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下午,由新华社图片中心、新华网、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联合主办,中国影像门户、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摄影专业联合承办,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学生会协办的“中国影像尖峰论坛”第二期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来自业内数家重量级媒体蜂鸟网、色影无忌、影像世界及腾讯悦图的掌门人坐而论道,就“摄影媒体的未来之路”侃侃而谈,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现场观众展开积极的互动。

摄影的本质与创意观察(摄影媒体的未来之路)(1)

中国影像门户总编郭兴欣担任论坛主持

2014年,整个媒体行业可以用“风云变幻”这个词来形容。传统媒体在创新、转型方面不断探索;一些媒体大佬离开媒体行业,投入其他行业;互联网逐渐告别门户时代,内容网络与关系网络不断融合作为媒体框架内的一员——摄影媒体,有着自身特殊性。从摄影作品的自身属性来讲,摄影作品需要摄影杂志来呈现;从媒介发展的角度讲,摄影类门户在聚合爱好者、发布行业资讯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从社交诉求上讲,“晒照片”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交手段……2014年,摄影杂志、摄影门户,以及新兴的图片分享网站分别经历了哪些挑战?做了哪些新尝试?面对未来,又有哪些新思路……围绕着上述这些问题,嘉宾们通过自己的一线实战经验展开论述,在观点的碰撞中,同时诞生着新的灵感火花。

摄影的本质与创意观察(摄影媒体的未来之路)(2)

蜂鸟网总经理欧阳潼舢分享PPT

蜂鸟网总经理欧阳潼舢带来了一场精彩的PPT分享。他提出了re-imagine的概念。在他看来,“年龄”、“屏幕”、“场景”这三个要素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媒体内容传播的变化。与此同时,传统摄影市场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他分别从“别拿手机不当摄影”,“业余&专业”、“从单一到细分”这三个层面来描述市场变化的大势所趋。摄影行业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蜂鸟网顺势而动,一方面坚持优质原创内容的产出,保持专业资讯领域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实现多元内容的输出,从APP到纸质出版物,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摄影的本质与创意观察(摄影媒体的未来之路)(3)

腾讯悦图主编李恺萌

腾讯网悦图平台主编李恺萌同样以PPT来阐释自己的观点。他追溯了互联网环境的变化:从四大门户割据的web1.0时代;到以社交媒体兴起为代表的web2.0时代;到如今的web3.0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水与电,各种app关联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产品与内容的关系开始变得越来越微妙。让人心动的产品设计与技术正在收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好内容与新技术的结合,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摄影的本质与创意观察(摄影媒体的未来之路)(4)

影像世界总编吴笛

影像世界总编吴笛认为,单一的媒体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走新旧媒体融合之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今平台的多元化带来营销 的多元化。《摄影世界》作为一家老牌摄影媒体,也在积极寻求变革,打造不同的阅读平台,比如网站、苹果app应用等。针对不同的阅读平台,他们推出侧重点 不同的内容,一切以用户体验为主。

摄影的本质与创意观察(摄影媒体的未来之路)(5)

色影无忌首席运营官王媛

色影无忌首席运营官王媛同样以对历史的追溯展开话题。她回顾了中国摄影发展的三个阶段。从民国到1949年,中国摄影蹒跚起步并成果喜人,产生了郎静山等享誉国际的摄影大师;从1949到1979年,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摄影艺术的发展遭遇瓶颈期,而报道摄影大行其道,得到了蓬勃发展。1979年至今,摄影艺术开始百花齐放,无忌致力于从事摄影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连续举办了新锐摄影师发现之旅。

摄影的本质与创意观察(摄影媒体的未来之路)(6)

论坛现场

听完嘉宾们的观点陈述之后,场内外观众通过举手发言和微信提问的方式,向嘉宾们抛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比如随着媒体去中心化时代的来临,平台媒体是否将不复存在?未来手机是否可以取代单反?

摄影的本质与创意观察(摄影媒体的未来之路)(7)

现场观众提问

对此,蜂鸟网总经理欧阳潼舢表示,无论如何去中心化,媒体资讯来源始终存在于一个又一个节点上,蜂鸟网充当着一个内容节点的作用。他乐于见到人人都是优质内容的制作者和传播者,现阶段,媒体应该着力于发掘和整合更好的内容。至于手机与单反之争,他认为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产品,单反有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摄影的本质与创意观察(摄影媒体的未来之路)(8)

蜂鸟网总经理欧阳潼舢回答观众提问

腾讯悦图主编李恺萌认为,从手机难以取代单反这个现实中,可以同理推论出,app应用也取代不了媒体平台。即便是传统纸媒,也不必一窝蜂地转型去做产品,不如充分利用渠道。

色影无忌首席运营官王媛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她认为未来手机不仅可以取代单反,甚至手机自身也可能被更新的产品所取代。在去中心化时代中,她感受更为强烈的是,去中心化对于媒体管理带来了变革。不同的产品小组点状分布,讨论问题的效率得到提高。

《影像世界》总编吴笛结合自家媒体现状回应了观众提问。她认为早期杂志在内容上注重“杂”的特性,如今则更加专注和优化。《影像世界》杂志给自己的内容定位是“影像生活”分享,但是新推出的APP产品,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初级摄影爱好者的技术需求。根据平台的不同特点,输出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