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风物君,如果你热爱语文,喜欢国学,钟情阅读,就请点击上方我的账号关注我。


近几年,“退休”这个词成了国人口中热议的话题, 随着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国民身体健康、学识增加等各种因素的加持,使得延迟退休似乎成了当今社会的大趋势。

实际上,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 (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而适龄退休,也是国家赋予公民的法定权利,人们退休后也基本上能获得相应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但在中国古代,有资格享受退休权利的只有朝廷官员了,古代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发展于唐朝,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各朝代退休年龄,待遇也各不相同,不过各朝代官员大致退休年龄也在六十到七十之间,基本待遇除了看官阶,还与为官任上建立的功勋大小息息相关,那么朝廷官员退休是否特别容易呢?其实也不尽然,我们先看看古代,退休的相关叫法。

古代官员离任的说法(古代官员退休居然叫做)(1)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宋慈告老还乡画面

古代官员退休往往被叫做“致仕”或“乞骸骨”等,“致仕”的叫法较早出现,《尚书》说:“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这里的“致仕”是交还官职,告老还乡的意思,与之类似的叫法还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另外在《宋史·欧阳修传》中也有关于欧阳修退休的描写: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而“乞骸骨”听起来就更为形象了,顾名思义,乞骸骨就是自请退职,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的意思。如《汉书·赵充国传》中就有说道:“充国乞骸骨,赐安车駟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意思是“赵充国请求告老还乡,皇帝赏赐他用四匹马拉的安车,黄金六十斤,免职回乡”。作为享誉后世的一代名将,老赵的的退休待遇可谓令人艳羡,不过这也得取决于老赵为大汉朝廷做了突出贡献,七十三岁时,老赵还主动领兵出征,顶风冒寒,坚守边境,直至七十九岁凯旋,可说是老当益壮!!!

但古代官吏有时要退休也没那么容易,有些官员是屡求告老而不得,有些甚至退休了以后还得随时准备被国家返聘,尤其是那些对国家对朝廷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官员,前面说的赵充国就是退休后返聘典型例子,《赵充国传》中说老头告老退休后,朝廷每讨论边防大事,也常常征召老头参与谋略,或者要向他问办法,直到八十六岁去世。

除了赵充国,与其同时代的常惠甚至没能享受到退休的待遇,常惠一生辅佐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四位皇帝,陪领导苏武出使匈奴,被囚禁十几年。随后又出使乌孙,联合乌孙击败匈奴,立下汉马功劳,回国后又马不停蹄地接任原领导苏武的典属国职位,处理民族事务,后来赵充国去世,又接任了老赵的右将军之位,汉宣帝去世后又侍奉汉元帝,直到三年后去世,一辈子都没享受到退休待遇,班固评价他 “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再贴切不过了。

总之,古代除了官员,大部分人是没资格谈论退休的,即使做官,要想退休享福,也还是要看皇帝脸色,我们也庆幸现在生活的时代,人们退休后能得到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希望随着我们国家的强大,我们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就会落实得更广,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