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先贤圣哲们在思想上交锋不仅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也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古代中国人以农业为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又不断丰富中华文化内涵。俗语,就是一种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口语化的语句,大多反映了群众生活经验和愿望,在民间十分流行。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迷信源头(古人为何深信34)(1)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句俗语,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古代人更是对它深信不疑。它还有其它的一些说法,例如“左眼跳福,右眼跳祸”,“左跳喜,右跳愁”,“左跳发,右跳杀”。有时,当眼皮跳动,大家就会不自觉地想到这句话。右眼皮跳动,心情也会随之转变,期待能有好的事情发生,左眼皮跳动,则一天都要过得小心翼翼了。那么,“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个说法最先出自哪里呢?到底准不准?有没有什么依据支撑?接下来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找答案。

中国人最早的“左右”观念,来自《五运历年记》中对盘古的记载,书中说,盘古在开天辟地后,左眼变成了日神伏羲氏,右眼变成了月神女蜗,于是也就有了“男左女右”的说法。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迷信源头(古人为何深信34)(2)

加之,在中国古人的哲学观念里,阴阳学说占据主导地位,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两面。将阴阳学说运用于社会领域,于是也就有了尊卑之分。例如君、父、夫代表的是阳面,因此地位就尊贵些,臣、子、妻代表的是阴面,就处于从属地位了。同样的道理,左和右,就分别对印着阳和阴,所以人们认为,左眼皮跳动是好运来临,右眼皮跳就要倒大霉了。那为什么又牵扯到眼睛呢?原来,古人的意识中,眼睛是很一样的器官,聚集着神灵精气,人们通过眼睛能预感到福祸,而眼皮的跳动往往是神灵在传达旨意。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观念,在古代小农社会中十分盛行,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人们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受限,对自然的畏惧就转换为广泛的神灵崇拜。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迷信源头(古人为何深信34)(3)

当然,在不同的地区“左财右灾”的观念会有具体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鄂温克族就认为上眼皮跳会带来好运,下眼皮跳是凶兆;河南修武县的人们认为对象也要分男女,男性“左跳财宝,右跳灾祸”,女性反之;甚至有些地方认为眼皮跳动时要结合时辰作具体的吉凶分析……人人都有趋福避祸的天性,古人亦如此。所以当人们眼皮跳动,感到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时,就总结出了一套避免的方法。他们认为只要将席篾、草棒粘贴在眼睛上就能起到免灾的作用。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迷信源头(古人为何深信34)(4)

​在今天,我们都知道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眼皮跳动也可能只是生理原因或者眼睛疲劳所致,时代在进步,人的想法也会发生变化,有些观念,很难单纯地用是非标准去评判,“左财右灾”是否准确,全在一念之差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