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新时代,颂扬新伟业。11月7日至11月13日,第九届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举行,我省8个州市、1个艺术院校、2个省级院团的37个花灯滇剧小戏、花灯歌舞参加优秀剧(节)目展演,43名选手参加青年演员演唱比赛,共700余名演职员参加艺术周活动。

云南花灯升级版(用自信自强擦亮)(1)

祥云是本次活动的东道主,也是云南花灯重要的传承地和发扬地。该县大型花灯剧《省委书记王德三》代表云南省赴京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省委书记王德三》原版基础上提升打造的大型花灯剧《王德三》,入选2021年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获优秀演员奖、优秀舞美奖和优秀音乐奖。在本次文化周举办的青年演员演唱比赛中,主场出战的祥云选手杨雪梅更是以黑马姿态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花灯组二等奖。

云南花灯升级版(用自信自强擦亮)(2)

花灯组一等奖获得者是来自云南省花灯剧院的姚棋雯,她在决赛中演唱的白毛女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惊艳四座,得到评委一致高分。

青年演员演唱比赛滇剧组一等奖花落云南省滇剧院赵国彩,这位已经44岁的国家一级演员在赛后动情地说:“花灯滇剧周的年龄要求是45岁,我已经是最后一届了,期待看到更多年轻演员站上这个舞台。”

云南花灯升级版(用自信自强擦亮)(3)

本届花灯滇剧艺术周恰逢云岭大地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意义。艺术周在延续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重点展示现实、革命、历史等题材作品的创新成果,展演剧目囊括乡村振兴、反腐、抗疫、红色文化、生态保护等多个主题。

《咖啡树下》获得花灯滇剧小戏一等奖,这出滇剧小戏讲述青年男女因家乡的咖啡树再续前缘,关于青春、关于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时代感与时尚感烘托出全戏的基本格调。

云南花灯升级版(用自信自强擦亮)(4)

云南省花灯剧院带来的《一个姐姐一枝花》获得花灯歌舞一等奖,《李大哥与杨二嫂》获得花灯滇剧小戏二等奖。故事以一张“1943年昆明抗日救亡灯剧团演出”的老照片为原型,串联起“云南抗战花灯”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的光荣一页,照片里的先辈与现场观众展开了一次生动的穿越对话。

一瓶小小的山泉,渗透的却是乡愁的情怀,一点小小的改变,畅想的却是乡村振兴的决意,一场风波,一片真情,几多捧腹,带来几多思考……滇剧小戏《润物无声》获得优秀剧(节)目展演编剧奖。

云南花灯升级版(用自信自强擦亮)(5)

由支若芳执导的花灯小戏《祝寿》获得优秀剧(节)目展演导演奖 。该剧以“祝寿”为主线,串联刻画出一位廉政局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生动形象,为反腐倡廉增加了正能量。

花灯、滇剧是我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当代多元文化产品的不断涌现,花灯、滇剧陷入被边缘化的境地,需要实现保护与发展,就要在保障人才培养不断档的同时,积极巩固拓展观众群体。

纵观连续举办了九届的文化周活动,它首先为我省花灯滇剧人才提供了一个历练晋升的契机。活动所设置的奖项既有个人也有综合,涵盖编剧、导演、编导、音乐、表演等几乎所有领域,由省内外知名戏曲艺术家组成的评审专家组,成员大都是梅花奖与山茶花奖的获得者,本届评委团中不乏朱福、陈亚萍、吴岚、金正明等戏曲名家的身影;其次,文化周作为一个“专业”与“业余”同台展示的平台,助推了基层戏曲生态的营造培植,期间所展演的剧(节)目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推陈出新,戏剧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巩固了传统票友的基本盘,更深化拓展了一部分新兴观众群体。

云南花灯升级版(用自信自强擦亮)(6)

此外,本届花灯滇剧艺术周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涵盖了党委、政府、行业、媒体,四方联动,彰显出赛会活动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唯一性。自2005年以来,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每两年举办一届, 已成为推动我省花灯、滇剧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云南花灯升级版(用自信自强擦亮)(7)

花灯、滇剧的发展需要守正创新,既要坚守传统戏曲艺术的根与魂,也要发掘打造作品的时代感与时尚感,才能够焕发出历久弥新的艺术光彩,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应有作为。

云南网记者 秦明豫 秦蒙琳 王永刚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