的钩

学草书我们需要学会举一反三

相近的字都需要注意联想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5)

食的良写得简省了

规范的话应该是右边这个写法

下边没有帖上那么平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6)

场字原帖上写的很含糊

很像是写了一撇

我这里写了两撇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7)

场字的右边的草法

场字和伤字的都是一样

所以我们学草法的时候

需要从他们的繁体字去学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8)

一定要注意笔势和呼应关系

虽然隔得远

但是这种笔势要有

不然就会显得气息断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9)

必须呼应这个被字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0)

被的衣字旁和示字旁可以这样写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1)

这样的省略是可以的

但是不能随意省略笔画

有时候随意省略笔画

就可能是另一个字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2)

线条的形状

有时候可以通过提按来表现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3)

所有的草字头都是这样写

日字在这里省略成一撇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4)

写的也不算很规范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5)

口字和曰一般都是写成两点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6)

左边是个负字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7)

负字通常写成这样的

小草的动荡不大

不像大草写的很放纵

很雅致的小情绪

轴线也经常摇摆

字势也偶尔有点倾斜

因为待会儿要讲大草

所以这里我必须把草法跟大家说说

下边我们写第二行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8)

虽然是小草

但是也要注意发力点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29)

万字的草书写法

上面是个草字头

方框变做了一横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0)

学习的时候

我们需要去联想繁体字

这样联想记忆比较容易理解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1)

方字比较好理解

注意走向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2)

盖的草法不是非常标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3)

盖字标准的草法应该是这样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4)

皿字底的草法就是这样的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5)

盆子的盆也是这样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6)

益字的草法

和盖字类似

撇和捺共用了一个笔画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7)

此身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8)

劳动的劳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39)

就是比身的草法多一点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0)

古代发字的繁体有两种

一个是头发的发

一个是发财的发

左边是长字的草法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1)

右边有的把三撇写出来

但是下边那个和上边三撇重合了

所以参考皿字底在字中的处理方法

省略了一撇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2)

四字第一竖是个竖折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3)

和面字的草法类似

我说这个草法

是因为草法必须这么写

不论你是大草还是小草

里边的内容要体现出来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4)

五字很好理解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5)

常字的草法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6)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7)

恭字的草法

上半部是共字的草法

下边是心的草法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8)

右边的是按照行书的写法简化后来写的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49)

规范的话

还要多一个点

代替那个被省略的一横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0)

怀素的怀也是这样

但是如果加了点

那就一定是惟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1)

鞠字

规范的写法是右边打一个圈再上去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2)

养字和我们之前的盖字差不多

也是有一个重叠的部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3)

下边其实是在做一个食字的处理

因为也是有重叠的部分

所以用一个部分来代替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4)

岂字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5)

下边是代替了豆字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6)

敢字通常是这样

古代大多数书家是这个写法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7)

这四个(欠、月、页、彡)在右边做偏旁的时候

都做这个处理

这是敢字的草法

需要单独记忆

因为这个反文旁很少会这样处理

笔锋一直是处于中锋的状态

像一个锥子扎进去

只是做形状的时候

你可以做一些侧重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8)

毁字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59)

伤害的伤

刚才说过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0)

如果的如字

注意和女字区别

写女字的时候

尽量不要把右边的横画写得太长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1)

慕字的写法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2)

莫字的草法

你要单独记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3)

暮色的暮

下边的日字注意错开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4)

贞洁的贞字省无可省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5)

洁白的洁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6)

下边的系字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7)

有时候我们需要注意铺开笔锋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8)

横钩

代替了方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69)

效力的效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0)

才字省无可省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1)

左边是区

右边是良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2)

区字的三个口做了三点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3)

知道的知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4)

矢量的矢

口字做成了两点

矢字做偏旁的时候直接省掉撇画

两点也通常会省略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5)

规矩的规字

左边用了和矢字一样的草书符号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6)

过字

上边一点代替一个口

下边的也是代替一个口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7)

走之底一般都是直接竖折

写草书必须记得草法

偏旁、部首、独体字都要有个印象

用一笔代替某一个部分

记住了偏旁和独体字的写法

也就解决了草法的问题

不可能所有的字都去记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8)

必字的笔顺是

先写一撇

然后卧勾

然后是三点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79)

改字写得很含糊

大家写的时候还是要交待清楚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0)

能要当一个独体字来记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1)

熊字就是能下加四个点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2)

注意和态度的态区分

有时候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3)

罢字

四字写成了一横钩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4)

一横可以代替心

也可以代替四点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5)

直接打个叉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6)

因为甲骨文中通常就是这样打个叉

这里

大家需要另外注意罔和岡的区别

(启明注:通过李炯峰老师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也注意到了,很多字的草法都是从这个字的繁体字写法、异体字写法、甲骨文写法演变而来,所以说草字虽然看上去很草,但是也是遵循一些造字规律的。)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7)

这个竖提也是可以代表很多

代表三点水、单人旁等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8)

这个和波很像

只能联系上下文来看

大家可以看看草诀歌

作为参考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89)

刚才说过矢字

右边加了一个豆

豆字就是几个折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0)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1)

林字加非字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2)

右边寺字都是这个写法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3)

“信矢可覆”

覆字你要拆开来记忆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4)

后字会多一点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5)

器字有个异体字

(启明注:请看图中红圈标注的左边那个字,上边两个口,中间一个工,下边两个口)

所以这里是根据异体字来草写的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6)

欲望的欲

很难理解古人为什么这样写

你可以联想成空气的气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7)

艰难的艰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8)

量字

日字被两点代替了

——未完待续——

李炯峰从临到创的演绎听课笔记(二)上

到此结束

敬请关注

李炯峰从临到创的演绎听课笔记(二)下

欢迎您转发分享~

·END·

日本二玄社高清字帖打包下载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99)

(李炯峰临到创的演绎)(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