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伊夫、范巴斯滕、古利特、里杰卡尔德、伦森布林克,当提及这些耳熟能详的大名,那一抹橙色便会浮现在球迷的脑海中,绽放如华贵的郁金香。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

曾几何时,荷兰足球曾经是讨论世界豪强时永远避不开的名字,哪怕如今已连续缺席两届大赛,德里赫特和德容这一代年轻人的横空出世依旧向世人宣告着,荷兰足球不会永远地低迷。

谈及荷兰足球,人们印象中的标签往往是【进攻】、【全攻全守】以及些许带有尴尬意味的【无冕之王】。然而事实上,近十年的荷兰足球虽然不乏亮点,诸如连续两届世界杯斩获亚军和季军,如今新一代的荷兰国家队也在欧国联的正途中披荆斩棘,夺得亚军,但其球风已和往常所令人熟知的荷兰攻势足球有所不同,变得更为功利化。这其中自然有整体足球大环境发展的原因,但荷兰足球自身人才发展上的断层和不平衡也是重要的因素。

如果要说最后一支让人最能感受到荷兰足球传统进攻魅力的荷兰国家队,想必都会力推2008年欧洲杯时那支在死亡之组中先后横扫法国意大利,却在八强战中爆冷败于俄罗斯的队伍。虽然这支荷兰国家队纸面战绩上远不如之后的10和14世界杯代表队那样优异,但是他们留给球迷的回忆终是难以磨灭。

作为一名十多年的荷兰球迷,08年时的暑期我也在电视屏幕前追随着橙衣军团的足迹,如今想来依旧荡气回肠。虽然十多年过去,诸多细节可能已经消逝于记忆中,但终究令人有提笔之意,试着重温那段属于橙色郁金香的往事。

由于本文的重点主要着眼于荷兰队,因此可能在叙述重心上并不会完全实现双方平衡,还望各位看官海涵。我将尽量以客观准确的文字展现11年前夏天的赛场内容,如有观点和事实陈述上的明显错误,还请予以指出。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2)

欧洲当地时间2008年6月9日,在死亡之组C组的首轮对决中,荷兰国家队迎来了强敌意大利国家队。在两年前的世界杯上,荷兰仅仅取得了16强的战绩早早铩羽而归,而意大利则高歌猛进最终捧杯。

本场比赛荷兰派出了4231的首发阵容,门将为老而弥坚的范德萨,身前四名后卫分别是范布隆克霍斯特、马泰森、奥耶以及博拉鲁兹(官方阵型图中奥耶身居右边后卫,实际场上则是博拉鲁兹)。中场五人中,彼时效力于荷甲特温特的恩赫拉尔与尼格尔-德容搭档双后腰,斯内德、范德法特以及库伊特从左至右担任三名攻击型中场,范尼出任突前中锋。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3)

意大利的首发阵型为433,门将为当打之年的布冯,身前四名后卫是赞布罗塔、马特拉齐、巴尔扎利、帕努奇,三名中场分别是加图索、皮尔洛以及安布罗西尼,出现在前锋位置的则是左边锋迪纳塔莱、中锋卢卡-托尼以及右边锋卡莫拉内西。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4)

从首发阵容中可以看到,荷兰队并未遣上有伤在身的罗本和范佩西这两名边锋,而是由斯内德以及经历了转型的库伊特担任边前卫的职责。缺少了两名飞翼的荷兰队场上11人似乎并不是最强的荷兰队,但最终结果也没有让荷兰球迷失望。

传统荷兰足球较为依赖边路对进攻的支持,而在两名最具威胁的边路进攻好手缺席的前提下,范巴斯滕也对前场做出了针对性安排。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5)

作为习惯身居中路的中场,斯内德在开场后并未固守在名义上的左路区域,而是几次回到中后场帮助完成衔接与推进,利用他娴熟的脚下控球和开阔的视野来进行进攻组织,同时将右路走廊更多地交给边后卫范布隆克霍斯特。熟悉斯内德及其最巅峰国米三冠王赛季表现的球迷都知道,他在中场的转圈摆脱是较为常见的进攻武器,这一招在本场比赛的开场阶段就有所展现。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6)

由于在前场只安排了库伊特这一名专职边路的进攻手,荷兰在开场阶段的阵地进攻中更偏向于寻求中路渗透配合的机会。出任前腰的范德法特很早便进入了状态,他利用和队友奥耶简单的二过一配合突破到了禁区边缘,先是用一记门框范围内的远射威胁了布冯把守的意大利队大门。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7)

随后,他还多次在前场就地发起高压逼抢,成功破坏意大利队的后场出球组织。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8)

范德法特以及其他荷兰球员积极的高压逼抢正是范巴斯滕赛前针对性的布置。赛后范巴斯滕表示:“这支球队比以前更加强悍,这也是我需要的,这可能就是变化所在吧。我们本场比赛缺少了罗本的速度和灵活性,那么就一定要在对抗性上有所加强,小伙子们表现的非常出色。”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9)

事实上正如他所设想的那样,虽然缺少了罗本这一重要的边路杀器,但荷兰中前场利用高强度的前场逼抢同样破坏了意大利的进攻节奏,范德法特多次出现在前场反抢的镜头中,而客串左边前卫的斯内德也贡献了过万的跑动量,再辅以一向以体能和奔跑能力闻名的劳模库伊特,他们成功压制了意大利边后卫,使得后者难以在进攻端作出较大投入。如上图所示,当意大利队在进行后场传导,意图通过地面球配合发起进攻之际,荷兰队在前场安排了6-7人的重兵进行逼抢,最终由库伊特断球成功并制造犯规。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0)

上半场中段,荷兰就利用这一策略取得先机。临近第25分钟时荷兰在意大利后场的边线球回合中逼抢夺回球权,由范德法特利用精湛的护球能力制造犯规。随后的任意球进攻中范尼在门前抢点破门(这一球大家应该印象非常深刻,由于帕努奇在防守后点中摔倒躺在底线外成为了拖在最后的防守人,使得范尼的破门未被算作越位)。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1)

相比于前场星光璀璨的进攻线,彼时来自于荷甲特温特的后腰恩赫拉尔并不为人所熟知,然而身高达到196cm的他和尼格尔-德容组成了一道兼具覆盖面、硬度和出球能力的中场屏障,他不仅能够在前场进行高压逼抢时稳守中路作为防守端的双重保险存在,同时在攻转守阶段也具备完成高质量调度的能力。欧洲杯的出色发挥让他得以在随后的新赛季加盟德甲强队沙尔克04。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2)

相比之下,意大利的进攻端则较为依赖卢卡-托尼的单点发挥。作为2000年后个人能力较为突出的一名大器晚成的中锋,彼时已经年满31周岁的托尼依然可以利用自己强悍的力量和娴熟的脚下技术完成背转身后的向前输送,具备完整的中锋技能。当赛季加盟德甲巨人拜仁慕尼黑的他出场31次取得24粒进球,在联盟杯也有11场10球的优异发挥,可谓正值巅峰。而意大利整场大部分时间也非常明确地贯彻了【找托尼】的战术,意图通过他的支点作用来带动全局进攻。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3)

意大利本场绝大多数有效进攻都来源于通过中长距离传球向前输送来利用托尼这个绝对高点的支点作用,而托尼面对荷兰中后卫奥耶和马泰森也有一定的身体优势,多次在禁区内制造机会。然而这一打法却未能帮助意大利在比赛中成功破门。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4)

让我们回看一下本场意大利的首发阵容,场上11人中仅有79年的皮尔洛以及81年的巴尔扎利较为年轻,其余9人均是至少年满30岁的老将,过度老化的阵容使得意大利的运动能力和体能在与荷兰的交锋中处于明显下风,这一缺陷首先便体现在后场面对高压逼抢时的狼狈,同时三名中场也未能通过流畅的传导来实现阵线的前提,于是便大量采用中后场起球【找托尼】的战术(这一战术在意大利队史非常常见,之后的两届欧洲杯中,巴洛特利和佩莱也频繁作为类似踢法的支点中锋承担推进职责)。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5)

然而这一战术并不意味着仅仅需要将球成功输送给支点中锋便能解决战斗,托尼可以在最前沿利用身体条件和扎实的中锋技术完成卸球和护球,但一味地依靠他个人能力来单兵作战单挑防线显然并不是高效的选择。上图中可以看到,当刚过中线的帕努奇以一脚精准的长传找到禁区内的托尼时,从中圈弧到荷兰禁区之间的大片区域没有一名插上的意大利中场,意大利中前场两条线之间产生了明显的脱节,迫使托尼只能强行高难度转身完成一脚并不具有太大威胁的射门。这样的踢法不仅会过度消耗已过30岁的托尼的体能,影响他的赛场持续发挥质量,同时也难以取得期望中的效果。然而本场比赛多纳多尼的布阵已经让意大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上所提,意大利整体阵容老化严重,三中场中加图索和安布罗西尼均年过30,唯一相对年轻的皮尔洛也并不善于用大量前插来提供进攻支持;左路迪纳塔莱比较有意识地像托尼靠拢,然而两人配合一直不来电,右路的卡莫拉内西也是年事已高,致使意大利的进攻端明显表现得活力不足,形单影只的托尼无法得到身后中场的后插上支援。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6)

比赛后半端托尼曾反越位成功获得单刀的机会,但过多的体能消耗以及全场并不怎么顺的球感让他错失了为意大利扳回一球的最佳机会。表面上看这球似乎只是托尼吐饼,但实际上背后的原因绝非如此简单。

相比于意大利,整体阵容明显更为年轻力壮的荷兰则踢得更有活力。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7)

上图是荷兰本场的第二粒进球,由于动图大小的原因未将前半段截入。这一球发生在第31分钟,第一球的5分钟后,在一次角球防守中,成功完成防守并拿下球权的荷兰迅速转入攻势,状态火热的范德法特精准地输送给左侧高速插上的范布隆克霍斯特,此时荷兰左边后卫的面前犹如汪洋大海般宽阔,给了他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调整,随后大范围转移至右路已经径直杀到底线的库伊特,后者头球点到门前,插上到突前位置的中场斯内德凌空扫射扩大比分(多提一句,本场正是斯内德的24岁生日)。从此球可以明显观察到,年龄老化的意大利在被荷兰拖入快节奏转换进攻时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回防的人数和力度都有所欠缺,中场的拦截和破坏近乎完全失效,而荷兰又恰到好处地利用了两翼宽度来为中路插上抢点的斯内德拉开了空间,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反击破门。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8)

上图的这个进攻回合,荷兰同样采用长传越过中场直接找后卫身后的空间,虽然最终未能取得进球,但斯内德也已经前插到位,差点就利用意大利后卫和中场间的防守薄弱地带进一步扩大比分。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19)

比赛后半段两球落后的意大利大举压上试图最后一搏,然而此时的他们越是阵线前提,久攻不下后就越是漏洞百出,最终被荷兰再一次以极其简练的反击奠定胜局。上图第三粒进球的片段中,从中路一路高速插上冲击身后,并且完成头球破门的橙衣军团球员又是左边后卫范布隆克霍斯特,此时的意大利已经完全无法兼顾前场猛攻后的回防效率,被荷兰极强的跑动活力已经精准的身后球彻底打穿。

当然,虽然取得3比0的大胜,但荷兰本场的表现也并非无懈可击。球队的右半区防守在面对意大利并不算高质量的进攻时也多次出现险情,而正是这一区域最终在八强战中被俄罗斯多次攻袭失守。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20)

荷兰右侧禁区肋部外围看似形成了多达5人的防守包夹圈,但实际没有任何一名防守球员出现在了切断皮尔洛和皮耶罗之间连线的位置,使得皮耶罗轻松得球晃开空间获得兜远角的良机,万幸后者未能把握机会。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21)

而在上图这一次防守回合中,替补上场出任右边后卫的海廷加尾随佯装后撤中场接应的皮耶罗,离开了自己的防守区域,致使右侧身后肋部门户大开,直接被一脚过顶球打穿,门前险象环生。

历史上的荷兰巅峰时刻(08年荡气回肠的荷兰有何魔力)(22)

全场比赛荷兰最终以3-0的比分大获全胜。毫无疑问,荷兰依靠更合理的年龄结构以及战术布置全场占据主动,在两名边路大将未能出场的情况下依旧取得开门红。但是比赛中后防线也暴露出了明显的漏洞,最终也致使球队在小组赛后作为最热门的争冠球队之一被俄罗斯爆冷淘汰。

作者:Gink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