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6月,太平军从全州进入湖南,想一路杀到南京,建立人间“小天堂”,给参加起义的将士们一个交代。金田起义以来,清军往往一触即溃,赛尚阿、向荣等一路跟随太平军,却很少发起主动进攻,让洪秀全、杨秀清产生了错觉,清军不堪一击,无人可用。

轻敌大意,往往付出巨大的代价,太平军抵达蓑衣渡时,遭到江忠源、刘长佑率领的2000“楚勇”埋伏,数千将士殒命,南王冯云山也阵亡沙场。冯云山阵亡,意味着太平天国仅有的帅才没了,众多猛将虽然还在奋力厮杀,但太平天国终究成不了气候。

太平天国兴盛时期有多少兵力(猛将如云却没有帅才)(1)

猛将如云,却缺乏帅才,这是太平天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也是湘军逆袭成功,成为清朝功臣的关键。从忠王李秀成的自述书中可知,太平天国堪称帅才,可以谋划全局的,也就南王冯云山一人,其余都是将才,起不到定乾坤的作用。

将才、帅才有何区别呢?很简单,将才就是带兵厮杀,冲锋陷阵,攻城掠地。程咬金、秦琼、尉迟恭,典型的将才。帅才,就是谋划全局,独当一面,能够协调各路兵马,确保战争获胜之人。李靖、李绩、苏定方都是此类人物。

太平天国阵营,萧朝贵、石达开、林凤祥、陈玉成等,都是将才。即便是东王杨秀清、忠王李秀成,也只能算半个帅才。缺乏帅才,太平天国在许多会战中都是漏洞百出,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太平天国兴盛时期有多少兵力(猛将如云却没有帅才)(2)

西王萧朝贵,李秀成评价:“冲锋陷阵,勇猛第一人”,也就是猛将罢了。1852年9月,萧朝贵率2000兵马奔袭长沙,亲自到天心阁指挥作战,被一炮打死。长沙城池坚固,2000兵马本就不足,奔袭失败后,岂能冒险攻城,还在清军的火力范围内蹦哒,阵亡也就难免了。

林凤祥,北伐主帅,率2万兵马北上,直奔燕京而去。林凤祥挂帅北伐,却没有帅才,太平天国北伐注定没啥好结果。例如,从天津城下撤退时,林凤祥没有一路南下,而是想着等待援军到来,继续北伐,结果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弄得全军覆没的下场。

就僧格林沁、胜保的表现而言,清军人多势众,野外决战并非长项,且彼此之间矛盾非常深。如果林凤祥撤退及时,没有在阜城、连镇停留,而是血战突围南下,即便损失惨重,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兴盛时期有多少兵力(猛将如云却没有帅才)(3)

陈玉成,骁勇善战,非常勇猛。1858年,陈玉成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6000余人,清军闻风丧胆,到陈玉成并非帅才。三河镇之战后,陈玉成很少赢得胜利,他不顾将士疲惫,持续与湘军交战,弄得灰头土脸。

太平军能打,但两广“老兄弟”并不多,能击败清军,很多时候都是“以多取胜”,一帮饥民冲上去,气势上压倒对手。三河之战中,两广“老兄弟”也损失不少,李秀成想休整,陈玉成则盲目进兵,在二郎河之战中惨败。

安庆之战,陈玉成更是表现糟糕,他把骑兵主力留在湖北,然后把步兵驻扎在集贤关,想借助诸侯王的兵马解围,弄得大伙都不高兴。再则,湘军“围点打援”面前,安庆保不住,陈玉成也不懂得及时撤退,保存有生力量,太平军的精锐被消耗殆尽。

太平天国兴盛时期有多少兵力(猛将如云却没有帅才)(4)

翼王石达开,将才而已,带兵征伐可以,却得有人帮他策划,否则也是一团糟。1859年,石达开想去四川发展,却不懂得兵贵神速的道理,非要停下来进行不必要的宝庆会战,结果被湘军反杀,狼狈逃回广西。

退回广西后,石达开心灰意冷,想退隐山林,从此不问世事。石达开缺乏进取心,又没有坚定的意志力,部下对他非常失望,彭大顺等率二十多万“杂牌军”北上,宣布脱离石达开,重新为洪秀全效力。

大渡河之战,石达开当断不断,为了给刚出生的儿子石定基庆生,石达开下令痛饮三天三夜,错过了渡河时间。河水暴涨后,石达开不敢孤注一掷,与清军血战厮杀,置之死地而后生,而是主动“请降”,被骆秉章凌迟处死。

太平天国兴盛时期有多少兵力(猛将如云却没有帅才)(5)

东王杨秀清,评价比较高,比石达开强,却只能算半个帅才,失误太多。1853年,杨秀清派林凤祥率2万兵马北伐,直奔燕京,这是一大战略败笔。2万人就想拿下燕京,朱元璋的25万大军不服。老朱北伐时,南方已定,徐达还得25万兵马才行。

太平天国北伐,后方基地为零,2万人就敢北伐,杨秀清也是醉了。要知道,林凤祥率兵北伐时,南京、镇江、扬州都处在清军包围之中,太平天国一块稳定的基地都没有。大本营都岌岌可危,还想着北伐,2万人攻克燕京,岂不是一个笑话。

江南地区作战,杨秀清也是错误百出,没能分清主次。杨秀清在东线、西线同时出击,太平军来回奔波,疲惫不堪,打了一堆击溃战,却没有歼灭战的记录,实际意义并不大,太平军反而损失不少。

太平天国兴盛时期有多少兵力(猛将如云却没有帅才)(6)

忠王李秀成,比陈玉成强一点,大格局也不行,半个帅才而已。敌我力量对比,敌强我弱,且湘军还拥有水师优势,这点李秀成看得很清楚,也知道保存实力的重要性。一味厮杀,太平军没优势,击败湘军,只能先进行近代化,训练新式军队。

李秀成的眼光,比杨秀清、石达开都强,杨秀清都搞不定江浙,李秀成搞定了,他知道江浙对战争全局的影响。但是,李秀成毕竟只能算半个帅才,知道江浙的重要性,但大局观太弱,否则陈玉成也不会惨败安庆。

东征江浙,陈玉成、李秀成都是主帅,但李秀成想独自拥有江浙,处处跟陈玉成唱反调。两支太平军之间的关系也不好,相互说对方是“野长毛”,曾国藩还料想他们会相互厮杀,“天京事变”再次上演。缺乏大格局,相互内斗,岂能是帅才呢?

太平天国兴盛时期有多少兵力(猛将如云却没有帅才)(7)

猛将冲锋陷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前提是有人策划全局,精心布局,否则猛将便没有发挥的舞台。太平天国的无奈之处,就是猛将一大堆,却找不到一个优秀的主帅,没能做好全盘规划,并坚定不移地去执行。

李靖、李绩,帅才中的佼佼者,李世民被誉为“天可汗”,一半的功劳要归他们。如果太平天国有此等帅才,洪秀全只管虚心纳谏,湘军也蹦哒不起来,清朝坚持不到武昌起义。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