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初,有朋友发我微信,咨询我是否考虑某证书,就能顺利走向年薪百万的目标?还说最近听了一些课程,都是类似帮助你搭建如何实现年薪百万的职业规划。

说实话,当问我这样问题的时候,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本来想再次发送给朋友,但后来还是算了,于是想了想,就决定写今天的这篇文章。

为什么说学习没有捷径可走!

我不知道朋友说的百万年薪是税前还是税后的概念,很显然税前的百万年薪相对于税后来说,好实现一些。

前几天看了一个抖音内容,说的是截止2019年末年薪百万的人不超过百万,占比0.05%,当然数据统计肯定有偏差,毕竟能够如实纳税的人有限,所以实际数字肯定比这个要高一些,但我想也高不到哪里去的。

年薪百万经过计算,税后大约70万水平。如果要是税后年薪百万,税前收入则要达到150万 的水平了。

说完数字,我们来说说实现这个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说今天我的论点,应该可以提炼为几个关键词:分行业和岗位、速成概率不大、需要平时积累、需要把握机会。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吧。

首先,分行业和岗位;

不同行业的待遇水平不同,而且可能差距很大。比如传统行业,待遇趋于“传统”的水平,而新经济行业的待遇要“高一些”,有的细分行业要高很多。当然,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所以付出的工作量也摆在那里。

百万年薪打开方式(百万年薪离我们的距离)(1)

而岗位,就不用过多解释了,重要的岗位自然待遇高,但一般这样的“重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级别高,除非是空降的,否则就是熬年头熬出来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可替代”性。

百万年薪打开方式(百万年薪离我们的距离)(2)

所以,按照今天的主题内容来总结的话,传统行业年薪百万要不就是你熬年头到了高级管理岗,要不就是积累到你具备的不可替代性的能力,否则百万年薪真的是奢望。而身处新经济细分行业,比如当下的互联网头部大厂,年薪百万的获得还是相对有可能的,但不论是高级管理岗还是专业的技术岗,其中的苦你能看得到,比如加班熬夜甚至通宵,看得到但你能受得了吗?

其次,速成概率不大;

我身边的确有这样年薪百万的朋友,但归纳总结一下他们的特点,你可以看下自身与之的差距,最后来评估下自身实现年薪百万是否有速成的“捷径”。

凡当下的百万年薪者,出身的起点一般是大厂高管、销售精英中的精英、金融高级白领,这类不是技术能手比如高管、销售能手,就是行业属性比如金融行业。前者是你能给公司带来超额收益,后者是进入了这个行业熬下来就能享受行业红利。

所谓高薪,是就个人对公司的贡献来定的。什么叫做贡献呢?一般来说有几个维度,如果你是技术大牛,那你就不需要什么销售贡献,通常来说要帮公司从技术层面走上一个台阶;如果你是销售大牛,每年起码给你设定目标年增幅30%吧,绝对让你每天焦虑不安,你想想你能拿到年薪百万,需要给公司创造多少净利润?还有一类,是你有很广的人脉,你能帮公司用最低的成本,你能给公司带来各种资源或者能够帮助公司摆平各种的政府关系或者是社会公共关系,如果你也在大公司工作,也是可能获得年薪百万的。

总之,你的年薪百万说明首先你给公司带来了超额的价值。

上面的看完,你觉得能有这个能力,可以速成吗?

再次,需要平时积累;

这点其实看完上面的两点,你已经能理解这点了。但为什么还要单独说出来呢?

因为我想说的是,你既然知道没有速成、需要平时积累,或者说如果没有积累,年薪百万实现的概率微乎其微。那么你平时是否有积累、怎么积累的、积累了什么呢?

如果按照大家都能理解的工时统计方法,你可以看下你的时间都耗用在哪些方面了?

还是那首歌写的比较好,“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相信速成的打法,没有积累即使实现了那一天,也许只是巧合。而巧合就会导致不能落地,也就大概率不会持久。

而当下普遍存在浮躁的情况下,我们平时更习惯了羡慕别人的高薪但同时希望自己要善待自己。最后,需要擅于把握机会;

机会其实看上去很少,其实并不少,而之所以看上去少,是因为更多人没能把握住机会。

我们身边最普通的机会其实就是持续的艰苦的付出,而这样的付出总会给你带来营养和对事物的再认识。而这样的营养是一种积累,而这样的再认识让你能够慢慢拉开与大多数人的距离,而一旦具备了积累之后的底蕴,你将看到更多的机会。

为什么有北漂和沪飘两个名词,其实就是因为这两个城市的机会比其他城市更多。而为什么北漂和沪飘群体的境遇不同,其实就因为每个人的积累不同、付出的投入不同、把握机会的能力不同。

说到“机会”两个字,我想用如下两句来总结,“勿以善小而不为”、“成人达己”,这个理解了就懂了。

最后的总结,你还相信速成吗?也许看到这里,发现有些缥缈。也不尽然,其实证书也好、培训也罢,更多给你一个方向和指导,目的还是为了让你实现目标。但其中的主线,还是需要你自己来铺路之后前行的。别人帮不了你,还要靠自己。

百万年薪打开方式(百万年薪离我们的距离)(3)

回到财务岗位本身,你可以看看那些百万年薪者大多数是CFO角色,而这类角色一般不是头部的海归类型就是四大出身的,但都有一个特点,没有付出就不会有百万年薪的今天。

我们下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