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大赛#她是哪一年嫁到我们村的,已经不记得了,印象中是一个春天说是嫁,其实没有风风光光的婚礼,甚至连一张结婚证都没有领她跟我们村那个三十好几的光棍一起过日子时,身边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是她跟前夫生的孩子,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民间经典老故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民间经典老故事(小矮人的故事)

民间经典老故事

#短篇小说大赛#

她是哪一年嫁到我们村的,已经不记得了,印象中是一个春天。说是嫁,其实没有风风光光的婚礼,甚至连一张结婚证都没有领。她跟我们村那个三十好几的光棍一起过日子时,身边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是她跟前夫生的孩子。

男人模样长的还算过得去,不过吃不得苦,还喜欢赌钱,家里穷的叮当响。女人跟了他之后,他大哥把自家一间放杂物的房子腾出来,给了他们住。那间房便成了他们家的厨房、餐厅、客厅、睡房。房间内只有一张床。起初一家三口睡一张床,后来,有了一个儿子,四口睡一张床。

女人三十小几,目测身高大概一米四。不知道她到底姓什名谁,大家私下里叫她“小矮人”。

小矮人眼睛细长,笑起来的时候眯成一条缝,说话时,声音像是从喉咙口挤出来,嗫嗫嚅嚅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小矮人出名了,周围人都知道她。关于她的故事流传的有很多。我来说几个我亲历的或是亲听的。

那个早晨的哭泣

一天早晨,她来我家诊所买药,拿了药之后,去了我家厨房。我在堂屋听到了一阵细细的抽泣声,并且听到妈妈大声地责骂声:你真没用!

我跑过去,看到她眼睛红红的坐在一张凳子上。

什么事让妈妈这样生气呢?

我从妈妈的叙说中,知道了大概。原来,是她家那张唯一的床惹的祸。

男人打工回来,一家四口睡在一张床上。早晨起床后,她蹬着三轮车送儿子去上幼儿园,中间也没有回家。等到中午,带着放学的儿子回到家时,男人还睡着,怀里搂着她十来岁的,辍学在家的女儿。

当时,她是否用她那发音不清的,永远卡在喉咙里的声音骂过男人,是否上前撕打过男人,还是默默地转身离去。我不得而知。

妈妈听的义愤填膺,骂过她之后,问她,怎么不管?她眼睛哭的红红的,低着头,嘟着嘴说:我能怎么办,我也打不过他。

我结扎了吗

一天,小矮人到医院询问她二胎剖腹产的时候有没有结扎?

她结扎了,这事我是知道的。因为手术前,在一行“要求做结扎手术”的字下面有她男人的签字。男人的理由是她个子小,身体也不太好,如果再怀孕生孩子,有风险。

看情形,结扎的事,她是不知道的,那时候还没有要求男女双方都签字。

她来问我,我只有跟她说,不太记得了,回去问你老公吧。

孩子卖了

她跟男人二胎生了一个女孩,不过,她从医院回家后不久,孩子就离开了她。

男人要卖孩子,这事,好多人都知道的。他当时问过我,有没有人家要孩子的。我告诉他,村里有户人家的女儿结婚几年了,没有孩子,可能会想抱养孩子。

没过几天,他就来我家问这事,并且说,如果想要,就给他家三万块钱。男人说这话时,脸上挂着讪讪的笑。他说,我们也不多要,就是要一点营养费,说完,双手捂着脸。我以为他的这个动作是掩饰着去擦眼泪的。

后来听说,那孩子卖出去了,三万四千块,钱转手就被男人输掉了。他那个捂脸的动作给了我错觉。

女人来我家时,我问她,孩子卖了,你伤心吗?她嚅嚅着:我能怎么办。

学校门口的“祥林嫂”

她男人外出打工,据说没有钱寄回家。

她在镇上做手工,因为做的慢,一天只能挣十几块钱。领了工钱,家里就不开火了,带着儿子中午下馆子。做手工挣的钱很快就没了。

学校门口,她矮矮的身影穿梭在一群接送孩子的中老年人中间。眉眼低垂着,嘴巴撇着,嗫嗫嚅嚅的声音从喉咙口发出来。他们大概听出来她说的是,男人不管她,一人带两个孩子,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想借点钱给孩子买些吃的。

她声泪俱下的叙述惹的听者无不动容。他们从口袋里掏出五元、十元、二十元,嘴里说着,不用还了。

后来,他们知道了,她拿着这些钱下馆子去了。

后来,见了她,都绕着走了。

药店门口的“瘸子”

那一天,同事来到我的办公室,讲了一件让她闹心的事。

同事家刚刚开了一个药店,开业没多久,就接待了一个特殊的顾客。

那天下午,她妈妈正在店里整理药品,一个个子矮矮的女人推门进到店里。她妈妈以为来了顾客,上前热情地招呼。那个女人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来,卷起裤管给她看腿上贴着一块膏药的地方。说那地方又疼又痒,都是贴膏药贴的,现在走路都走不稳了。同事妈妈看着她手里拿着的药盒和票据,的确是自己家的,再加上新店刚开业不久,不想因为她影响了生意,经过一翻交涉后,给了她五十元,了结了这件事。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又一瘸一拐地出现在药店里……

同事问我,听说她是你们村的,你认识吗?我说,怎么不认识呢。她来我家看病,买药,一直都是欠账的。同事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家邻居说她腿走路没问题,一到我家门口就瘸了。

讨要旧衣的女人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刚起床,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厨房里跟妈妈低声说着什么。一会儿,妈妈来到堂屋问我,有没有不穿了的棉衣?说着话的时候,她也慢悠悠地,一脸堆着笑地走过来了。

我从楼上搬了一个大箱子下来,里面是我这几年淘汰的呢大衣、棉衣,还有羽绒服。因为款式不时新了,不想穿了,又一直没舍得扔。能在今天派上用场,送给面前的这个女人,心里也觉得安慰。

妈妈也找来她的旧衣服,一股脑地都给了她。她欢欢喜喜地拿回家了。

上班的路上,看着她穿着我的红色呢大衣,大衣长至脚踝。她用力地蹬着三轮车,车内坐着她的儿子。冬天的阳光里,那抹红耀眼眩目,映着她因用力而涨红的脸。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一束光亮来自她迎风的脸庞。

这事过后不久,一天,邻村收废品的开着他的三轮车来到我家。我从他堆的高高的车上,看到了我的呢大衣。很奇怪,我明明送了她的,怎么会出现在他的车上。我问他,衣服哪里来的?他说,小矮人家收来的。

都是前后村,对于小矮人家的事,他比我们更清楚。他用那特有的粗大嗓门说:你们以后不要送衣服给她了。她懒得很,根本都不洗的,穿一次,脏了,就卖给我,我已经从她家收了好多了。

原来,冬天没有衣服穿,这句话,她跟许多人说过。大家本着同情的心理把那些舍不得扔的旧衣服给她,她竟然用这种方法给处理了。

我想起早晨上班遇见的那一抹红。

还是错觉吗?

带着女儿做生意

一日上班的路上看到她,依然蹬着三轮车送儿子上学。泛着油光的卷发,脸上堆着厚厚的粉。我惊讶,记忆中的小矮人变了样了。

妈妈叹了口气说,都是她男人逼的。男人已经好长日子没回来了,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也真是不容易,连买卫生纸的钱都没有,做手工也做不过人家,听说现在做皮肉生意了,一次也能给她个十块,二十块钱的,还带着女儿一起做。

那女孩儿,有十三、四岁了吧。个子高高的,身材苗条,长的还不赖,只是没有读书,可惜了!

我想起小矮人那天在我家厨房里流下的眼泪。这事好像已经过去很久了,久到她自己都忘了吧?

女孩儿十四岁那年,出了一件被人们茶余饭后当做笑话谈论的事。

女孩被一男人看上,正在做生意时,被打工回来的继父撞个正着。因女孩未成年,继父行使自己做父亲的职责,问那男人要三万块赔偿费。结果,那男人钱也给了了,人也被告坐了牢。

这事了结后,女孩儿被继父带走,说是出去打工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最后一次出现

后来碰见过她几次,她苦着一张脸,向我诉说男人对她和儿子的不管不顾。后来,再见她,远远地绕着走。再后来,一直没有再遇见她。

前几日晚饭间,我问妈妈,小矮人家现在怎样了。妈妈告诉我,她住的房子被主人家拆了,建了新房子。男人带着继女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小矮人带着儿子也不见了。

妈妈想起,大概一个月前,她跟爸爸去邻县吃喜酒,中午,在县城的一家酒店外面见到过小矮人。当时,她穿着一件拖地的长裙子,一个人在酒店门口转悠。后来,进了酒店,躺在大厅的地上,妈妈叫她,她也不理。下午,妈妈他们去逛商场,又碰到她,妈妈再次叫住她,她认出来了。问到近况,她只说了一句话:他不要我了。

我想着,她带着女儿嫁过来的那个春天,眼睛里也是如那个季节一样花团锦簇的吧!

我想着,她蹬着三轮车送儿子去上学每个清晨,心中的希望也曾如那初升的太阳一样明亮耀眼的吧!

我想起她那天在我家厨房里流过的眼泪,想起她那个被卖了三万块钱的小女儿,想起她苦着脸,拦住一个又一个人诉说她的不幸,想起她一瘸一拐地走进药店,想起她被男人带走的大女儿……

天还是那样的天,季节还是那样的季节,而她活着的希望,已经如泡沫一样一点一点消散在阳光里。

一个还算好的消息

周末中午回老家吃饭的时候,问爸爸,小矮人的男人带着继女去哪儿了?爸爸说,听说男人坐牢了,女儿被亲生父亲带回家了。

这是我听到的关于小矮人家的一个还算好的消息。

我又想起,她在我们村是没有名字的,她肯定是有名字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就像我们不知道,她从哪里来,又去向了哪里。她如夏天里一片早枯的叶子,随风飘落了。

这一次,她在村庄里,真的成了一个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