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行业现状分析(汽车金融行业报告就在这里)(1)

前一阵子,需要整理一些行业资料和数据,于是开始将自己多年收集的汽车行业,特别是汽车金融行业的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证券研报一并整理,从而获取有效的行业信息、整理权威的行业数据,很快就验证了之前的一个感受和判断:汽车金融行业的研究报告,已经缺失1年多,快2年了!

01

拐点的出现

2018年,是我国车市的一个拐点!

也是,汽车金融行业报告发布的拐点!

尽管我国汽车销售量已经连续10年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2018年我国新车销量28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之后国内新车市场,销量稳中有降,于是增量市场的百车争鸣,演变为存量规模的品牌切换,内卷再说难免,鹞石周看来市场内卷大概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品牌内卷。销量稳中下降,但豪华品牌逆势大涨,BBA等销量创新高,雷克萨斯一车难求,与此同时,中级合资品牌销量开始分化,国产品牌分化更明显,强势品牌更加受到新消费人群认可,而部分弱势品牌很快就被市场淘汰。

第二个阶段:能源切换。基本就是疫情后最近这两年,新能源车席卷新车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截止2022年8月已经超越30%的比重,多数新能源车都是订单延迟交付,一车难求。

这些年,新车消费切换的节奏实在是太快了,让人猝不及防!汽车金融依附于汽车市场,于是这几年也跟着内卷和切换:新车不好做了,都去做二手车,二手车不好做了,都去做商用车,商用车不好做了,都去做车抵贷,车抵贷又是各种不稳定以及合规问题。倒回2018年的那个冬天,那一段时光据说是汽车金融黄金十年的结尾,果真也是汽车金融行业研究报告发表最多、质量最好的时光,此后汽车行业研报似乎就越来越稀少了。

02

据不完全统计

到了2022年,有一个问题困扰很久,马上四季度了却没找到2021年汽车金融的市场数据,最多能找到过去的行业研报对2021年数据的预判,且各报告之间,预判数据还存在一定的出入。于是开始着手整理手头存储的历年行业报告的电子版和纸质版。以下蓝字的部分是存有电子版,保存在知识星球APP的《车贷周刊》星球。

2018年以前行业报告

2015年:《德勤:2015年中国汽车金融白皮书》

2016年:《罗兰贝格:2016中国汽车金融报告》

2017年:《罗兰贝格&建元资本:2017年中国汽车金融报告》

2017年:《方正证券:豪华车及经销商系列报-汽车金融》

2017年:《天风证券:汽车金融行业深度:互联网、汽车与金融三位一体,缔造汽车金融黄金十年》

小结:时间稍微有点久远,目前能整理到的是2家咨询机构,2家证券公司的行业报告,相比较而言个人更喜欢证券角度的行业报告,更多的是数据和分析。

2018年-2019年行业报告

2018年:鲸准研究院《2018年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2018年:《罗兰贝格&建元资本:2018年中国汽车金融报告》

2018年:《华泰证券:汽车金融:多元竞争,格局重塑》

2018年:《MobData:2018年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研究报告》

2018年:《易观:中国汽车金融市场专题分析2018》

2019年:《易观:中国汽车金融市场数字化发展专题2019》

2019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19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报告》(纸质版)

2019年:《艾媒咨询:2019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发展专题研究报告》

2019年:《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汽车融资租赁行业研究报告》

小结:2018年前后,更多的研究机构加入汽车金融分析,普华永道和德勤应该也出报告了,不过电子版似乎没有搜罗到,应该都是以内参纸质版发型的。电子版的报告多了几个新面孔,易观、鲸准、艾媒、艾瑞以及很少见到的MobData,都分别出具行业报告;这里个人比较推崇艾瑞的行业报告,内容很详实,虽然标题是汽车融资租赁,但是对整体汽车金融行业的分析、数据的整理都非常详实。

2020年以后行业报告

2020年:《罗兰贝格:洞见,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

2020年:《亿欧:2020年中国汽车消费金融研究报告》

2020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0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报告》(纸质版)

2021年:《华泰证券:银行业零售生态系列(二):汽车金融深度研究,抢滩汽车金融,掘金万亿市场》

2021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1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报告》(纸质版)

2022年:《东北证券:易鑫集团创新汽车金融,先手驶入二手车蓝海市场》

小结:这些年坚持出具行业报告的机构有两家:罗兰贝格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纸质蓝皮书),其次是:华泰证券。2020年亿欧汽车的这份报告也非常值得一读。华泰证券2021年的报告更多从银行角度,也透视出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银行机构的视角开始关注汽车金融,“抢滩”二字非常精准、到位。到了2022年目前只看到一份东北证券的报告,更多是从企业角度来看行业问题,内容很不错,但是已经不能算是完整意义的行业报告了。

03

缺失的这一年

这一年多,似乎没有看到一份让人心情澎湃、富有新意的行业报告,鹞石周最近一年收集到的汽车相关研报,80%以上都是关于新能源的,其中寓意不言自明。行业报告的多寡,反映出行业的景气指数,也反映出研报机构的经营效益。

如今的汽车金融行业虽然市场依旧万亿级庞大,但是已经走过了百花齐放的黄金十年。随着更多银行和持牌机构的关注,行业门槛变高后,新进入者的机会自然变少。加上监管、合规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行业从业人员动态中流失,大概就是那个常见词--“洗牌”所说明的;一些中小型的汽车金融机构、公司,离场的速度会加快;更多的资源被分配到大型银行和规模型汽车金融公司。

大机构往往都有自己的战略规划和前瞻分析部门,所以行业报告和研究资料更多在集团内部展开,各大机构闭门谢客研究自家的“绝世武功”,行业间的交流和互动慢慢减少。没有人再为开放式的汽车金融研究报告、原创内容付费,最终撰写行业研报的机构和个人都在减少和流失,从而造成“缺失的这一年”的表象。

谨以此文,致敬:

为汽车金融行业撰写报告机构和个人!

兢兢业业、坚持奋斗的每位汽车金融人!

愿:风雨过后,一起遇见汽车金融--新的彩虹!

欢迎在留言区,

交流您对行业的期盼,

对原创内容的角度,

多多支持鹞石周说付费阅读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