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词组变异例子(偿僵古今字义)(1)

“偿”是形声字。从小篆字形来看,从人,賞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償”。汉字简化后写作“偿”。

《说文.人部》:“偿,还也。从人,尝声。”(偿,归还。从人,尝声。)

“偿”的本义为归还、赔偿。如《战国策.齐策》:“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引申指补偿、抵偿。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归还则满足,故又引申指满足、实现。如成语“如愿以偿”。

用作名词,引申指酬报。如“无偿”

汉语中的词组变异例子(偿僵古今字义)(2)

”僵”是形声字。小篆从人(表示与人的躯体有关),畺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僵”。

《说文·人部》:“僵,偾也。从人,畺声。”(僵,倒地。从人,畺声。)

“僵”的本义为仰面向后倒下。引申泛指仆倒、倒下。如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又引申指倒毙、死去。如成语“李代桃僵”。进而引申指腰肢直挺,难以活动。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又引申指不灵活。如“思想僵化”。由僵硬不动又引申指双方相持不下,事情难于处理无所进展。如“僵局”。

汉语中的词组变异例子(偿僵古今字义)(3)

汉语中的词组变异例子(偿僵古今字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